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两个修辞格:一曰“飞白”,一曰“顶真”。 何谓“飞白”?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以下简称《发凡》)中说:“明知其错故意仿效的,名叫飞白。”其它修辞著作也都用此述语。《发凡》还解释说:“白就是白字的‘白’”,这好懂;可是对“飞”则未作解释。笔者不才,查了好些工具书也未得出“故意”之类的解释。我想这“飞”当然有所本的。但是既然费解,倒不如直截了当,把“飞白”更名为“故白”。  相似文献   

2.
“飞白”是一种修辞格,“白”就是“白字”,“故意运用白字,便是飞白。”(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得具体些,有意运用读白写白或产生了歧义误解的字词,以收到某种表达效果(如讥讽、谐趣),就是飞白修辞。  相似文献   

3.
“飞白”辞格探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辞学中的“飞白”辞格是一个留有较多研究空白的课题。“飞白”作为辞格的名称来源于“飞白书” ,而其中“白”的内涵是指中别字、俗语等 ,“飞”指凭空而来或故意使用的含义。书法的“飞白”与修辞的“飞白”在修饰作用上有沟通之处。  相似文献   

4.
达建 《社区》2013,(17):11-11
古书云:次仲以楷字法局促,遂引而伸之为八字之分,故号八分。就是说王次仲先生(秦始皇时期)认为楷书有它的局促性,因此就因势利导,引导分离出了像“八”字一样向两边取势的笔法,所以叫做八分书,也就是隶书的前身。而隶书与八分书的区别就好像今天的简体字和繁体字一样。  相似文献   

5.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大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可见,自孔子起,就已开标榜前贤,树立经典之风,更不逞论后世刘勰“熔铸经典之范”(《文心雕龙·风骨))的要求和陆机“收百世之阅文,采千载之遗韵”(《陆平原集·文赋》)的希望了。然而“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当)又是不可否认的文学发展规律,故人明清之世后,复古与革新相峙于文坛,成为整个明清文学发展的动因之一。在这两大旗帜下,形成了众多的文学流派与团体,其斗争之激烈、更迭之频繁都是前所未有的。然而,不论斗争如何激烈,经典…  相似文献   

6.
孩儿茶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须夕娜”条云:“孩儿茶,又名乌爹土,又名青实失之,其实摈榔汗也。”苏继癫先生作《岛夷志略校释》,于孩儿茶”下注云:“此名以见于本书为最早。……这取自一种学名CassiaCatechu之液汁,梵语名Khadira与Khaira,孩儿茶殆由后一梵名而得音。因其对呈绿茶色,故有茶之名。泰米尔语Vodalay,汪大渊之“马爹土”,林草纲目》之“乌多泥”与“乌垒泥”皆其对音。泰语名Sisiat,汪大渊所记“势失之”为其对音。树高二三十英尺,乔木,印度孔坎海岸、孟加拉北部山地、缅甸皆产之。取此木之心熬煎之,则得浓液,以…  相似文献   

7.
唐时佛教寺院由帝王离宫别馆废立而成者,于秦中故地非仅见,玉华寺即其一。玉华寺者,本唐太宗之玉华宫,高宗时废而为寺。明李贤《大明一统志》卷三十六云:“在宜君县西四十里,即唐玉华宫也。其地本县人秦小龙宅,唐太宗因避暑至此,日:‘小龙出,大龙入’,遂建宫。高宗时废为寺。其西有驻銮崖,东有石室,外有水散漫流下,日‘水帘’。寺内有肃成殿,唐玄奘法师于此谭经。”考《大明一统志》记载之来源,当本于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三·宜君县”下“玉华宫”条之所载。云:“玉华宫,在县北四里,贞观二十年奉敕营造…  相似文献   

8.
从箕星、飞谦、大风到风伯,既是风神崇拜观念和祭扫形式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汉代继承传统风神崇拜到建立具有汉代特色的风神崇拜观念和祭礼形式的过程。汉人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借鉴。1从《尚书·洪范》“庶民推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记载着,其时用人并没有将箕星神化。箕显神化于何时呢?《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燎词司中、司命、师、雨师。”,即风之古字。用人以烧词风师.知民师是因人崇拜的风神。那么.风师与箕里又是什么关系呢?《诗经·大雅·械林》云:“百克城林.薪之之。”《毛传》:“,积也.”《郑笺》:“…  相似文献   

9.
温肺荔枝益肝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青睐,它不仅是重要的滋补果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珍贵礼物。诗人白居易说它:“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又云:“剥之凝如水精,食之如绛雪,其味之至,不可得而名状也。”其果实生时肉色白,干时肉色红。根据我国传统医学的记述,荔枝味甘、酸、温,无毒。其果肉具有补脾益肝,止咳,养心神,止烦渴,发痘疮的功效。其核善于疏肝理气而治疝痛,也用以治脾胃气滞引起的胃脘疼痛。新鲜果肉汁多味甘,能生津止喝。《食疗本草》载云:“益智、健气”。《玉楸药解》则…  相似文献   

10.
在韩非之前,“法”、“术”、“势”并非孤立,这在先秦典籍中多有反映。通过对比荀子与韩非关于“法”、“术”、“势”的思想,发现:荀子以“法”为“治之用”,韩非以“法”为“治之体”;荀子突出“术”之价值理性,韩非彰显“术”之工具理性;荀子重“人设之势”,韩非则重“自然之势”。荀子将“法”、“术”、“势”进行了道德化的改造,而韩非则整合“法”、“术”、“势”,完成了法家学说的系统化。  相似文献   

