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鲁迅小说中,《狂人日记》与《长明灯》两篇是比较特殊的。这不仅表现在它们与其他诸篇的不同,而且还表现在它们之间的多处相似,这使它们在鲁迅小说中形成一个特殊的单元。更耐人寻味的是,它们又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小说集,《狂人日记》为《呐喊》的开篇,《长明灯》则编入了《彷徨》,而这两本小说集又反映着鲁迅不同的心绪。如果我们对这两篇小说作一比较分析,不仅可以领悟到鲁迅小说更深刻的思想内  相似文献   

2.
将近七十年来,在整个鲁迅研究中,对鲁迅小说的研究成绩最大。但是,鲁迅小说研究没有到顶,鲁迅研究工作者仍在继续努力着,新的成果终于出现了。那就是王富仁的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呐喊><彷徨>综论》(见《文学评论》1985年第3期第4期)和范伯群、曾华鹏撰写的专著《鲁迅小说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新论》)。前者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鲁迅小说研究的新体系,即《呐喊》、《彷徨》是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后者的新贡献在于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对鲁迅小说进行了单篇的和综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的光辉巨著,鲁迅先生对《红楼梦》曾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是我们研究这部古典名作时极有价值的启示。本文就学习鲁迅的有关论述,择要谈几点认识。《红楼梦》是人情小说《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小说,自该书问世以来,就众说纷纭,争论不休。鲁迅先生是一目了然,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明确地把《红楼梦》作为“清代人情小说”(下引见此书者不再注明)的代表作。他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中,谈到清小说四派中的人情派时,也指出:“此派小说,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作代表。”什么是人情小说呢?鲁迅在介绍明代的“人情”小说时解释说:“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达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  相似文献   

4.
范伯群、曾华鹏撰写的《鲁迅小说新论》一书,最近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逐篇研究了鲁迅的二十五篇小说,细致分析了各篇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写作特色,系统考察了鲁迅小说“从生活到艺术”的创作过程,深入研究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构思、情节提炼与创作风格。该书的显著特点是,不受前人研究成果的束缚,也不受某些图解的影响,而从“设法弄清鲁迅要写某篇作品的动机和意图”入手研  相似文献   

5.
一、鲁迅小说中“我”的写法 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两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二十五篇。其中用第一人称写的就有十二篇:《狂人日记》《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由此可见,鲁迅是很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小说创作的。一个作家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结构小说,展示情节,突显主题,这是由他的创作观和艺术个性决定的。鲁迅写小说有着非常明确的创作目的,就是“想利用他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是鲁迅在现代小说批评方面留下的罕见的具有全面总结性质的批评长文,充分显示了鲁迅独特的批评个性和风采。《小说二集.导言》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开阔,联想丰富;二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三是知人论世,突出个性;四是概括特征,形成概念。深入探究《小说二集.导言》的理论特色对提高当前文学批评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中国白话文的巨匠,其《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探讨和研究《狂人日记》的文学语言具有什么样的特色,它是怎样形成以现代口语为基础的文学语言,又是怎样奠定了鲁迅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等问题,不仅对进一步深入研究鲁迅及其著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于继承鲁迅这份珍贵的文学遗产,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学事业也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首篇小说,在鲁迅的小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旧中国劳动妇女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显示了鲁迅炉火纯青的高超才能,标志着鲁迅创作的新发展。鲁迅在谈到《彷徨》的创作时,曾经说过,《彷徨》中的作品,是在“五四”退潮时期写的,那时,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发生了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  相似文献   

9.
《老残游记》非谴责小说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鲁迅将《老残游记》纳入谴责小说后,便经代代承传,如今已成常识。本文论证,鲁迅在具体的论述中其实并不能按自己的一般论式将谴责小说概念推广到《老残游记》,反而对之作了与贬义性的谴责小说概念相反的赞誉性肯定,落入自相矛盾。这是因为《老残游记》并不是鲁迅所定义的那种谴责小说。  相似文献   

