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垮掉的一代"是美国二战后兴起的一股反文化潮流,"垮掉派"是战后美国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塞林格、凯鲁亚克和金斯伯格为代表的垮掉派作家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历史变革时期,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对美国现存秩序发起了挑战。在文学上,他们摒弃了重形式轻内容的学院派传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个性和需求,形成了不拘一格的创作观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作为秦地文化的"秦文化"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地域文化之一,秦地也是战国晚期的学术文化中心之一.以荀子为代表的"荀学",作为战国晚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无疑与此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荀子>一书思想与韩非、李斯等人以及与<吕氏春秋>、<尉缭子>、<商君书>等书的思想进行比较,可以确认以荀子为代表的"荀学"的确是先秦战国时期的集大成的思想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是文化道路问题。鸦片战争以来,历史进程的每一个时期,每一种思潮和思想流派,都对这一问题做出新的反省,试图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而这种反省,又总是在中西文化的撞击、比较、取舍与会通的时代演进中进行的。五四时期的文化反省,也依然如此。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历  相似文献   

4.
赵海峰 《学术交流》2006,(11):10-14
从“拒斥形而上学”到后现代文化的发生,其间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这个时期的哲学史派别林立。这些哲学流派没有共同的旨趣,但是它们都是从背叛形而上学出发。通过对一些主要流派的梳理,揭示从拒斥形而上学到后现代主义这一历史阶段的逻辑演进的若干关键之点。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批评,对启蒙和现代性的解构,是现代西方哲学各国流派发展的共同结果。前者是对现代西方哲学各个流派思想旨趣的彻底化。  相似文献   

5.
谭明方 《浙江学刊》2001,(3):107-111
社会学要回答"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这两个范畴,对把握"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的问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就是"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的理论表述形态.考察西方社会学发展史上形形色色的具体理论,归纳起来可以看作,一是人文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社会行为"决定"制度文化"的研究范式;二是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制度文化"决定"社会行为"的研究范式.因此可以说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史,就是关于"社会行为和制度文化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学说史.另外,从范畴的学科属性看,"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哲学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范畴在社会科学层次上的具体表达,它属于社会科学层次的范畴.将"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定义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学对象研究中一直困扰着研究者们的以下问题"社会学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同一性"问题,"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在研究角度上的关系"问题,"研究对象和范畴体系的内在联系"问题,"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的问题,以及"西方理论和本土理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文认为宜从近年来学界多所讨论的"东亚地中海"的视野,去观察舟山群岛的历史地位.论文共分三部分:其一、简单介绍舟山群岛的历史与地理概况;其二、列举历史文献,具体说明在前近代时期,舟山群岛在东亚航路中作为明州外港的关键地位;其三、举例说明了在前近代时期,舟山群岛作为中华帝国对外接触、交流的前哨,于文化的传播与吸纳两个方面均有建树.最后指出:"异文化接触"取向之下的舟山群岛,观察视角不必过于强调其作为岛屿"孤悬海外"这一侧面.同时,在中国沿海地区,舟山群岛的这一文化特征似非孤例.由于长时期大陆文化的强度辐射,以及持续的大规模人口迁徙等因素,中国沿海地区各岛屿在其与大陆地区的文化比较中,似皆共性大干特征.  相似文献   

