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值班律师制度作为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司法救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了值班律师工作,但是并不能有效促进司法实践中值班律师工作的实质化。目前对值班律师的角色定位、值班律师讯问时在场的理论分析及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值班律师作用发挥的限制,都是阻碍值班律师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国内外学习心理学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学习心理学研究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借助脑科学等现代科技成果,以研究学习心理机制和学习潜能开发为中心,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心理学理论的主张;对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应用前景和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内外学习心理学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学习心理学研究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借助脑科学等现代科技成果,以研究学习心理机制和学习潜能开发为中心,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心理学理论的主张;对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应用前景和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两大法系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了律师费用由败诉当事人负担的制度。这样一种制度的建立都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我国司法实践包括司法审判和司法解释,都曾确定律师费用作为损害赔偿的一部分由败诉当事人负担。律师费用由败诉当事人负担已成为现代民事诉讼的潮流。为与国际司法体制接轨,我国应尽快建立民事诉讼的律师费用由败诉当事人负担的制度,即确定“律师费用由败诉方负担”一般规则,确定由败诉方承担的律师费用的评定标准,建立律师费用保险制度,处理好律师费用负担制度与律师援助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律师在场权作为刑事司法文明进步的体现,都得到逐步确立和实施,而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在这方面尚处在空白状态,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随着我国律师法和新刑诉法的制定和适用,人权保障理念和扩大辩护权思想逐步成熟,法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笔者认为初步构建我国律师在场权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对中国律师执业中的关系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探讨中国律师与中国司法的新视角。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本,人际关系在中国律师接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在律师接案中具有提供信息、增加信任等功能;律师接案需要依靠以业缘关系为主的各种关系;律师接案主要依赖混合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律现实主义借助当时的心理学理论对法律形式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指出司法主要是直觉而非推理,促使人们认识到了法律形式主义的不足。但由于当时心理学理论学派林立,派别之间还存在不少矛盾,致使法律现实主义出现了根基性的缺陷。后来,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与发展,超越了以往心理学理论派别的论争与冲突,为法律现实主义的勃兴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8.
律师诱发司法腐败表现为律师违法对法官进行拉拢、贿赂、腐蚀,影响司法的公正。产生律师诱发司法腐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律师在诉讼中地位偏低、律师素质良莠不齐、律师行业竞争激烈、对律师的管理弱化、律师执业的社会环境差、法官与律师之间缺乏有效的“隔离带”等因素。文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现有研究对于律师讯问在场权的比较法考察缺乏规范层面的具体细致分析,更忽视了该权利运行的实际状况.律师在场权与其他讯问程序中嫌疑人权利保障手段的关系、律师在场权是否可以放弃以及实际实现的程度在各国都有较大的差异.影响律师讯问在场权构建与实现的主要因素包括:司法传统、口供依、赖以及程序环境.深入的比较法考察对于我国制度建构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我国尤需考虑两大问题:当前能否以律师在场权治理刑讯逼供以及确立该制度时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新兴学科。跟踪学科研究前沿,注重理论创新是构建教学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客观要求;探索教学心理规律,进行课堂教学心理的实验研究,促进了教学心理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把心理学理论研究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拓展了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增强了教学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对律师的监管实行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的"两结合"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完善律师惩戒制度,需要对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进行职能定位,合理划分惩戒权限;设立律师协会惩戒机构,分设立案调查室与律师纪律庭,赋予相应的职能;完善律师惩戒的立案、调查、听证、审理、复查程序,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建立司法最终救济机制,对律师惩戒进行合法和合理性的审查。  相似文献   

1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协商式司法模式”之称,在认罪认罚案件的司法实践中仍有辩护律师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与证据规则适用等层面作无罪辩护。事实认定的准确性、罪刑法定原则与无罪推定原则构成了此类无罪辩护的正当性基础,认罪认罚制度的包容性、辩护人的有限独立地位及职业伦理、防范冤假错案的需求以及形成多元辩护合力的需要也为其提供了合理空间。律师在此类案件中作无罪辩护时应注重辩护意见的有效性,确保辩护策略形成的协同性。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应当尊重和保障认罪认罚案件中的律师无罪辩护。  相似文献   

