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汽车ECU散热器的动态性能直接决定了ECU各个部件的工作稳定性,对电控单元散热器进行动态特性分析是保证汽车可靠性的主要技术手段.采用频率多参考模态拟合方法进行了模态试验,获得了散热器的3阶模态参数.根据ANSYS软件计算的模态参数与试验模态参数的比较结果,通过改变有限元几何模型形式和提高单元阶次等方法,修正有限元模型及其边界条件,最终达到模态频率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2.4%.获取的散热器模态参数.为汽车ECU散热器动态性能的优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和利用MATLAB进行动态仿真,直观地分析了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及影响特性的因素和影响规律,仿真结果与系统的理论分析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变量泵定量马达容积调速系统的数学建模和利用MATLAB进行动态仿真,直观地分析了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及影响特性的因素和影响规律,仿真结果与系统的理论分析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以三股线高架桥为例,简述了利用ANSYS软件的模态和瞬态分析功能对高墩T构-连续梁桥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的过程,探讨了不同车型以不同车速过桥时高墩T构-连续梁桥冲击系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现场实际结构动力特性的测试分析结果,对计算机仿真结果的精度进行了验证.为该类桥型的动力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利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基于ANSYS Workbench分析软件,对在管路系统中,阻尼特性对管道结构的影响和管道系统中支架的设计对管道系统模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了解管道模态系统的影响因素,从而对管道的可靠性分析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以三股线高架桥为例,简述了利用ANSYS软件的模态和瞬态分析功能对高墩T构-连续梁桥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的过程,探讨了不同车型以:不同车速过桥时高墩T构-连续梁桥冲击系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现场实际结构动力特性的测试分析结果,对计算机仿真结果的精度进行了验证.为该类桥型的动力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系统识别法研究粘弹性材料动态特性,给出了两种粘弹材料动态特性的实验结果,介绍了试验装置及微机测试系统。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高阻尼粘弹材料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以线性机械弹簧和斜支撑弹簧为元件,构建了支撑系统力学模型。在仿真计算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与力学模型相对应的支撑系统。通过测试确定系统阻尼比、固有频率等力学参数,综合利用时频域分析、相轨迹分析和庞克莱分析等方法,对支撑系统在不同激励条件下的响应规律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测试结果和数值仿真结果一致,该力学模型存在典型的非线性力学特性,如稳态周期解、暂态混沌、分岔、混沌等,为其进一步推广到工程实际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支撑。  相似文献   

9.
考虑油膜结合面特性的机床主运动板的动态特性分析,对油膜的刚度分布情况作了3种假设,将假设得到的机床动态特性与不考虑油膜的特性进行比较,并用实验测试数据进行验证正确性。结果表明考虑油膜即结合面的特性对模态分析结果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其影响效果从第5阶模态振型开始表现明显;油膜刚度成分布幂函数最接近实验测试结果,因此可以看做油膜工作状态下分布的简化函数。  相似文献   

10.
针对样机设计、打样阶段的空调管路出现振动、应变超标需反复整改问题,课题组通过对管路进行有限元模态仿真计算出其振型与固有频率;再进行模态测试,将仿真结果与测试值做对比,二者误差较小;通过对管路进行应力及振动测试分析,发现应力、振动的峰值点所对应的频率出现在管路固有频率附近,为共振引起。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阶段通过有限元分析可计算出管路的模态与振型;为管路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同时节省了打样与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基于数论选点的直接模态摄动法,用以求解无阻尼线性随机结构的随机动力反应。以数论选点的直接模态摄动法为基础,求出随机样本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然后利用模态叠加法,求解样本结构在样本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把所有的样本反应统计分析,即求得结构的随机反应。由于在计算过程中,没有将随机反应分解为均值部分和摄动部分,因此,采用直接模态摄动法求无阻尼复合随机振动系统的反应不存在久期项问题。算例分析表明,复合随机振动系统的随机反应均值比均值荷载作用下均值结构的确定性反应要小。  相似文献   

12.
在齿轮传动动测实验的基础上,引入有限单元法多场耦合分析和反求技术,提出了面向工程的复杂齿轮传动摩擦多性态概念,建立了复杂齿轮传动的“计算一实验综合模型”:利用该综合模型对不同润滑状况下齿面摩擦因数进行了合理的反求,解决了复杂曲面摩擦因数难于求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应用AN SYS通用有限元程序对指数型变幅杆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纵振动共振频率,位移节点,放大系数等参数。与理论分析结果比较,表明有限元法获得了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微小卫星模块化结构的特点,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梁和壳单元组合,建立应用于动态特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10层相似结构的模块模态仿真分析,了解其结构动力特性,确定结构固有频率及振动的薄弱部位,为微小卫星结构优化设计、避免发生共振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判断风力发电塔系统是否能避开共振,需对其进行模态分析。提出了考虑“桨叶—轮毂—机舱—塔筒”耦合的整体建模的方法,可用于风力发电塔系统模态的计算。分别进行了停机阶段、运行阶段和切出阶段的模态分析,对比其频率和固有振型。对比结果表明:三个阶段的频率基本相同,只须验算停机状态下的频率满足规范即可;塔筒的振动形式主要为侧向弯曲振动、前后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桨叶在前十阶的振动形式主要为挥舞振动和摆振,且三桨叶振动存在一定的规律;相对于停机阶段,运行阶段时振型基本相同,切出阶段时振型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压电板模型的主动控制。建立了主动控制方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压电片作为传感器和制动器的压电板的振动可以得到较好的抑制。说明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为压电智能结构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超宽带冲激无线电跳时脉冲位置调制、跳时脉冲幅度调制和直接序列超宽带三种调制方式的信号模型,重点分析和比较了三种调制信号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单频干扰下的误码率特性,并对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跳时脉冲幅度调制和直接序列超宽带的误码率性能优于跳时脉冲位置调制;超宽带冲激无线电技术在信噪比条件下还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的附加质量法是识别振动系统模态参数的一种近似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简便易行节省费用的优点,而且只需要一般的测振仪器即可进行。该法主要利用结构物在附加微小质量后所引起的各阶固有频率的变化来推算有关的模态参数。本文叙述了附加质量法的实施方法,理论依据及其计算公式,并用模型实验数据验证了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伺服系统为物理实验系统和计算机仿真实验的对象,以Mat-lab软件为计算机仿真实验的软件平台,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的实验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在考虑行波管管壳影响的情况下,使用MAFIA模拟软件软件的冷测方法模拟耦合腔慢波电路的高频特性参数,包括色散特性、耦合阻抗和衰减特性,使色散特性精度提高到0.29%,其模拟结果比忽略管壳影响下的计算值更加接近实验数据,也证明了计算机模拟冷测方法可以取代实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