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发生在1904年的江孜抗英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帝爱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缘政治学说是这场战争爆发的重要因素。拉蒂尔的“国家有机体说”是直接理论基础。英俄两国争夺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的北上南下战略在中亚、西藏迎头相撞是战争爆发的外交原因。新世纪初西藏的地缘政治价值进一步提升。西藏接近中亚国际政治斗争中心和能源争夺中心。西藏具有中国地理和资源屏障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清末随着英国殖民势力逐步渗入西藏,中英两国在谈判通商时,始终围绕印茶可否入藏、入藏时间及税率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清廷谈判代表为了维护清王朝的主权和商业利益,与英方代表巧妙地博弈与周旋,延缓了印茶入藏的步伐和保持了西藏地区的稳定,且为赵尔丰主政川边时整顿南路边茶业赢得了时间,这是清末在国防、军事、外交节节失利的局面下,挽回的部分商业利益。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当代文学实际创作中,有关“革命历史”的战争描写一直持续不衰.叙述战争不仅是建构革命历史的最佳选择,而更为重要的是战争的博弈性及其生发的种种超越一般人想象之上的可能性,能够形成对一切历史因素进行合目的性整合的弹性机制.新时代政治自然需要通过重新叙述历史以建构自身的合法性,但它更需要的是支撑合法性的“丰富多彩”的历史而不是抽象的关于历史的种种概括.这种隐秘不宣的深切期待,正是当代文学创作不能忘情于革命战争的重要缘由.革命视野中,战争的工具性、客体性被强化,战争被赋予“革命”性质的过程,正是革命改造战争、重述战争、战争与革命相粘结的过程.虽然战争视野中的“革命”凸现,常常是通过共产党的领导和对战争主体的阶级性强调等修辞得以实现的,但革命对于战争的改造,却完整体现了对文学创作中所有要素重新组合及赋予其新功能的叙事意图.这种革命对于战争的改造,并不完全导向对于战争丰富性描写的限制,而是促进了在合法性范畴里文学对于战争想象更为浪漫的张扬.只要战争的描写能导向对于革命的论证,任何对于战争的奇思妙想都会转化为革命的丰富性细节,历史也于此获得尽可能完美的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5.
2016年举行的关于英国是否继续保持欧盟成员资格所举行的全民公决,既应当被置于1975年全民公决的背景之下,又应当更广泛地关联到英国代表制议会民主中全民公决的地位和价值。此种全民公决的动机和政治背景、全民公决组织程序中的一些机制问题也应受到理论关注。全民公决涉及成本与程序等一系列问题,而最终又不能够有效解决英国与欧盟之间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术界“慰安妇问题”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慰安妇问题”是战后遗留的问题之一。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际社会开始不断关注起“慰安妇问题”,尤其是在亚洲地区 ,以“慰安妇问题”为代表的日本战争责任的追究问题以及慰安妇受害赔偿问题 ,已经成为亚洲各国关注的核心问题。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的进步学者们早已组织起来进行艰苦的调查 ,从各方面搜集资料 ,就“慰安妇制度”、强制的内容、公娼制度与“慰安妇制度”的关系等问题 ,出版了许多有分量的资料和调查研究报告 ,发表了许多极有见地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1903—1904年,英国发动了第二次武装入侵我国西藏的战争。文章主要利用一手中外文资料,对英国侵藏的国际背景、原因、英国对西藏的文化掠夺以及《拉萨条约》签订后在当时国际社会所引发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可负担住宅"是其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该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研究和考察这一"可负担住宅"的运作机制与成功经验,将会对我们改进和完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制度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学界对于“藏彝走廊”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成果颇丰。文章立足于对前人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自“藏彝走廊”概念从孕育、提出到以后“藏彝走廊”研究的成熟发展将经历三段时期,并阐述在今后研究中要重点加强对该区域的考古与民族调查工作、学科整合、理论性与应用性研究、跨区域比较性研究以及在走廊研究中构建以“羌族为中心民族”向外辐射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0.
