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坚 《齐鲁学刊》2007,(5):18-22
"义利之辨"是儒家的一个传统论题,"自利利他"是佛教的一个基本主张,这两者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同构性,即"义"相当于"利他",而"利"相当于"自利",但在内容上两者却有很大的差别,体现了儒佛之间不同的价值取向。儒家的"义利之辨"是在伦理向度上立义的,而佛教的"自利利他"则是在境界向度上立义的;儒家在"义利"关系的处理上重视"义",以"义"为前提来达成"义"与"利"的平衡,而佛教在"自利利他"关系的处理上则重视"自利",以"自利"为前提来达成"自利"与"利他"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作为其主体的“经济人”既有主观上个人性、自利性的伦理秉性 ,在客观上又有利他性、社会性的理性精神 ,正是这种“利己性”与“利他性”的统一 ,才使得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经济人”的理性精神 ,必须有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及新闻舆论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市场经济制度来保障。  相似文献   

3.
自利和利他是市场经济发展中最深厚的人性根源。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的交换、竞争特征,使追求自利成为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但经济行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又必须以利他为前提。利他不但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是一种价值追求。在市场经济实践中,要达到自利和利他的平衡,互利双赢是基本的经济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徐强 《南京社会科学》2005,22(10):32-36
西方主流经济学通常把经济活动中人的理性行为理解为自利最大化,这一观点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斯密思想的误解。人的理性行为不仅包含自利的愿望,而且包含他利的要求。这是现代经济的必然准则。如果说在商品经济发展之初,自利的倾向更占上风的话,那么,在现代经济中,自利利他结合的要求则更为迫切。而在我国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成功地实现自利利他的结合,保持经济增长的高效率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代存在的身心失衡、社会失序和生态恶化问题,佛教界契理契机提出了“心灵环保”思想,开始了对心灵净化的探索.《大乘起信论》树立“体用不二”的心体论,统一染与净、觉和不觉、体和用,提出了“真如本觉”和“染净互熏”的新思想.说明了众生心灵是佛凡一体、真妄杂处的,也可以自我主宰,通过真如熏习的内在机制与本觉自证的修行实践,众生可以返染成净,实现心灵的净化,并以此因缘自利利他,共同建设人间净土.  相似文献   

6.
生态技术创新:概念界定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技术创新是在资源环境约束强度增大条件下,能够满足人类生态需求、减少生产与消费边际外部费用的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离不开市场和政府的双轮驱动。根据生态技术创新外部性程度的差别,政府和市场对其调节机制的组合也不同。从总体上分析,生态技术创新的实现路径有以下三种:市场内生的生态技术创新、政府提供的满足公共服务要求的生态技术创新、政府规制下通过发挥市场调节功能而实现的生态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生态价值取向是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理性选择,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目标在于引导技术创新发展向着有利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方向进行.实现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一是价值观层面建设;二是技术层面建设;三是环境层面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广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实施生态技术创新是广西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促进广西中小企业生态创新,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自身要转变经营理念,不断提高生态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人的本性及其与法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青山 《社会科学》2004,(10):79-85
自利是人的本性 ,无所谓善恶。自利本性对人类社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任何法律制度的设计都应当以承认人的自利本性为前提 ,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当建立在对人的自利性和利他性的正确评估之上。如何保护和促进自利本能和意识的积极作用 ,防止和遏制其消极作用 ,就成了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的重要任务 ,也是衡量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是否合理的人性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民关系演变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研究利他意愿的差序格局,厘清在公共性转向与个体化崛起的时期,陌生人社会道德范式的边界和制约因素,拓展对选择性利他行为的认知.通过2013年在南京市随机抽取809名市民进行电话调查,剖析公民利他行为倾向的心理形态,并研究“差序格局”的文化心理如何调适自我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张力.研究发现,利他成本削减正向意愿,助人倾向的审时度势消解了道德认知的整体图景,呈现多层级的分殊特征,利他倾向呈现非均质分布和梯度变化的差序影态,可视为转型社会凸显个体化趋势下的自我保护策略,短期内纾解了自利与利他之间的张力.“差序利他倾向”将善行的边界在道德成本与道德义务之间进行均衡调节,实现个体化与公共性的有效衔接从而延伸善行的边界,在陌生人社会中架构互惠利他的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11.
佛教圆融思想富含深邃的生态智慧,其中,"依正圆融"的法界一体观和"圆融不碍个别"的平等观是其哲理基础,"自利利他"的行为观和"心净土净"的唯心理路是其实践智慧.在当今时代,这一圆融的生态智慧具有深层次的参考价值,值得因环境日益恶化而苦恼的人类所关注.汲取圆融思想的生态智慧,将其熔铸于当代生态学理论并运用于社会实践中,可以为解决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失衡、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现实中存在着将自私、自利、利他行为不同程度的混同现象,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利行为;自利的实际内容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变化的,合理、正当的自利要求只能依据具体社会制度、法律、道德规范加以规定并据以判断;没有人的自利意识就不会有人的自私、利他观念,没有人的自利要求也不会产生自私、利他行为;不论就个体还是就社会总体来看,人的自利行为是最普遍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论技术创新生态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书生  赵晶  庞丹 《理论界》2004,(2):50-50
技术创新生态化即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的一种全新诠释和定向改变,要求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考虑技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和作用,既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又确保环境清洁和生态平衡,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又创造生态价值,最终目标是协调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是指技术创新的目标由传统的单一追求市场价值转向追求包括经济持续增长、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和谐有序在内的综合效益,这就较之传统的技术创新目标更加完善,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事实上并不存在.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认为,自利与利他都只是人性的一个侧面,人性既不是完全自利的,也不是完全利他的.在<国富论>中,斯密以人的"利己心"为出发点建构经济理论体系仅仅是由于经济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不表明斯密对人性的看法有了改变.  相似文献   

