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衡量文化资本最为精确的途径,就是将获取收益所需的时间的长度作为其衡量的标准。而十三行几百年的文化资本,对整个广州城的历史影响实在是太深刻了——这不仅仅是作为商业都会的现代转型,不仅仅对广州城市格局的历史性改造,甚至对广州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等,都产生了不可磨灭并绵延至今的巨大铸魂之力。  相似文献   

2.
谣谚是普通百姓的心声,抒发他们的思想情感,因而通俗易懂。唐代以前的谣谚除了讥刺时政外,有很多是通俗诙谐的,和政治关系不大,带有很浓厚的生活情趣。这些谣谚往往没有过于辛辣的讽刺,更多的是在嘲弄和玩笑中表达爱憎,在矛盾和荒谬中产生谐趣。就其内容而言,这段时期的诙谐谣谚可分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汉代谣谚是汉代民人对汉代社会历史状况的真切感受和真实写照,是反映和描述汉代历史的信史性资料。汉谣谚所包含的信息极为广泛,它几乎涵盖了汉史的所有领域。从社会史的角度对汉代谣谚进行整理和研究,有助于从一个方面来补充汉史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谣谚之作先于诗歌,并对诗歌创作和风貌产生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要到两宋时才真正得以实现,并延续到元明清。两宋时期谣谚与诗歌相互影响并趋向融合,有前代谣谚融入宋代诗歌,又有文人诗转化为谣谚,以及两者交互融合等形态。放在长时段中进行历史性考察,两宋时期可谓中国古代谣谚与诗歌融合的成熟期,不仅具备谣谚与诗歌融合的各种形式,而且实现了深度融合,影响了诗歌风貌和发展方向,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时代性。分析谣谚与文人诗歌融合的例证,呈现两者融合的现象,揭示两者多维的关系,从而明确谣谚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影响、谣谚与两宋诗歌融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所处的地位,对于推动中国谣谚史、中国诗歌史甚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皆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6.
新发现在北宋李复的书信中有一条有关流求国的记载,信中记载北宋的流求国对待华人很客气,设馆招待.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可以判定古流求国应在台湾岛的北部,他们是台湾北部十三行文化的主人,在隋唐宋三代都与闽中有联系.唐宋福建古籍中保留着一些有关古国流求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古流求国肯定是在台湾而不是在冲绳群岛.  相似文献   

7.
鼻烟作为烟草最初吸食形式,明代中期传入中国,清代渐成社会风尚。在此基础上,鼻烟壶艺术发展到极致,集绘画、书法、雕刻、镶嵌与玉石、瓷器、料器、漆器、珐琅、金属等材料工艺于一身,成为中西文化之大成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只保留粤海关与西方国家贸易的职能,直至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广州成为西方国家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和贸易场所。由于鼻烟和鼻烟壶均为西方传入之物,也成为十三行专营的商贸产品,并由仿制到创新,对西方国家及中国社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明代社会舆论空前高涨,民众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他们通过制造和传播谣谚申诉意愿,参与政治,表现出鲜明的群体性、张大性、迷惑性、现实性、地域性、工具性等时代特点。明代谣谚的生成传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与社会、官方与民间的多元互动。民众或借助颂谣、怨谣、谶谣以歌功颂德、针砭时政、臧否人物、弘扬风尚,或对国家命运、事件情势作出预测;官府则通过各类谣谚以洞察舆情,济安黎民,整饬风化,匡正时弊,谣谚由此发挥了社会评价、道德评判、舆论监督、营造风气等重要功用。但某些谣谚在传播过程中,言辞偏激,蛊惑人心,诬罔视听,甚而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和引发社会动乱的祸源。在此情况下,明廷往往综合运用政治、法律、思想等手段,软硬兼施,惩防并用,以优化舆论生态,维持社会秩序,巩固王权统治。  相似文献   

