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严苡丹  王羽西 《理论界》2015,(1):114-117,133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翻译即适应与选择"为基础,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张爱玲的三部自译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译本中体现的译者中心地位,以及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研究发现,张爱玲的自译本彰显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翻译原则,在特定的生态翻译环境中遵循"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翻译方法,具有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相似文献   

3.
佛教在汉朝时传入中国,其中佛教翻译家们功不可没,佛教文化也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桂林奇山秀水间,古人们留下了近2000件摩崖石刻,其中的佛教文化极其深厚。在此,以石刻中的佛教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方面对佛教文化的跨文化法译进行分析研究,探寻确切的翻译佛教文化的方式,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作者与译者身份重合这一特征使得自译成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本文试通过分析穆旦诗歌自译作品,探讨自译现象对普通译者的借鉴作用。将穆旦诗歌自译作品与其他个别译者的译文进行分析对比后发现,穆旦自译的诗歌较原文虽然也有改动之处,但基本较为忠实,有时其他译者的译文比穆旦的翻译还要自由。从穆旦的自译作品可以获得的启示是:第一,翻译与创作并非对立;第二,文学翻译必须传递原作的精神内涵;第三,分析研究自译作品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原文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不可译性”既有“文化不可译性”与“语言不可译性”之分,也有“相对不可译性”与“绝对不可译性”之别,应该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研究语言的“不可译性”,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异同,也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翻译理论,尤其是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6.
小说自译者在策略选择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是其作品的文本特性,并非迎合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非要表现诸如女性主义、东方主义的文化立场。故此,张爱玲、萧乾等在其小说自译中,通过调控叙述者的可信度、增添与“主题”相关的隐含叙述信息,其目的在于丰富自译作品的诗性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语际翻译中的不可译性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建立"译学评",明确"译学评论"的重大意义及其与"翻译批评"的关系,并在回顾我国译学评论历史与考察现状的基础上呼吁建立译学评论,完善翻译批评,推动译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语用翻译理论认为:译事(翻译)是一种包括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英汉文化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是导致其翻译可译性限度的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文化差异不仅影响着语言本身的内涵,而且也制约着译者自身的翻译。解读英汉原作者异质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和提高译者的文化素养是缩小文化差异中可译性限度的两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多模态隐喻与多模态话语分析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多模态的语篇分析。有必要通过理论溯源和对实际语篇进行分析对比,加强这两种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的相互借鉴,促进多模态语篇分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译学领域的一对古老的二律背反命题。关联理论对翻译极具解释力,以其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框架很好地证伪了不可译论的观点,得出“没有什么是不可译的”之结论。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围绕文学作品是否可译这一问题,郑振铎和茅盾、沈泽民展开了一场论争,反映出译者对文学翻译理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参与.1980年代后,关于可译性问题的探讨增多,视角发生了转变,跨学科意识也得到加强,但仍未能脱离五四时期这场论争的模式.可译性论争的根源在于,双方对翻译本质的不同认识、不同翻译标准的设定、不同的理论依据和不同的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兰晔 《理论界》2006,(8):108-109
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根据卡得福特的理论,不可译性主要有源于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源于文化的不可译性两种。本文主要从语音、词素、词汇、语句和修辞五个方面分析了源于语言的不可译性。认为我们应该承认不可译性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力求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汉英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别,导致了在汉译英的实践活动中的不可译现象,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尝试讨论在汉英翻译实践中不可译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龚颖芬 《南方论刊》2009,(7):100-101
由于文化历史、习俗、思维和环境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和思维习惯有很大的民族特色和差异,从而导致了翻译的跨文化障碍。修辞作为一门语言自身特色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表达手段,在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可译的情况。本文例举了部分英汉修辞不可译的例证,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翻译中,文学作品的翻译一直存在着争议。很多翻译者认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只能是意思的翻译,而不能把原作中的特殊的方面,尤其是作品风格在译文中表现出来。而很多翻译大师却认为文学翻译风格是可译的,原作的风格可以通过相应的方式进行转化而迁移到译文当中。在此通过对文学风格的探讨以及风格可译的二元观说明文学风格的可译性,对以后的风格翻译研究提供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文化与语言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吉 《江西社会科学》2002,(12):129-131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阐述语言的不可译性,通过大量的例证,说明翻译在借助语言这一多功能符号体系进行各种文化信息之间转换过程中,原语和译语由于文化差异只能做到相对的对等,不能完全绝对等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语言的可译性限度,认为语言存在相对不可译性和绝对不可译性,而文化的差异是导致语言不可译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共性是可译性的理论基础,文化的差异是可译性的认知途径。可译性问题不是一个二分体,而是在文化认知角度下的一个译文确切性问题。因此,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对立统一的。跨文化间的翻译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在当前历史文化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认识到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原语和译语就其意义和风格而言只能做到相对的对等 ,无法做到绝对的等值 ,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 ,就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可译性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