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汉唐之间的牛耕和犁耙耱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我国古代有着素称发达的农业,在世界农业史上曾长期居于领先的地位。研究我国古代各个时期农业生产力的状况,弄清其发展脉络,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不拟涉及汉唐间农业生产力问题的各个方面,仅择取其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我国的生产力、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提出确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粮食发展战略;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充分利用世界资源。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也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商代是我国奴隶制经济较为繁荣的一个王朝,经济的繁荣是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本文拟根据考古发掘资料,结合文献记载,并参考前人的有关研究成果,对商代农业的耕作与生产状况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贾思勰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农学家,曾任过北魏高阳郡太守。后来弃官回乡从事农牧业生产,他在查阅大量古代农书,走访老农,收集北方各地劳动人民生产经验和亲自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沤心沥血,历尽艰辛,于公元533年至544年间编写了一部农业科学巨著——《齐民要术》。这是一部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及成就,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科学专著。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生  相似文献   

5.
“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古代杜会,生产力低下,科技处在经验形态,人类最迫切最现实的任务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由此而形成的古代哲  相似文献   

6.
由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曾普遍发生过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推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对手工业与农业的社会化分工,思格斯曾作出高度的评价:“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生产的不断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提高了人的劳动力的价值;在前一阶段上刚刚产生并且是零散现象的奴隶制,现在成为社会制度的一个本质的组成部分。”恩格斯认为,由于这次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奴隶制得以正式确立起来。 我国古代氏族社会末期的经济一般以农业为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农业的历史源远流长,到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无论从产成品的总量还是农产品结构的层次甚或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诸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历史层进性的特征,对于古代农业历史的研究也以明清时代着力最多、成功最巨,对于明清时期区域农业断代史的研究也已具荦荦大端之貌,虽然不乏上乘之作,但是突破的确很难.本文仅以<明代山东农业开发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出版,以下简称<山东农业>)为例,阐述区域农业断代史研究的既有成果和突破之道路及其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农业曾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结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农业小部门化趋势出现.在这个新时期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关键是走农业工业化道路,这是科学发展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本体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的持续性评价文/顾晓君经过40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农业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力明显提高,但农业发展中的非持续性因素仍然存在。使非持续性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农业持续发展,是我们...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的大问题。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低下,作为农村金融核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加快农村金融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后,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曲折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力要素配置规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八十年代农业经营方式的改革,其效果都因是否遵循生产力要素配置规律而明显不同。回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违背生产力要素的配置规律,是造成我国农业长期落后和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及由此带来的破坏生产力要素配置规律的种种因素仍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崇拜与古代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崇拜与古代政治向柏松古代中国,始终是一个农业大国。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丰歉,所谓农业为立国之本即为此意。而农业收成的丰歉,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中国,几乎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雨水的充沛适量与否。由此,雨水通过农业生产这...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生产力水平低 ,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为加快我国农业发展 ,实现农业现代化 ,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 ,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天文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四大学科之一。中国在天文天象观测、历法制订推步等方面曾领先于世界。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高度发展 ,是政治、生产需求、人们求知欲交互作用的结果。农业是中国古代的主导产业 ,它对天文的发展形成了强大推动 ;与此同时 ,天文学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农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天象观测和历法的进步 ,伴随和标志着农业及农学理论的重要发展。本文将从日月五星的观测、历法制订推步以及时节的确立等方面来探研中国古代天文对传统农业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的造船业和航海术,与我国其他杰出的科学成就一样,充分反映出“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远在三四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步掌握了造船和航海技术,开辟了海上交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交换的扩大,促进了造船工业的日益发展,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劳动人民对中国以至世界造船、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以来,科技兴农作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基本上已得到共识,党的十四大两大理论贡献之一是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要素中发挥作用,使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生产力,那么在农业中,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是有待讨论的现实课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曾是世界早期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具有相当高的文化发展水平,并且它对于包括日本在内的其周围地区的文化发展也产生过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拔齿、墓葬形式、水稻农业仪式、纹身、服饰、丧葬仪式以及婚姻观和婚姻制度等方面,对日本史前时代的社会习俗和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部分文化要素做了粗略的比较研究,并且推断在日本史前时代的社会习俗中,大量地蕴涵着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人类社会是处在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运动的泉源,归根结底是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周秦以来二千多年,在我国历史上生产领域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农业生产,认为二千多年来的农业生产力是在不断的发展着,是每个学习历史的人都能同意的;但是二千多年来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说在某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发展到某种程度——是怎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管理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综合开发,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十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力方面已经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20.
古代雅典的民主和工商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和比较世界各国历史的过程中,如何区分古代与现代貌似相同而实质不同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已是我国政治生活重要内容的今天,人们不时也谈到古代希腊、特别是古代雅典的民主。那么,古代雅典的民主是怎样确立的,它与构成商品经济主体的工商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在古典时代希腊世界数百个城邦之中,有过多种政体,只有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了高度发展。公元前六至四世纪雅典的民主政体,是作为公民集体的雅典城邦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奴隶占有制社会早期特有的一种国家组织形式。 处于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的雅典城邦,主要经济部门也是农业,公民权与土地占有权密不可分。在雅典内部,包括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的伯里克利当政时期(公元前443—42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