9.
广东北依南岭,南临大海,地处热带、亚热带地理环境,其特殊的水土环境催生了凉茶的产生。作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十三行商馆区,又吸引大量城郊及农村人口涌入谋生,商品贸易的繁荣带动了防暑免疫服务行业的发展,是广东凉茶发展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0.
兼具市场性和展示性功能特点,以交易为目的会展业是反映社会经济和开放程度的重要窗口。广州十三行作为中国最早的会展业雏形,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并与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陕西关中东府合阳的民间俗语里,保留着一些民俗事象。这些民俗事象有的已经在社会生活中消失或正在趋于消失,但俗语却活在群众的口头上,探究这些俗语的起源,可以让生活在今天的人们了解到往日的民俗风情,进而知晓彼时彼地社会生活的某个侧面。  相似文献   

12.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全部社会生活均发源于此.中国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宗法等级社会. 家长制的神圣权威,男性支配一切的地位,"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伦理思想渗透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中.所以,当时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的是封建性的特点.探究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可以使我们比较全面地透析社会生活的基本现象.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中国兴起了盗墓小说热,而在中国小说初创的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就有大量与掘墓有关的小说。二者竟然有很多相同点,都与民间道教有关,都与白日梦的心理机制有关,都有有民间色彩的叙述者。在纯小说读者流失的今天,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4.
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从文湘西乡土小说创作对乡村主人公所受民间文化或“民风民俗”的横向制约作用 ,从认识与表现上都存在一定的矛盾与悖论。这体现在他一方面在意识表层上对湘西民间文化纯厚品质的肯定态度 ,另一方面却在具体的情节与画面中显示了对这种态度的某些解构效应 ,表现出对湘西民间文化 ,民间精神价值的怀疑。  相似文献   

15.
神仙观念,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渊源久远."以神道设教",本是一种统治术,目的是为了强化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然而随着神道的发展演变,就连封建帝王本身也以无为有,常常沉湎于求仙问道而忘其本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神道观念由来已久,神道的宣传越来越宗教化,神仙的主体越来越尘世化,成仙的过程越来越传奇化.  相似文献   

16.
叶兆言的新历史小说交织着消解与构筑的双重意向,即交织着"形而下的客体真实的改写与形而上的超验世界的重构",其作品将虚构和真实融为一体,并通过故事叙述把历史事实溶解在平民化的认识和体味之中,消解了历史的神圣性;同时,以民间的视角展示历史本真面目和具体入微的社会生活存在,探究人在各种情境中的生命形态,由此勾勒出一幕幕有笑有泪的市井传奇。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不明俗字俗语,今人整理出版的明清白话小说常常出现失校、误校和擅改的情况。文章择取8例予以讨论,辨其正误,明其所以。  相似文献   

18.
李辉英抗战题材长篇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辉英是一位身跨现当代地跨大陆与香港两地的抗战小说家,他的抗战长篇小说创作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艺术成就。他全景式地展现了从抗战前到抗战后,从前线到大后方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图景,塑造了上至总司令下至普通士兵、群众的人物群像,其中集团军申总司令形象堪称典型,为抗战人物画廊增添了厚实的一笔。他作品中所弘扬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东北作家天然秉传的文学品格并生生不息于中国新文学史册。尽管在思想的穿透力、文本的时代氛围等方面有些许遗憾,但作为一位抗战小说家,李辉英的文学贡献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9.
陈思和提出的民间理想形态的基本特征是自由自在、丰富多元的生命表达.以此考察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无论是民间文化视角的选择、民间形态的建构取向,还是民俗运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民间书写始终是在片面、单一的向度上展开,启蒙、审美、政治,构成不同时期的基本形态.这种单向发展的"提纯"倾向,不仅遮蔽了民间的真实存在,也导致了民间建构过程中真正审美精神的流失.  相似文献   

20.
对儒家经典《论语》的注释、解析与评述,历代著作汗牛充栋,见仁见智。然而多为相似,小有不同。其中有些章句涵义尚需挖掘,如"其为人也孝悌"、"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等。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寻出其本真,有助于学术研究的持续发展;有助于充分实现经典著作的社会价值。亦可映出儒家"为政以德"、"执礼"、"行仁"思想的不可动摇的原则性与处理具体问题的"时中"、"事中"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