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统称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将是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农村经济第二次飞跃的关键。政府应做好立法、发展非农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关于“以人为本”中“人”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以人为本”的时候,学界有人把这里的“人”理解为“一切人”。文章认为,不论从党的文献、从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还是从党的宗旨和目标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看,“以人为本”中的“人”,都应理解为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西方战争文学中,“敌人”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事件常识,它在三个向度得到重新的考量:一是等级森严的军队建制和人的权利欲望的关系,体现出某种政治文化的利害冲突;二是人性的局限性在残忍搏杀中的变异,使得战争的残酷增加了邪恶性;三是敌对阵营士兵之间对共同命运的审视以及对生命本身的重新认识.从根本上来说,这种考量是对西方近代以来人文理性传统的特殊反思.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文学界开始从人类整体出发呼唤和平、反思战争,并对战争中出现的屠杀、性暴力等创伤记忆进行研究。《天皇的礼物》作为伤痛记忆的文学文本,就呈现了“慰安妇”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被卷入战争并成为男性战争牺牲品的历史。文本背后,作家泰瑞莎·朴也从战争催生出的压迫制度、战争导致的人性扭曲、战争引发的生离死别等三个方面,对“慰安妇”的战争创伤进行多维度的文学阐释,以期将“慰安妇”的创伤记忆转化为人类历史共同的经验教训,进而警醒世人对战争和性暴力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即重视"女子问题",讨论却难以展开。2卷1号刊出"新青年记者启事",以《女子问题》专栏向女性征稿,所发文章几乎相一致把现代女性定位于"贤妻良母"。《新青年》进入北京大学后,"贞操问题"有如疾风暴雨式的讨论,触及了妇女更为根本的境遇及其文化根源,提出女子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胡适执编的6卷4号,在与质疑破"贞操道德"之声的商榷中加强了"立人"之旨归。历时四年一波三折的"女子问题"讨论的付诸实践,重要成果之一是"她"字的创造。  相似文献   

16.
孟广林 《中国社会科学》2014,(4):184-206,209,208
受"辉格派"史学的影响,诸多西方学者一直强调中世纪英国盛行限制王权的"法治传统"。然而征诸史实则不难发现,在当时的英国,虽然流行着由日耳曼法、封建法与神法融合而成的"王在法下"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并不能真正地限制独裁的国王。被视为体现这种"法治传统"的议会,虽然有时限制君主的权威,但仍旧是国王的议会,从根本上说是支持王权的。大贵族集团利用议会来争权夺利,不应该被视为宪政意义的"革命"和"实验"。对西方学者的这一"辉格版"诠释,我们应该重新考量,在研究中将"思想中的政治"、"制度中的政治"和实际发生的政治区别开来,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7.
雷霖 《云梦学刊》2015,(1):101-105
晚清提出的"国民话语"初步建立了母亲与民族国家的关联,这种关联在三四十年代战争叙事中的母亲身上得以突显。母亲们通过道德辨识和道德实践,与自己的敌人和亲人建立起超血缘的政治伦理关系。母亲国族化的角色再造过程,实是去伦理化的伦理化过程,呈现出明显的泛道德化倾向。依靠母亲角色塑造道德主体,是女性进入民族主义的重要方式,也是民族主义主要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8.
19.
解决我省“三农”问题 ,不能单纯在“农”字上做文章 ,还应注重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找出路。推进“三化”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为此 ,我省应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放在重要位置 ,加快重点城市、重点城镇的发展 ,同时通过制度创新 ,引导农民顺利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20.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相关区域与"一带一路"战略覆盖范围有着密切联系,在地理空间上存在交叉覆盖。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发展要进一步打开视野、拓宽思路、勇于探索,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对区域内优势资源、统筹机制、企业主体、市场产品、文化消费、发展平台、特色品牌、专业人才、合作利益的共建共享共赢,更好实现政策组合效应的最大化,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