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央红军长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刘维菱红军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全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本文试就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对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一历史的叙述。一、长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长征胜利的实践,离不开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2.
陆嘉蔚 《兰州学刊》2009,(Z1):146-147
中央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战略转移的最终落脚点在哪里,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确定了的。长征是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军事失利的背景下被迫进行的,在整个长征途中,又时时受到十几万、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这种客观上的极端被动局面,必然导致在落脚点的选择上带有很大的被动性,这种选择,必然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敌我态势和总体局势,及时改变原定的建立根据地的计划,作出符合实际情况和有利于革命发展的新的抉择。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来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甘,这是我党我军在长征的斗争实践中,经过逐步探索,在被动局面中发挥最大主动所做出的最终选择。历史业已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文章着眼于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演变,对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我军领导人指挥艺术进行分析,探求其主观指导与《孙子兵法》理论的契合,力图总结出具有长久指导意义的历史经验,使千年兵学圣典和昔日光辉范例在今天和未来的军事领域,继续发挥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潭秋在任中央苏区粮食部部长期间,经常向主管中央苏区经济工作的毛泽东请示,并谦虚地向前粮食调剂局的工作人员请教问题;积极倡导开展节约粮食的运动;在筹粮运动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疾苦;积极撰写文章,总结征集粮食工作中的经验;顺利地完成了三次大规模的筹粮运动.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准备长征转移,指示陈潭秋为长征部队准备5~7天的粮食.陈潭秋发动群众,上下齐动手,胜利地完成了红军长征前的粮食准备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举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遵义会议作了高度的概括和科学的评价。这次会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一九三○年十二月至一九三三年三月,中央红军曾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但是,由于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完全排挤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对军事的正确领导,致使中央红军没有能粉碎团民党反动派于一九三三年九月发动的第五次“围剿”,被迫在一九三四年十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在长征  相似文献   

5.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命令项英、陈毅等率领一部分红军,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突围,其余部队约8万人左右,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零都出发,踏上了艰辛的长征之路。中央红军忍饥饿,战风雨,斗严寒,跨河流,越高山,过险关,千里行进,万里血战,冲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层层阻拦,于1935年9月行至腊子口天险。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隘口,是川西北通甘南的必经之路。它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第四道天险,也是最后一道天险。它的两边是悬崖绝壁…  相似文献   

6.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经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摆脱了围追的敌人,调出了滇军,乘虚西进云南,从云南巧渡金沙江,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决定性胜利,实现了“渡过长江向北发展”的战略目的。因此,中央红军西进云南、巧渡金沙江是长征史上的重要一页。在纪念红军长征过云南五十周年的时候,拟就巧渡金沙江的两个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7.
卢刚 《船山学刊》2003,(2):102-104,134
《湘学报》、《湘报》是戊戌维新期间,湖南具有全国影响的两份重要报刊。唐才常作为这两份报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对《湘学报》、《湘报》成为湖南维新变法的重要舆论阵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由湖南学政江标发起、创刊于1897年4月22日的《湘学报》(原名《湘学新报》),作为以开化湖南风气,宣传维新变法为目的综合性理论刊物,是近代湖南最早的新式报刊。唐才常任《湘学报》主编,同时兼任“史学”、“时务”和“交涉”三个栏目的编辑、撰稿工作。唐才常借助这种新式宣传媒介,以笔为枪,大胆著文,大力鼓吹救亡,倡导变法,在当时的湖南思想界产…  相似文献   

8.
红军长征早期报道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1934年 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至 194 0年代之前中外书刊关于长征的早期报道及其流传情况作了考述 ,并对不同时期的报道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长征是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从而迫使工农红军在严峻形势下进行的战略转移,但是它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特别是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长征途中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地位,形成了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引领长征的最终胜利;长征的最终胜利,又巩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壮大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独立自主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以长征精神搞好部队财务供应保障□曾宪国在红军长征胜利60年之际,重温当年红军长征中财务供应保障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学习长征财务供应保障的优良传统,这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艰苦创业的工作作风,高标准地搞好新时期部队财务供应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学习,适应党史研究和编写工作的需要,《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与贵州省博物馆根据我省历年来调查、搜集的大量资料,共同编选了一本《红军长征在贵州史料选辑》。这本资料集约六十余万字,按资料性质分为“红军文献”、“历史回顾”、“故伪资料”、“其它”等四个部分。“红军文献”收录了中央红军自通道转兵入黔到四渡赤水后赴滇这段时间的部分文件、电令、布告等文献;“历史回顾”收录了参加长征的部分老同志的有关回忆录、日记和我省的调查访问材料,以及陈云、肖华等同志就红军长征在贵州的一些问题的复信等,还附录了原敌方将领的回忆录十一篇;“敌伪资料”收录  相似文献   