7.
"战国策派"是一个在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大后方昆明、重庆等地的一个著名学派,是一个民族主义学术团体,因其主办的<战国策>和<大公报·战国副刊>而得名."战国策派"的文化观独具特色,他们一方面从我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战国文化中吸取活力,另一方面以世界一些民族文化重建经验作为借镜,文化视野比较开阔,在抗战时期乃至以后的一段时期内都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8.
简论清词     
清代二百七十年间,词学昌盛,词人辈出,流派纷繁,号称中兴。本文扼要阐述清词发展及流派演变,主要介绍各时期主要流派和著名词人的论词宗旨和创作特色,钩勒出清词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9.
院中科 《社科纵横》2006,21(12):154-155
文学是文化的土壤孕育出来的花朵和果实。本文以活跃在西部地区凉州籍作家和以凉州为第二故乡的作家创作为背景,通过作家作品分析,追溯了“凉州兵团”形成和崛起的过程及必然趋势,揭示了“凉州兵团”是本土的也是大众的,是文化的更是超越时空的,是凉州大地孕育出来的既有本土情怀又具有大众视野的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10.
窦影 《社会工作》2014,(1):25-31
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以下5个时期:源头时期、专业化起步时期(1949年前)、专业化发展过渡时期(1949~1978)、专业化发展恢复时期(1979~2000)以及专业化建制时期(2000年以来)。各个发展时期的老年社会工作都深植于当时的文化、政治、经济背景之中,从而使各个阶段呈现出独特的特征,但同时又构成了统一连续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武凤珍 《唐都学刊》2011,27(3):108-111
陕西文学艺术流派众多,传统久远,不仅有黄土画派,还有黄土文学流派。他们都是以黄土文化为背景,以黄土地为对象,而且是成就卓著的实力型流派。究其精神实质总体而言,勤奋精神大于艺术理论技巧,史论价值与艺术价值并重是他们区别于其他流派的最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大一统"观念到"正统论",以及正统思想在不同时期的演变,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发展的一个方面,它不仅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历史观和政治观,而且蕴涵了重要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自民党派阀政治是植根于日本政治文化土壤的独特现象.1972年以来,以田中角荣和福田赳夫为各自领袖的两派问的路线与权力斗争成为派阀政治的主线.在这场被称为"角福战争"的政治博弈中,田中派占据主导地位达28年.2000年4月以来.福田派上升为自民党内主流派,"角福战争"扩展成为自民党与民主党之间的朝野争斗,日本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将相似相近文化体的一个文学社团流派或几个文学社团流派综合称为文学社群,突破了以往对现代文学流派的研究模式。从文化视角切入,对文学社群进行了一番文化哲学的形态论共时性考察和阐释,对其进行历史、生存、结构、创作实践的综合性还原研究,以重新整体地把握现代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15.
浙东史学流派简史[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东地区在历史上文化发达,人才辈出。两宋三百年间,更是书院林立,学者迭出,讲学论道蔚然成风,号为“邹鲁”、形成所谓“浙东学派”,而其主要成员皆注重史学,其主要贡献亦以史学著称,所以浙东学派实质上是一个史学派别。元明时期,整个中国的学术文化均处低谷,浙东地区的史家们虽亦受影响,但却能在低谷中求生存,依然承接宋代浙东史学流派先辈们的遗绪和精神,为史学作出应有之贡献。特别是明末清初以后,随着时代和学术的变迁,浙东史学流派再度崛起,并终于走向它繁荣的顶点。总之,从宋至清,浙东无数史家在大致相同的精神鼓舞下,著书讲学,师友相传,共同为史学开辟天地,成为一个独特的史学流派。这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持续最久的史学派别,为中国文化史上所罕见,而其精神更让人敬佩和仰慕。兹简述浙东史学流派发展史如后,因篇幅所限,文中详略不一之处,敬请读者鉴谅。  相似文献   

16.
吕蔚 《唐都学刊》2009,25(5):26-29
长安与洛阳是唐王朝政治文化中心,在唐诗发展史上处于中心地位."安史之乱"中,两京仍是诗人停留和关注的中心地带之一,他们的创作成为这一区域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两京的诗歌创作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一是沦陷时期的诗歌创作;一是收复时期的诗歌创作.这两个阶段的诗歌构成了"安史之乱"中京都诗歌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现阶段的治国方略,是社会主义时期的理想社会.在文化"轴心时期"中西方的政治哲学史中,理想社会也是哲学家们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国的先秦时期和同时期的古希腊作为中西方两大文明的起源,根据各自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分别建构了不同类型的理想社会理论.将这些理论汇总、整理和比较后,汲取其中有益的部分,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发轫于新石器时代,历经商周、两汉、唐宋等几个发展高峰期,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清玉器沿袭唐宋以来世俗化、生活化的风格并加以发扬,日用器增多,且受民间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影响,雕刻题材更为广泛,特别是吉祥图案大为流行,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寄托着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与追求.值此岁末年终之际,特甄选青岛市博物馆收藏明清吉祥玉器精品,通过解读玉器上丰富多彩的吉祥图案和文化意蕴,向读者献上美好的祝福.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哲学史上,本世纪堪称十分特殊的、流派纷呈的时代。这些流派清晰而精确地体现出时代的自我意识,而且对历史与文化发展的逻辑也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如果说经典哲学的特征是忠实于从综合的观点看待传统问题,似乎这些问题应从人生的实际意义中抽象出来,那么当代哲学将人的问题带进了日常生活背景之中,其规范不仅受制于哲学传统,而且受制于生活及现实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最近二十年来,在美国史学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批判流派——“激进学派”。它产生于六十年代“新左派”运动的环境中。“激进”史学受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和社会学各种批判流派(从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到六十年代左倾激进的反文化派)的影响。某些激进史学家甚至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理由是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但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被激进史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