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机制构建及其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只有建立完善的机制,才能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基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受经济、道德、法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企业、政府和社会之间存在系统关系的研究结论,可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一个包括经济、制度、监督与执行四个子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其中,经济子系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压力和动力来源;由各种法律组成的制度子系统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社会责任运动的支持和保障;包括道德在内的监督子系统为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提供必要的监督和信息传递;执行子系统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承担者.四个子系统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才能有效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评析道德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对自由、道德自由的认识,道德自由存在的主客观条件,道德自由的实现途径--人在自由与必然之间做出选择,对道德自由的思考--道德自由在当前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对道德自由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种社会道德体系自身所具有的功用或能力要产生现实的社会作用,亦即该社会道德体系内在价值的外化或道德价值取向的对象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通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我们认为:科学的社会道德体系是实现道德功能的前提,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实现道德功能的重要保证,个人的主观努力是实现道德功能的根本途径,道德功能实现静态条件的动态化调控是道德功能实现的最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道德交往是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客观历程的逻辑结果,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解放的必然要求。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是特定主体间的一种道德交往过程。其主体间关系是主导主体与对象主体的关系;主体间的交往是多方面的,但只有道德交往才从根本上成为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主体间的道德交往是以自律为主的相互规范过程,只有在这种尊重平等的道德关系中才能真正实现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所科学预期的认同;主体间道德交往过程的制约条件,主要包括主体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条件,二者之间相互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道德的实现是道德人格形成的过程,主体的自省是实现道德人格的内在的、自觉的、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个人道德修炼的主要方法和重要环节,对个体道德观念的培养、道德人格的践行起重要作用.探讨自省的内容和通过主体自省的方法进行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从而实现完美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进取心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整体素质。高校辅导员进取心是具有伦理价值的,进取活动对于高校辅导员自身品性的完善、对于社会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高校辅导员进取心伦理价值的实现要坚持正确的伦理取向,遵循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一致、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的道德原则。其次,在正确的道德性基础上,需要通过激发自律性和强化他律性,并采取多种措施才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的关键是治政 ,以德治国的思想能否得以实现 ,起关键作用的是行政人员 ,只有当行政人员能够以德行政 ,才能实现以德治国的目标。实现以德行政的途径一是必须加强制度的道德化建设 ,二是必须加强行政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建设 ;三是必须建立健全行政道德监督、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司法正义是现代法治社会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司法正义的实现受到现代法治国家普遍的高度重视.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司法正义及其实现问题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探讨了司法正义的含义及其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然后对法治社会实现司法正义一般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作了分析,最后根据司法正义实现的基本条件,结合我国的现状,重点探讨了在我国实现司法正义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政治道德还是道德政治——评我国传统的德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道德和道德政治是两个内涵截然不同的概念.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以"仁"、"礼"、"忠"、"义"、"民本"等政治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德治其实是一种把道德理想化、绝对化的道德政治.再加上它以"人性善论"为出发点,以道德自律为主要实现途径,其实是一种政教合一式的、以人治为本质的道德政治,所以它最终没能使我国政治踏着传统的脚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执政为民,这个实现过程没有领导干部良好的自我修养参与不行。领导干部应该在政治理论、理想信念、作风、道德品质等四大基本方面加强自我修养,通过学习与实践这两大主要途径不断巩固,才能真正提高执政为民的素质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