11.
在《三国演义》灼“术数”现象110例中,“星占”(星象,天文象占)占23例,为各类“本数”之冠。这是很值得研究的。现分类表述如下,并略加讨论。下.身分瑞应。如:①第2回:“(少)帝与陈留王卧于草堆之畔,草堆前面是一所庄院。在主是夜梦两红日坠于在后,惊发,披衣出户,四下观望,见庄后草堆上红光冲天,慌忙往视,却是二人卧于革呼。”②第32回:“(曹)丕初生时,有云气一片,其色青紫,圆如车盖,覆于其室,终日不散。有望气者,密调擦日:‘此天子气也,令嗣贵不可言。’”等等。这里所说的“红光”、“云气”(天子气),是…  相似文献   

12.
自1989年8月,飞白教授以数十年诗歌翻译、研究之功,完成了他那两卷本130余万字的巨著《诗海》以来,学界震动、评论蜂起,盛赞《诗海》为“奇书”,飞自为“希腊神话中的阿特拉斯,他独自一人竟举起了一个地球!”中国目前最权威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又将第四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授予了飞白的《诗海》.在海外,《诗海》激起的轰鸣也引发了回声.吉隆坡1990国际诗歌节特邀飞白作为唯一的中国诗人代表出席,聆听了他用英、法、俄、西等多语种交叉写作的诗歌朗诵.  相似文献   

13.
僰人的来源和迁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古叫白老,亦即白民,为六戎之一。人原居于川北朗山上游,后逐渐南迁道,今四川宜宾市,魏晋时又南迁于云南大理一带,与汉人融合而成为白蛮,成为今白族的主要先民。一、人的来源六戎之一有白老,又称为白民。《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郝懿行云:“帝鸿,黄帝也,见贾退《左传注》。”白民为黄帝之裔。又《海外西经》:“肃慎之国在白民北,有树名曰雄常,步入伐帝,于此取之。”又“白民乘黄,其状如狐。”至于人最早的史籍记载,则见于《吕氏春秋·恃…  相似文献   

14.
“飞白”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现在被颇多译者用作英译汉的补偿手段,在黑人英语的汉译过程中运用尤多。文章通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不同汉译版本的比较,探讨语音“飞白”作为英译汉补偿手段的利与弊。比较分析表明,把握好“度”是“飞白”运用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的“道”何谓“道”?《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云:“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列侯所食县曰国(侯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就是说:“道”为秦时所置,“...  相似文献   

16.
一、“新体”的概念 “新”本意为初,见《广雅·释言》记,《淮南子·齐俗》:“而刀如新剖硎”,注:“新剖,始制也”。再为更旧日新,修旧日新。“体”的本意为身体,形状也。易系辞日:“故神无方易无体”,注曰:“方体者,皆系于形器”。又为规制格式日体,如云国体、政体、文体、字体。又为成形也,《诗经·大雅·行苇》曰:“方苞方体”,笺日:“成形也”。体在几何学上具有长阔厚三度者谓之体。而“新体”者,为修旧体而为新范式。出于旧式,而又有别于旧体,是前不见古人的新范式书法。无论是结构体式还是笔画形态、体势,都继承古人书法之源,综合古人书写规律,得其本质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7.
关于“现代化”的涵义林特征,当今世界比较有影响的观点之一是普林顿大学西尔·E·布莱克(Cxil·E·Black)教授给“现代化”所下的定义,布莱克在1967年出版的《现代化的动力》一书中说:“如果一定要下定义的话,那么‘现代化’可以定义为:反映着人控制环境的知识亘古未有的增长.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又说:“这种过程……并导致了一场影响各种人际关系的世界性转变。”八年后,布莱克等八位专家学者又于1975年合著的《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一书中给“现代化”下了一…  相似文献   

18.
《诗经》“德音”考辨刘运兴“德音”一词乃商周习用熟语,于《诗经》中凡12见:1、《邶风·日月》第三章;“乃加之人兮,德音无良.”传曰:“音,声;良,善也.”笺云:“无善恩意之声语于我也.”2、《邶风·谷风》第一章:“德音莫违,及尔同死。”疏曰:“夫妇...  相似文献   

19.
<正>《论语·述而》有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有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述而》有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北宋周敦颐曾令二程“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由此引发“孔颜乐处”的话题,为历代学者称道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的纸币产生于公元10世纪,比其它国家早二百多年。在正式使用纸币之前,汉武帝(公元前一世纪)时的白鹿皮币就具有纸币的性质。唐宪宗(公元合世纪初)时的“飞钱”曾被史学家们公认为纸币的滥觞。“飞钱”类似汇票,是一种兑换的票券。后来真正的兑换券,也带有“飞钱”的性质。兑换券和纸币是由“飞钱”发展而来的。 我国古代最早的纸币是由兑换券演变而来,而最早的兑换券是北京四川商人先行使用的。当时四川使用铁钱,一贯重25斤,携带很不方便,于是四川商人便印制了一种纸券叫做“交子”代替铁钱流通。 最初的交子是用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