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解放以来,历史学界对元代藏族史的研究逐渐深入,对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治理以及西藏僧俗人士在元朝朝廷的活动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加深了人们对这一时期西藏与蒙古皇室的关系的认识。韩儒林先生的《元朝中央政府是怎样管理西藏地方的》一文,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开创性的代表作。它以大量确凿的史实说明了西藏是元朝版图的一部份,论述了元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的专门机关宣政院及其属下的三个宣慰使司  相似文献   

2.
西藏从元朝开始就正式划入中国版图,西藏从此开始接受历代中央政府的管辖。通过对西藏与历代中央政府隶属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西藏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政治制度、宗教制度的形成过程,从中更加清楚看到作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密切联系以及西藏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也可以看到英帝国主义对西藏的侵略和渗透,以及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分裂祖国的西藏“独立”的阴谋活动。  相似文献   

3.
刘国武 《船山学刊》2010,(1):185-188
谢彬是民国时期边疆史地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撰写的《西藏交涉略史》和《西藏问题》是国内最早专门论述“西藏问题”的系列著作之一。书中以光绪年间以降至1919年间中英关于“西藏问题”的交涉为主线、分析了清末至民国初年中央政府治藏政策及得失,英国侵略西藏的目的、手段和经过,以及西藏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与英国殖民者的态度变化.指出了“西藏问题”的由来。两书史料丰富,有作者独到的见解.是学术界研究这一时期中英关系和有关“西藏问题”的重要论著。但书中某些提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西藏银币是历史上在藏区及其周边地区流通的银币.它的铸造发行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但却留下了一份十分丰富而且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西藏银币从产生到消亡都与西藏地方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进行治理的手段和产物.文章就西藏银币的产生背景和发行流通与西藏银币的历史功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西藏通史著作在“藏学”研究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古代、近代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西藏通史著作,并分析了不同时代的西藏通史的特点,对西藏通史的编纂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藏历史上形成众多官私印章,这些印章数量丰富,在记录西藏历史、佐证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隶属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协同化整理,有利于归集散存印章,汇集社会各界力量,创新西藏历史印章整理工作。文章阐释西藏历史印章内涵外延与协同化整理思想与要素,在分析梳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化整理方法路径。研究认为,从主体、资源、标准与方法等维度开展协同化整理,可整合相关机构与人员的资料、智力与技术资源,优化整理工作,为西藏史学研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7.
简述策墨林活佛系统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策墨林活佛系统是西藏有名的活佛转世系统之一.这一系统活佛一、二、三世出任西藏摄政王及甘丹寺赛赤,其中一、二世还曾任八世和十世达赖喇嘛之经师,其政教地位非常显赫.这一活佛系统不仅为西藏政教事业作出了贡献,而且还为加强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作出了贡献.同时从这一系统活佛的传承与发展中可看出中央政府对西藏政教事务的有效管理.该活佛系统传承不断,与其历史功绩是分不开的.本文依据所掌握的资料,对该活佛系统的传承脉络作一简述,以求读者对该系统活佛统治有个较全面公正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西藏高等教育,尚没有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著作。杨小峻和刘凯先生的《西藏高等教育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研究西藏高等教育的历史、现实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全书对西藏高等教育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与探索,涉及了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发展历史与经验、制约因素、体制、结构、培养目标、教师队伍、办学特色等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风貌。纵观全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向来重视,其中不乏周恩来的关心与支持.从西藏和平解放到平叛改革,在西藏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他时刻努力促进藏区的民族团结、慎重处理藏区宗教问题、积极振兴藏区经济,为西藏地区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清初设立驻藏大臣并统领清军的制度,是清政府在治藏方面高于“怀柔”政策的重大举措。清初通过在向西藏派设驻藏大臣、派兵驻藏的举措或加强或减弱的变化中,逐渐认识到驻藏大臣统领清军及其制度对于维护西藏稳定和国家统一极具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和完善了这一制度及体系。驻藏大臣乃皇帝钦差,是总理西藏地方一切事务之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行使权力。驻藏清兵军事、藏军操练以及维持地方安宁等,事无巨细,均受驻藏大臣统领和管理。研究清初以来驻藏大臣统领清军的制度及其体系,表明清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制度具有多层次性和丰富性,是历代中央王朝对西藏行使主权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研究弥补以往之不足,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晚清以来西藏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恶化是帝国主义(尤英国)侵略西藏的产物。西藏与中央政府间矛盾的萌生开始于晚清英国侵略喜马拉雅诸山国之时,此后英国的两次侵藏战争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一矛盾,乃至到联豫后期,只能借川军入藏稳定局  相似文献   

