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3月23日(当地时间),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下令对南斯拉夫实施空中打击,使人不由得不想起发生于上世纪的中英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 在此值得研究的是,在中世纪(至少在唐朝以后)曾是世界超级大国的中国,为什么会在近代被打败,而我们又怎样才能赢得明天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24日、25日,北约16个成员国元首将聚会美国首都华盛顿,庆祝该组织成立50周年。届时,他们将主要讨论和决定北约21世纪的新战略构想,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所谓北约“全球化”的战略新概念。所谓北约“全球化”的战略新概念,有两个核心内容:(1)北约可以在其成员国以外地区采取军事干预行动,其中包括对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恐怖活动、民族矛盾的爆发和地区冲突等一切被认为是可能危及北约安全的威胁;(2)北约的军事行动无须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这项新战略比1991年北约首脑罗马会议提出的《北约新的战略概念》又进了一步。当时提…  相似文献   

3.
4月23日—25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在华盛顿举行。虽然由于北约正在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其庆典办得并不十分张扬,但人们并不因此而低估这次会议在北约发展史上的意义。3月16日北约刚刚接纳波兰、匈牙利、捷克三国入盟,使北约的成员国数目增加到19国,再加上23个伙伴关系国,使这次会议成为美国首都华盛顿有史以来外国首脑出席最多的峰会。人们对这次会议的关往,并不权权是因为其出席者队伍的壮观,更因为它为冷战后的北约确定了新的战略。真实这个所谓的新战略并不是什么新友明、新创造,自在冷战刚刚结…  相似文献   

4.
北约的空中打击开始后,米洛舍维奇没有显示出低头的迹象,难民蜂拥般逃离科索沃,奥尔布赖特受到最激烈的人身攻击,一些人对她是否胜任国务卿职务提出质疑。批评者包括五角大楼一些匿名官员,他们指责她的估计失识引志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相似文献   

5.
北约的内向型和外向型发展贯穿于其历史进程的始终,北约军事-政治机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构成了北约内向型发展的主要内容;北约组织规模的扩大及其在冷战格局中的国际干预行为,则成为北约外向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冷战时期,冷战化的意识形态是促成北约对内不断深化其组织机构、对外逐次扩张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以及冷战思维,则成为新历史条件下,支撑北约对外战略、联盟体制改革以及不断东扩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6.
夏子 《今日南国》2011,(6):61-62
3月19日,法国率先出动战机对利比亚实施空中打击,由此拉开了西方国家军事打击利比亚的序幕.法国各界对此反应强烈.当地舆论认为,法国对利比亚态度如此强硬.主要目的在于重振法国外交,维护法国在地中海地区的影响力与利益.  相似文献   

7.
3月19日17时45分,法国率先派战机对利比亚进行空中打击,随后美国和英国相继加入军事打击行列。尽管市场对利比亚事件近来有所消化,但局势的进一步发展可能短期内会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到影响,其中主要是石油价格。  相似文献   