13.
香港的律师制度渊源于英国,在律师团体管理方面表现出自主性、自律性的特点,具有典型的法律职业主义色彩。香港的律师惩戒制度作为体现上述特点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民主性、程序性、公正性和司法性特征。具有法律职业主义色彩的律师伦理规范和律师惩戒制度,体现了社会一部分职业相对于国家所具有的独立性,但同时也是律师团体通过自我控制实现市场垄断所作出的努力。香港律师团体管理模式中所具有的这种两面性为大陆律师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很难得的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14.
林子  刘耀堂 《21世纪》2014,(1):60-63
有一位青年律师,在他刚开始执业的时候,便以"初生牛犊不畏虎"的闯劲儿,斩获了首届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的"优秀辩手奖"。他长期关注司法实践,注重法理研究,获得了骄人的成绩,他探索的"以研究带动业务、以业务促发展"的新思路,为青年律师快速发展规划了新途径。他从陕北榆林到首都北京,通过两年的努力,晋升为中国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成为青年律师中的  相似文献   

15.
审美心理学是探究人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机制的一门学科。传统的审美心理学的理论是建立在心理物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上的。进化心理学和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为审美心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提出建立以进化心理学为基础的进化审美心理学和以生态美学为基础的生态审美心理学的必要性,指出这两个领域经过交叉与融合,形成一门整合性的进化与生态审美心理学的可能性,并探讨这个新领域应该涉及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人类对于自身心理现象的探索至少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从人类传播的角度所进行的心理现象研究却始于19世纪的西方人类学,以塔尔德、勒庞为代表的欧洲学者对群体心理学和政治心理学等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加快了这一学术进程.伴随着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的兴起,人们开始将科学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带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并形成了传播学研究的社会心理学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与传播学的融合趋势日益显著,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称作媒介心理学的新型学科,这证明了心理学与传播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律师系“司法戏剧”的主角之一。在不同的政治与司法模式下 ,律师的权利有大有小 ,地位有高有低。法治社会中的律师权大位高 ,却常有“魔鬼”的形象定位 ;人治社会中的律师权小位低 ,甚至无权无位 ,其形象定位也常与“魔鬼”难分伯仲。当然 ,律师也会偶得”天使”的美誉。律师就是律师 ,既非“魔鬼” ,也非“天使”。律师“唱司法戏剧”权利的大小和权能的强弱 ,才是真正值得律师与社会特别关注和介意的实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指出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后现代心理学的一种理论形态,它在对现代心理学的主客二元论和个体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核心--建构,建构在话语中通过互动过程进行,并关注文化、历史的因素对心理的影响.提倡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并对知识、自我、人格等进行了重构,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观、自我观和人格观.它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马斯洛“科学心理学”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斯洛的“科学心理学”在对心理学主流科学观进行批判与解构的基础上,对“科学”进行了历史与心理向度的本真还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元科学视域下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创获。马斯洛以他的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等为理论资源,对需要、动机、焦虑解除等在科学研究的作用做了心理学的说明,他的“科学心理学”对国内研究的开启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从西尔斯的发展理论看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R西尔斯(RobentRichanelsonSeans)的发展理论来源于心理学的行为理论和精神分析的理论。他运用实验方法探讨了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他的发展理论在发展心理学中被人称为三大理论(皮亚杰、埃里克森、西尔斯)之一。近年来,在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中,亲子关系与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研究备受重视,西尔斯的发展理论也因之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下面,我们不妨应用西尔斯的相关理论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作一粗浅的探讨。西尔斯的发展理论,是来源于心理学的行为理论和精神分析的理论。一、西尔斯关于发展的概念西尔斯对发展有两种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