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英文专著《中国近代铸币(1866—1949)——来自西方档案的印证》的汉译实践,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探究了中国钱币类历史文化文本翻译中如何发挥译者主体性,以维持生态翻译语境的平衡;如何运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方法,借助信息增补和词义引申技巧,在忠实原文语言内容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传递源文本的文化信息,以确保源文本的文化信息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同时又能实现原作的交际目的,旨在为钱币类文本翻译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模因论,特别是对等模因(equivalence), 源语-目的语模音(source-target)为理论指导,研究在感召类文本英译过程中,在确保源语信息传递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可以最大程度的引起目的语读者共鸣,完成感召类文本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人对中国古典小说早期翻译和传播的典范,托马斯·珀西编译的《好逑传》一直享有极高的声誉。本文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入手,从文本选择、文化立场确立和文本意义传达这三个层面上分析《好逑传》珀西译本中体现的选择,以探讨珀西如何在上述三个层面上成功的顺应了本人的翻译目的和目的语读者的要求,从而实现了文本、译者和读者之间的成功交际。研究发现:在文本的选择上,帕西选择的《好逑传》顺应了其本人的教化意图以及读者的文化审美需求;在文化立场的选择上,帕西顺应了本国的文化立场;而在文本意义的传达也就是在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帕西又成功地顺应了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4.
翻译补偿研究现状分析及不同层面的翻译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多如语言、文化、翻译目的、读者及译者主体性等主、客观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决定了翻译文本相对于原文而言某个或多个层面损失的必然性。为了降低损失对译文价值及译文读者理解的影响,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就有必要根据某些特定的标准对损失进行补偿。目前,国内外译界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翻译补偿的重要性,并对翻译补偿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但其研究主要局限于文化、审美等层面,缺乏全面与系统的认识。本文从目前翻译补偿研究的现状出发,指出翻译补偿研究存在的不足,并通过一些英汉互译实例,分别从语言、文化以及审美三个层面分析翻译补偿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一门语言的阅读理解都是文本读者从文章中提取意义、进行有效层面分析的过程,它包括将书写符号译码为声音,使读者具有相应的心理词典、从语域维度和语义记忆中体验书写词的意义以及将这些词的意义进行认知、整合、顺应与图式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读者运用自己现有的语言符号,根据任务和作者进行语际语境交流的互动过程,把握语言的深层意义和表层意义,从而实现"任务型的阅读",优化阅读理解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来自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翻译家来说,要将源语作品忠实而又通顺流畅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并非易事,因为与源语语言功能相关的文化内涵在目的语文化中往往找不到对应语,甚至不存在.诗歌中蕴涵文化意象的人名和地名是可译的,但是有局限性,相关的文化信息可以通过正译、释义、加注等方式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7.
《The Lost Garden》是美国著名华裔儿童文学作家叶祥添的自传,已被选录入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从文体学的角度入手,对《The Lost Garden》的语言特征进行研析,能更深入地挖掘美籍华裔作家叶祥添的语言风格、语用意图和创作主旨。运用文体学方法,从词汇、句子、语篇及修辞等四个不同的层面,对《The Lost Garden》的文体特征进行细致分析,通过探讨该文本语言在这四个不同层面的特征,作品的语言特色得以凸现,读者得以更走近文本,这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该文本的文体风格,更准确地分析作品的人物特征及把握作者的意图,从而更加全面、正确地理解和鉴赏作品。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思想交流与文化交流的工具。翻译除了具有对文字的意义进行转换的功能之外,还承担着移植和阐释文化的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对比中外翻译名家的诗歌翻译案例来讨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应把握的"归化"和"异化"策略尺度。异化翻译从文化和语言的层面尽其可能地向目的语文本再现了源语文本的异质因素,从而忠实反映了源语文本的内容。但是,由于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间存在着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要确保积极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异化翻译也需要注意尺度,不能使"异化"超出目的语读者所能接受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具有极为明确的目的性,其目的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旅游翻译中,作为源语文本第一读者的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准确传递旅游信息,而且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反应效果,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本的意美、形美和音美,使译文语言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使目的语读者知之、乐之、好之。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间的转换和比较有据可依,采用综合分析法探讨文本意义结构及跨语重构。研究表明,文本意义是一个多维度的立体结构,由作者主体建构系统、语言系统和读者主体建构系统三个维度构成,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意义结构相似度越高,翻译质量越高。文本意义结构模型分析为文本意义的跨语重构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交际 ,在此交际过程中 ,译者对原作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 ,再结合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 ,用具最佳关联的方式将此意图明示于译文读者 ,使译文与原作在相关方面一致。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际翻译必然是介绍和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即文化翻译。翻译的目的在于实现源文与译文的文化等值。翻译不仅需要翻译技巧,而且需要有很强的文化意识和敏感性。文章对文化翻译提出了四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译者应该选择最恰当的翻译策略,以促进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典籍翻译是一种源文本与目标读者之间不断延续的视界融合过程。翻译中需要根据读者的"偏见"采取对应的翻译策略,使文本与读者形成有效地视界融合和组合再造;同时应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译本,向目标读者不断地输出异质性成分,达到文化传播目的。  相似文献   

14.
翻译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英汉互译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和自觉地运用这些特点,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才能忠实、顺畅、确切地表达原文。  相似文献   

15.
“深度翻译”通过添加阐释性文本如译者序、评注、术语注解、注释等手段,有助于译入语读者了解异质的语言与文化。第四届“傅雷杯”大学生翻译赛所选的英语源文本中出现了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点和知识点,可灵活采用“深度翻译法”。结合参赛译文,针对性地探讨了“文化背景、专有名词、专业术语”三种注释类型在英译汉中的使用,实证分析了深度翻译法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运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关联翻译理论,比较了儿童文学作品《夏洛的网》的两个汉译本,探索了翻译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关联翻译理论带给儿童文学翻译很多启示。首先,译者需要寻求最佳关联性,生成符合译语规范的、通顺的译文;其次,要考虑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认知环境不同,进行创造性叛逆;最后,译者需要忠实传递作者的意图,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多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社会性活动,一次完整的翻译活动绝不是译者的独角戏,而是由原文作者、翻译委托人、译文读者、出版社及其他译者等共同参与完成,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有着各自的利益,彼此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对抗。翻译实质上就是一场以译者为中心的多方博弈,其最终所实现的忠实只是译者与博弈各方达成的一个"纳什均衡",而这种均衡是有效实现翻译效益和翻译交际功能的保证。译者博弈既是实现翻译忠实的必要,也是实现翻译忠实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语言的特殊形式。原语、译语不同的语言、文化、历史等因素,增加了诗歌翻译的难度。虽说好的译文在内容上应尽量忠实于原文,但就诗歌翻译而言,好的译文不仅能符合原作的音韵特点,还能再现原作的意境。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Sonnet 18的两个中译本为例,分析译文的音韵、意境,浅析英诗汉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个综合的动态体系,在本质上是跨越语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行为。作为特殊的传播行为———旅游景点的翻译常常因文本传达出的“拟态环境”而受到很大的影响。译者除了需要在语言形态上异化文本,更需考虑受传者的反映,进行恰当地变形、增删或扭曲,从而激发游客产生预期的“拟态环境”,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译者更应了解,中英旅游翻译也是一种复杂的、有目的的对外宣传行为。本文在外宣传播的视域下论述了中英旅游翻译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 ,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在英汉谚语互译中如何实现文化内涵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转换成为了判断译文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 ,谚语的英汉互译应以异化为主 ,以便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