10.
《药》是鲁迅先生的力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名作。以往,人们多局限于只用一般的文学原理来探讨其思想艺术特色。本文拟从系统论观点,考察这篇小说明暗交迭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小说在人物命名方面是很有特色的。特别是修辞技巧的运用更是独具功力。但是,多年来,鲁迅小说人物命名这一细微之处却很少受到人们的注意。其实,发掘鲁迅小说人物命名的特色是很有意义的,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作品的人物性格,深刻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而且对于我们在文学创作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人物命名技巧也有很大的启发性。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12.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似乎已成学术界的定论,然而对"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解构恰恰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命名谴责小说时,因为它们与《儒林外史》艺术表现上的密切联系,认为它们没有达到讽刺标准而堕入"谴责小说";然而,《老残游记》《孽海花》都很少使用讽刺技巧,而是以抒情与浪漫著称。从文类上看,《老残游记》是游记体的抒情小说,《孽海花》则是浪漫抒情式的历史小说。将《老残游记》《孽海花》从"谴责小说"中抽离出去,显然代表着一种整体方向上的估价,即不能以讽刺与谴责的眼光来审视《老残游记》《孽海花》,因为那样会偏离这两部长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长明灯》在鲁迅的诸多小说中以艺术手法新颖、富于现代主义色彩著称,同时也标志着鲁迅的思想和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篇小说发表的当时,李大钊同志就对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宣传工作者说:“鲁迅先生发表《长明灯》,这是他继续《狂人日记》的精神,已经挺身出来了,你们可以去看看他,请他多多指导青年工作”。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反馈信息,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党在北方的最高领导人李大钊如此重视《长明灯》,并且把它与《狂人日记》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分析,指出这篇作品对于青年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这对我们分析这篇小说、理清“五四”以后鲁迅思想发展的脉络,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骆驼祥子》是老舍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语言平实朴素、活泼自然。句式的选用尤其有特色:形式灵活多样,结构独特多变,修辞效果明显。本文具体分析小说中外位语、插入语、独词句、变式句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呐喊》与《彷徨》是鲁迅在“五四”到大革命时期写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呐喊》收入一九一八年四月到一九二二年十月所作小说十四篇,一九二三年八月出版。《彷徨》收入一九二四年二月至一九二五年十一月所作小说十一篇,一九二六年八月出版。到三十年代初期,鲁迅站在新的思想高峰,对前期写的这两部短篇小说集,题了两首五言绝句。这两首五绝是我们研究鲁迅文艺思想的发展的最可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鲁迅早期小说的现实主义基本上是批判现实主义性质的。但应该指出的是,鲁迅早期小说的现实主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从五四前后到1925年,即《呐喊》到《彷徨》这个时期,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和时局的转化,鲁迅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他的现实主义也在不断地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这种发展。我们知道,在鲁迅创作小说《呐喊》和《彷徨》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五四运动”由高潮转到了低潮。《新青年》时代的狂飚猛进的气氛暂时消歇了。文化界正如鲁迅所说的,先前的勇士“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文化战线的分裂,资产阶级右翼退出新文化阵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逐渐尖锐化是五四低潮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个时期的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的代表作《阿Q正传》和《祝福》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表现为两者是完美的合璧之作。小说中的主人公阿Q与祥林嫂分别是封建社会男性民众和女性民众的代表人物 ,两者交相辉映 ,具有整合封建社会民众生存状态本质和民众国民性本质的意义 ,开掘出鲁迅小说社会批判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8.
《长明灯》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先生的《长明灯》写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八日,最初分四次连载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至八日的《北京民国日报副镌》上。小说刚刚问世,李大钊同志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鲁迅先生发表《长明灯》,这是他继续《狂人日记》的精神,已经挺身出来了”,①这个评价,可以给予我们很大启示。如果我们细细品尝一下这篇作品,就可以发现,它不仅在创作上有着不同于鲁迅其他小说的独特的艺术成就,而且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和鲁迅与外国文学的联系,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是鲁迅留给我们的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9.
<正> 在鲁迅研究中很多人常常谈到鲁迅的讽刺理论,并据此认为,鲁迅是一个善于讽刺的作家,讽刺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例如,王瑶说:“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讽刺;特别是对一些否定人物的形象,他是常常给以无情的狙击的。”(《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文艺报》1956年20号)何家槐说:“第三,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鲁迅小说中,也表现了他特有的讽刺天才和幽默风趣。象《彷徨》中的《肥皂》和《高老夫子》则简直可以称为讽刺作品。”(《鲁迅作品讲话》,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吴中杰、高云说:“沉郁的幽默和深刻的讽刺,是鲁迅小说艺术风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论睁了眼看》、《怎么写》、《<绛洞花主>小引》、《<草鞋脚>小引》,以及《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对我国古代小说《红楼梦》曾作过多次评论,对小说的高度现实主义成就十分赞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