15.
任小娟  吴慧 《云梦学刊》2004,25(1):33-35
传统技术创新观是一种单一经济发展观,用它指导经济活动,必然导致严重的生态缺陷;实施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战略对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晓雯 《理论界》2002,(4):28-29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在当前社会呼吁可持续发展环境下,企业作为资源的最大消耗者和环境污染的最大制造者,必须考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变传统的“高资本投放,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协调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体系。技术创新就是企业为响应与满足市场  相似文献   

17.
“经济人”利己与利他行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人”到底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对这一涉及人性及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单靠经济学自身的分析是难以完成的。借助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并将其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分析“经济人”行为,可以看到,利己是“经济人”行为的根本目的;利他是“经济人”实现目的的有效手段;为己利他是“经济人”的普遍持久行为。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系统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1世纪的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 ,已经超越了熊彼特理论意义上仅被认为是对经济增长促进的“内生变量”及对“经济周期”说明的传统观点 ,并逐渐正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间的紧密联系与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 ,考察任何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性质 ,都必须依据系统整体性原则及系统科学范畴的协同学方法论。因为 ,它们对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认识与指导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提出技术创新的三维视野 ,旨在纠正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狭隘的经济增长观及其在认识上的误导 ,以使之符合 2 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9.
自利最大化长期以来构成主流经济学理性概念的核心,如此则排除了利他行为的经济学意义。但人类行为是复杂多样的,大量非自利行为的存在对以自利最大化为核心的经济学理性概念形成挑战,迫使经济学重新审视理性。经济学家试图增强理性概念的解释力,一种流行的方式是通过效用函数的转换把利他行为整合进利己模式,宣称利他统一于利己。这种方式其实是逻辑上的同义反复,不能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出路是从理性的形成入手,用理性统一利己与利他。经济学理性根植于特定社会的规则系统,是历史演进的产物,从属于具体的思维传统。理性内化了社会规约,根据内化程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以自利最大化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可以作为一个特例包含在本文的理性模型中。  相似文献   

20.
生态技术的划界虽有共同准则,但生态技术的创新却应有地域特色。经济、生态、人力资源等条件是生态技术创新中需要考虑的硬要素,而文化、民众意识、生态习惯则是不应忽略的软要素。不同地域的软、硬要素不同,因此,生态技术创新应该具有地域特色。西部地区的生态技术创新要以传统生态技术为基础,借用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来实现,这将充分利用西部生态技术创新的软、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