12.
1938-1939年间,第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候选拉木登珠被迫滞留西宁,学界多以此事为青海省政府主席马步芳牟取私利向西藏噶厦政府勒索钱财所为。但是,相关档案资料显示,此事经历了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前期中央政府利用在青海觅得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候选之机,通过阻留拉木登珠与西藏噶厦政府进行政治交涉,目的在于改善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客观上为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创造了有利条件;后期马步芳违抗中央命令,扣留拉木登珠,企图借机控制西藏。在其政治阴谋失败后,又对西藏噶厦政府实施敲诈勒索。这一事件反映了民国政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维护中央政府对西藏主权所做的努力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评介意大利杰出藏学家伯戴克教授的晚年力作<中部西藏与蒙古>,指出这部著作是近二十年来国外元代西藏史研究领域水平较高的一项成果.该书充分利用藏汉文文献,并认真将两者相互对勘,能从元朝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认识西藏地方史的内涵的方法,尤为值得学习和思考.评介也坦言该书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指出要充分揭示元代西藏历史的真面目,既取决于史料的新发现,又取决于广大研究者的辛勤努力与智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揭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步步地向前发展,遵循远古文化的多元分散发展一区域性统一→十全中国大统一的演进模式,经历古代和近现代两大发展时期,在古代发展时期孕育、开端、发展,以至确立的。在中国历史疆域内的各个民族一道推进了这一历史进程,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以藏族为主体的西藏各民族在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进程中造就了西藏地方的主权归属。文中详论西藏主权归属的历史形成,并重点剖析“甥舅关系”的实质和吐蕃王朝的历史地位以及从元朝开始西藏归入全中国大统一,成为中央政府统辖之下的一个行政区域的历史定制。所谓“西藏独立”,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肢解中国政策的产物。迭赖集团肆意歪曲、篡改历史,妄图为其分裂祖国、制造“西藏独立”寻找历史根据,是决不会得逞的,应以历史的真实内容,还历史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5.
流亡国外的藏独集团和国际反华势力不尊重西藏历史,肆意歪曲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前后的历史问题。本文通过在国民政府协调下青海派军护送灵童拉木登珠进藏、热振活佛为代表的噶厦政府请求中央政府派大员进藏主持达赖转世事宜、吴忠信察看灵童而后国民政府下令批准拉木登珠为转世灵童、吴忠信主持坐床典礼等一系列历史事实有力论证,国民政府对西藏地方是行使国家主权的,西藏地方在民国时期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下没有突破中央政府主权管辖的大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一 鸦片战争期间,在西藏西部发生一次规模不小的战役。这次战役关系重大,而且影响深远,但长期没有引起注意和重视。国内一般历史著作,甚至关于西藏的历史著作中,都没有提到这次战役。清史中虽有一些记载,但模糊不清。可能由于其时国内外的注意,集中于东南沿海的鸦片战争,无暇顾及发生在遥远西陲的一次入侵。更重要的是长期采取闭关政策的清政府,昧于世界形势,对这次战役的来龙取脉,不甚了了,因此仅有一些片断的记载。本文主要提供一些有关资料,以供了解这次战役全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19年10月,当时甘肃省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府指令派代表团入藏,对僧俗各界人士进行访问,使清末以来西藏地方政府与北京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这次访问对增进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促进反帝斗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就连企图霸占西藏的英帝国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自是中国在拉萨的影响渐大”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近代各帝国主义国家对西藏觊觎已久。十九世纪末期,英帝国主义者多次从印度出兵对我国西藏地区进行武装侵略与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一个政治整合问题,清朝的边疆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和认同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如外蒙古和西藏提出独立的要求,作为西部边疆地区的青海是一个汉回蒙藏各族的交汇区,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非常复杂。在这个边疆与中央的政治、经济、文化互动过程中,青海在回族地方军阀马麒父子的治理下,顺利建省,有效地加强了青海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相比于西藏、内外蒙古和新疆,青海的政治整合要顺利得多。为了理解民国时期青海的政治地位和行政转型,马麒是个关键的历史人物。文章回溯了青海马家军阀的发迹史,并对马麒生平和政治谋略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学方法分析西藏近代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改革,认为这次改革的提倡者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初衷虽然是希望有利于西藏的未来,但由于他本人缺乏现代意识,加之西藏内部权力斗争的干扰,很快使这次改革变成他本人巩固个人权力的政治行为,改革最后以失败告终。不过,这次改革也给西藏带来一些后果,即使藏族中的不少有志之士展开对藏民族未来命运的反思,形成20世纪中期西藏历史上的“民族自省运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央政府的新的民族政策无疑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的民族意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学方法分析西藏近代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改革,认为这次改革的提倡者十三达赖喇嘛的初衷虽然是希望有利于西藏的未来,但由于他本人缺乏现代意识,加之西藏内部权力斗争的干扰,很快使这次改革变成他本人巩固个人权力的政治行为,改革最后以失败告终。不过,这次改革也给西藏带来一些后果,即使藏族中的不少有志之士展开对藏民族未来命运的反思,形成20世纪中期西藏历史上的“民族自省运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央政府的新的民族政策无疑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的民族意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