8.
数字国防     
北约在庆祝60周年纪念时,应该考虑一下这个26国联盟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多大程度的发展。既然这些成员国聚集起来是为了保护西欧不受原苏联全面的军事入侵,那么自冷战结束后,达个世界头号军事联盟的基本使命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北约如今“越界”进入阿富汗作战,那么它也必须面临在一种完全不同的无国界领域作战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对国际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9·11”事件就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且,这一冲击还远未结束。对北约而言,其冲击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恐怖主义挑战北约新战略;第二,恐怖战挑战北约的军事理论和军备结构;第三,美国反恐中的“单边主义”行为和扩大化倾向令盟国极为不满.这对北约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酝酿出台与北约职能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是冷战后美国在酝酿北约扩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调整北约军事职能 ,使北约由遏制向沟通与引导方向转变的重大措施。该计划为北约扩大奠定了基础。该计划的鲜明特点是“自我鉴别”和一定程度上的“包容性”。这两个特点使该计划既能够保证北约在欧洲安全中的主导地位 ,又能够使北约得到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前华约国家的普遍接受。与可能引发北俄冲突的北约扩大不同 ,该计划在保障欧洲安全中能够发挥更加稳定性的作用 ,完全可以成为构建欧洲未来安全的基石。美国推动北约实施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最终目的是保证美国继续主导欧洲安全格局 ,保持美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论西欧低地国家与北约的建立及在初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欧低地国家在北约的成立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北约组织的创立、北约军事战略的确立与深化、北约军事—政治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等多个方面,这种作用影响独特而且深远,并且为美英等大国所无法替代。低地国家其政治作用的基础在于其独有的社会文化、地理位置以及地缘政治历史,以及美苏战后冷战斗争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一直在试图转换角色,并进行了一系列适应性调整.这种变化使北约的军事色彩有所减少,政治色彩有所增加.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北约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布拉格峰会旨在打造一个"新北约",即确立新使命、吸纳新成员、发展新能力.北约的发展对国际安全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对北约的认识和对策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3.
美国插手、炒作、导演了科索沃危机,并由此引发出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侵略,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在于美国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意图,即:它是为美国推行其“北约新战略”、“巴尔干战略”和“两翼战略”的军事安排服务的  相似文献   

14.
章一煦 《可乐》2008,(11):2-2
"幻影"号导弹艇最近出名了。它击毁格罗吉亚海军一艘蜂王级导弹艇,打疼了北约,也代表俄罗斯向北约发出一个有力信号:俄罗斯在黑海的军事地位和国家利益不允许任何挑衅。"幻影"号导弹艇属于纳努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与北约东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约是美国主导的西方最主要的政治军事组织.冷战结束后,北约非但没有消失,而且不断对其战略、结构和任务进行调整.不仅如此,为了实现其长远的战略目标,北约先后两次进行东扩.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北约东扩不但使自身的势力范围得以扩大,同时也使美国的势力获得极大拓展,这为美国实现其全球战略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北约从阿富汗撤军和撤军后阿富汗的局势都影响着中亚地区的安全,但它们对中亚各个国家的影响在程度和具体内容上明显不同。面对北约从阿富汗撤军的影响,中亚国家难以通过向阿富汗政府提供有效的军事和政治支持来防范威胁进入,只能更多地向俄罗斯或美国寻求安全保障。与此同时,中亚国家不同的安全战略选择也使北约从阿富汗撤军的影响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24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动空中打击,狂轰滥炸,南斯拉夫到处呈现出战争惨状,数十万难民流离失所。南斯拉夫人民在渴望和平的同时,毫不屈服,他们在米洛舍维奇总统的领导下,“采取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国家”。全世界在关注着这场战争的同时,把目光投向南联盟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 米洛舍维奇是近几年南斯拉夫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是铁托逝世后南斯拉夫的“第一强人”。无论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还是南斯拉夫联邦分裂乃至波黑内战和西方长期封锁制裁,米洛舍维奇都能沉着应付,将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8.
世纪末的北约──职能和战略发生重大转变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王乃成众所周知,西方国家最大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针对以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而建立起来的。它在东西方长期进行的冷战中与苏联东欧的华沙条约组织...  相似文献   

19.
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期间,由于主观、客观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奉行了对美独立外交政策:联合欧洲各国对抗美国,以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毅然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经济上发起对美元的挑战;单独与东方世界接触,以扩大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1997年7月,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接纳波兰、捷克、匈牙利为冷战后北约首批东扩对象国。此后,波、捷、匈3国即开始与北约进行入约的正式谈判。1997年12月,3国与北约签署了加入议定书,并已经3国议会批准。按照北约的法定程序,3国入约需经北约16个成员国议会批准。1998年12月,北约成员国已全部批准东扩议定书,波、捷、匈3国加入北约的大局已定。今年4月北约成立50周年时,也有可能在此之前,这3国将成为北约的正式成员国,北约将扩大到19个成员国。与此同时,北约将最终出台新战略概念,这标志着冷战后的北约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