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类似于物业税的税种有7个:营业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涉及房地产政策的各种收费项目则是数不胜数.开征物业税,有利于改变地方政府短期行为,为地方政府开辟长期稳定的财税渠道;合理引导消费,优化资源配置;调节贫富差距等.两个认识误区:物业税的征收可以平抑房地产价格;土地出让金应列于物业税之外单独征收.适时开征物业税的配套措施:健全税收立法制度;健全房地产价值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物业税开征的三大难点及其破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期有关物业税开征议论遑遑。笔者认为,目前开征物业税,必须解决好三个重大基础问题也是核心难点问题。一是土地出让金的置换问题,二是物业开发、交易环节的税费转换问题,三是物业税征收中悬而未决的一些技术难题。何时开征物业税,基本条件是否成熟,物业税开征需要重大基础条件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物业税的国际比较与我国征收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物业税征收的课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结合我国房地产税费改革的基本框架,分析我国开征物业税的利弊因素,我们认为,我国物业税的征收应建立在完善房地产评估制度和设置合理税率的基础上,现阶段不适宜大范围征收物业税。  相似文献   

4.
黄新珍  孙彩虹 《理论界》2007,7(12):79-80
我国土地市场和商品房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将我国现有的房地产税进行改革。理论界和实业界对开征物业税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将从物业税的概念,我国物业市场发展的现状,开征背景及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就如何规避开征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配套措施,最后对开征物业税的税制要素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浅议我国土地出让金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晓东 《理论界》2010,(12):44-48
土地出让金是否可以并入物业税征收、如何协调物业税和土地出让金改革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我国土地出让金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土地出让金的概念性质和理论基础、我国土地出让金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近年来我国土地出让金制度的现状以及我国的土地出让金是否可以并入物业税征收进行了分析,并认为我国应在保持现有土地出让金的基础上,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纳入物业税征收,综合利用市场和税收手段调控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6.
物业税是地方政府行为,其开征势必将对地方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确定重要参数后,运用PSO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相关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更为精确和优异的PSO-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模拟上海市物业税开征,并结合Wavelet法分析物业税开征后对上海GDP的影响.结果表明,物业税的开征总体上小幅度地提高了上海市的生产总值,短期来看影响较明显,但长期来看逐渐减弱,并且在短期、中期和长期来看影响具有一定规律的波动.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房地产税制是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力杠杆。而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制存在着种种问题,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开征物业税的背景和现行房地产税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其他国家和香港地区物业税的经验,对我国拟开征的物业税的主要内容及开征物业税的配套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国外物业税经验借鉴及我国开征物业税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彬 《理论界》2005,(9):229-230
物业税也称为财产税或地产税。我国开征物业税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同时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在机会成熟时开征物业税。  相似文献   

9.
美国物业税的税收优惠机制及其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业税在美国被称作是财产税。美国物业税税收优惠有如下几种具体措施,即免税和减征;“断路器”税收抵免、延期纳税、分类税率、税收收增量融资等。美国物业税的税收优惠机制有其优势与缺陷,对未来我国物业税的开征和运行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税制存在诸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将现行不动产税制改为物业税,在目前还存在着批租制度不适宜,房地产评估工作不健全,土地房屋产权不明确,税负水平难以确定等问题。为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在开征物业税之前,需要统一内外税种,扩大税费、公平税负,建立房地产评估值制度以及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政管理权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拟出台的物业税更多地被赋予调控房价的救急作用,曲解了税保障公民自由、权利的本质性功能.根据物业税的历史发展,剖析我国拟出台物业税的功能定位缺失,力图矫正、正确定位物业税的行政功能,构建从征税对象到使用管理的物业税征收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伍鹏志 《学术论坛》2012,35(7):214-217
教育费附加自开征以来,对促进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发展和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征收、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促进西部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发展,应加强对教育费附加的征管使用。  相似文献   

13.
论促进节能与减排税收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利用率偏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促进节能与减排税收政策的设计理念是存在差异的,前者反映能源的使用成本,应开征能源税;而后者反映环境外部成本,应开征环境税.由于能源税与环境税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加之目前我国税收征管水平较低,因此,我国应选择按能源使用量征收能源税.但在能源税税制设计和开征时机上,应做进一步细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物业税的征收不仅要考虑效率问题,更要重视公平问题。征收物业税可以避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并能有效调控地方经济发展。而物业税税率的确立,既要考虑物业税对地方经济的调控作用,又要体现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异性。对同一区域内的低收入家庭要进一步采取税收优惠政策,以此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应当从保护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限制国家征收权的基本理念出发进行设计,土地征收应严格遵循公共目的性原则,法律应当允许通过征收以外的方式进行土地集体所有权向国家所有权的转化,或农村土地向城市用地的转化,应加强土地征收的程序约束,实现土地征收程序的规范化、透明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我国税收体系、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采用规范的分析方法对环境税进行研究。环境税的征收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征收环境税的成功经验,从目前我国现状探讨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目前我国开征环境税的条件已经具备,可以设立新的环境税种、均衡环境税税基、兼顾公平效率加强环境税收管理、做好相关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17.
物业税思辨     
2003年底在高层文件中明确出现了"规范的物业税"等字眼,这折射出了我国目前在房地产行业税费体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此后,财政部长和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在公开场合阐述下一步税改基本思路时,也都多次提及"物业税"的内容.最近有消息称,从今年开始,物业税征收在全国将从试点走向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8.
对于开征遗产税的研究,近些年渐成热点,赞否不一。赞成开征遗产税的主要理由是:有利于完善税制;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抑制奢侈和懒惰;有利于刺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国民收入;有利于让年轻人学会自立,从而有利于社会进步;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开征遗产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反对开征遗产税的主要理由是:开征遗产税收入有限,但其负面影响较大;可能会导致资金和人才的外流;遗产税是国际上公认的复杂税种,其征管要求高,开征难度大;目前开征遗产税缺乏法律依据等。  相似文献   

19.
吕焰 《兰州学刊》2001,(4):28-29
近年来 ,我国对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进行了数次改革 ,自 1988年实行“征管、检查两分离”和“征收、管理、检查三分离” ,到 1995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以申报纳税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集中征收 ,重点稽查”的征管改革模式。世纪之交 ,又提出科技兴税、加速信息化建设 ,实现税收征管信息化 ,推进征管改革的要求。我国的税收征管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确保了新税制的顺利贯彻实施 ,实现了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 ,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在新旧征管模式的转换过程中 ,由于模式与税收实践的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税收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税收治理正在跳出传统的税收征收制度安排和管理框架,迈向数字化治理。基于2004—2019年的地区数据来分析数字技术发展对服务业税收征管效率的动态影响,相关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税收征管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通过提高税收遵从度和降低税收征管成本来实现;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数字技术对东部地区税收征管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0%,而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总体较弱,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税收征管效率的正向影响呈现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延伸的趋势。因此,要继续强化税务管理领域的数字技术发展深度,缩减区域间的数字鸿沟;创新税务征管理念,建立税务管理的数字化思维;从制度上为数字与税收征管的融合发展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