12.
杨海亮 《理论界》2014,(2):121-123
扩大并增强武装力量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远革命目标的始终诉求,同时也是抗击日军入侵的现实需要。八路军在抗战初期仅用十个月就实现了跃进式发展。然而在兵力激增的同时,一系列影响部队巩固的新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部队虽已着手进行巩固整理,但由于八路军各部均忙于扩充兵力,这一工作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巩固效果也并不理想。相持阶段的到来为八路军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了最佳条件,在此形势下,《八路军军政杂志》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关于长征——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事前有无准备的问题,历来说法不一,过去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仓促转移","行动上无计划","军事上无准备",是"没有作必要的准备工作"的"仓促的出动"等等.近几年来,随着有关史料的发掘与研究的深入,也有人认为中央红军的转移是一项有计划、有准备的战略行动,"不能完全说成是仓促行事"."大约在长征开始的半年前,就进行了各项准备工作."不然,八万多大军的行动,"详细计划必须早就作出,否则,长征将成为一场溃逃."笔者在近年研究长征课题的基础上,也想对此谈点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红军为贯彻黎平会议决定,强渡乌江天险,向黔北挺进,乌江一役,歼敌约四千人,是红军长征中取得的第一个较大的胜利,在长征战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探讨乌江之役,对研究红军战史和毛泽东军事思想,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 一九三三年十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兵力,重点向中央苏区进行残酷的第五次“围剿”。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两次拒绝接受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正确建议,实行一条消极防御的错误军事路线,造成反“围剿”的暂时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放弃根据地,于一九三四年十月开始长征。当时,主力红军有一、三、五、八、九五个兵团,约八万多人。在长征中,“左”  相似文献   

15.
1935年元月12日,在中央红军的帮助下,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了。这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帮助地方人民建立的第一个县级政权组织。它的建立在贵州现代史上产生了深刻影响,是黔北人民革命斗争中极其光辉的一页。因此,研究遵义革命委员会的建立及其活动,是研究长征史和贵州现代史时不可或缺的。(一)长期以来,贵州地方山川梗阻,交通不便,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民国以来,贵州先后被以刘显世为首的兴义系军阀集团和以周西成为首的桐梓系军阀集团所统  相似文献   

16.
1934年10月27日,《先锋报》刊发第一则长征报道,这则报道比范长江、陈云、斯诺、薄复礼、董健吾和长征亲历者的长征报道都要早。两年的时间里,该报持续刊发了145篇相关报道和9张图片,以多角度、多体裁的形式再现了一幅立体、动态的长征图景。《先锋报》上的长征报道具有重要的历史功绩:它打破了国民党政府长期对红军和苏区的新闻封锁,有效地建构了红军的正面形象,同时也广泛宣传了长征精神,较早地概括出长征精神的内涵;宣传"北上抗日"的政治主张,使红军长征师出有名,并为中共在艰苦条件下开展对外宣传报道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军战史的一个专题,红军长征史的研究近几年来取得的进展很大,成果汲为丰硕。1986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这一年出现了长征史研究的高潮。继后的1987年中,仍不断有长征曳的专著,资料出版。诸如:《三军大会师》二册,《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中央部分)》,郑广瑾、方十可著《中国红军长征记》(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长征史专著),曾志主编的《长征女战士》第二卷,《红军长征在怀化》等。论文发表更在百篇以上,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前一年研究成果的陆续发表。 近年来红军长征史的论著涉及范围颇广。对其中继续阐发的重要观点和新提出的见解作一综述,亦能窥视出红军长征史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恢复和发展了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有了显著的改善,民族团结日益巩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的实施,将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趋完善,将使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地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工作历来受到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的时刻通过统一战线政策帮助红军减少敌对力量,增加支持力量,获得少数民族和部分国民党军阀的帮助。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长征过程中的实行统一战线政策,关注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充分发挥和利用党外人士和地方军阀的重要作用;大大减少了红军的消耗,保存了红军实力,传播了革命胜利的火种,为长征的转移和中国共产党顺利北上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职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发展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一)国家高度重视,实施重大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199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2年作出《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实施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这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出台,为我国中职教育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投资力度加大,资助体系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