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 西夏(公元1038——1227年)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强大的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它出于我国古代羌族的一支后裔——党项羌。党项人原来散居在今四川省松潘以西,青海省积石以东,南北数千里广阔的山谷间。那时,党项人以畜牧为生,尚无法令徭役;部落是最高的社会组织,平常各为生业,要打仗和祭天时才聚会。显然仍处于无阶级社会阶段。但从马、猪的喂养和有“室  相似文献   

2.
佛教与儒学,构成西夏文化的两大支柱。而佛教对西夏党项人的影响较之儒学则更为源远流长。史载早在内徙西北以前,党项人就与吐着上层发生过密切的佛教来往。藏传佛教就早已在党项人心中埋下了种子。内迁西北以后,党项复州政权长期沦为中原王朝的著属臣邦,中原儒学对党项人的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党项所居地区及其周围当时已成为佛利密布、佛事兴盛的宗教圣地。此时,党项人接受着儒学和怫学两系文明的双重渗透。西夏建国历一百九十余年,传十主,作为西夏统治思想支柱之一的儒学常常受到挑战,西夏上层也曾有人试图动摇儒学在…  相似文献   

3.
古代民族志     
雄踞西北的党项族党项是我国古代羌族中的一支,早期活动在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一带。公元六世纪,西羌衰微,党项才初露头角。从公元585年党项大首领拓跋宁率领部到旭州(今甘肃临洮县境)归附隋朝开始,党项部落大批内附和内迁。到唐代后期,由于与汉族的经济、文化接触多了,生产力迅速发展,开始产生了阶级,这时党项进入了以家内奴隶制为特征的奴隶社会。唐朝末年,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占领宥州(今陕西靖边东),自称刺史。后又被唐僖宗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辖夏、银、绥、宥四州,并晋爵夏国公,夏州的李(拓跋)氏地方割据政权从此开始。  相似文献   

4.
元代党项人余氏及其后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党项族为主体的西夏王朝,自称“大厦”,正式立国长达一百八十九年,若自政权初创时算起,则更为久远。西夏对我国中古时期的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蒙古兴起后,先后对西夏六次征讨,于公元1227年始将西夏灭亡,此后党项人遂成为蒙、元属民,被列为色目人之一。当时,大部分党项人仍居住在河西地区。由于长期与其它民族杂居相处,密切交往,加之地处边陲,家族传承世系失于记载,年长日久,党项人便湮没于蒙古族、汉族或其它民族中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还有部分党项人在西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历史等因素影响,西夏和吐蕃关系密切,党项人在内迁前就开始接触佛教,并有自己的僧人,党项与吐蕃僧人时常交往。安史之乱爆发,吐蕃加紧对外扩张,占领河西陇右地区,对河西实行近百年的统治,吐蕃崇佛政策对本民族和役属部落都有很大影响,对河西地区佛教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受朗达玛灭佛影响,佛教在藏区沉寂了近百年时间,但在河西地区依然兴盛,毁佛事件未波及到此地。10世纪末佛教在藏地再次兴起,藏传佛教后弘期开始,不同教派陆续形成。这时内迁党项部族也日益强大,11世纪初建立西夏国,双方僧人、佛事交流频繁,西夏境内有大量不同教派吐蕃僧人活动。西夏效仿中原和吐蕃僧人的封号制度,建立了自己较完备的僧人封号体系,任用吐蕃、天竺高僧担任帝师、国师之职,总领全国佛教事务,充任功德司正,并参与佛经的译释和校勘等工作,藏传佛教的大手印和道果等教法对西夏都有一定影响,藏传佛教在西夏得到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古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是指从松散无序的部落联合体状态向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形态的转变。其标志是以礼、乐、刑、兵、律为支柱的封建国家制度体系的形成。由此而论,元昊定制不仅是党项国家正式形成的标志,而且开辟了西夏政权建设的新纪元,它在西夏历史上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西夏与北宋的经贸往来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西夏与北宋的经贸往来及其影响丁柏传公元11世纪前后,地处西北的党项贵族建立的西夏王朝同地处中原的北宋王朝之间,存在着长期重要的经贸联系。这种经贸往来,是夏宋关系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双方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现不揣谫陋试论之,...  相似文献   

8.
西夏是我国北宋时期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政权建立后,治内民族众多,各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对外一方面与辽、宋争立正统,另一方面又有被辽、宋、吐蕃三方夹击的危险。从整体来看,西夏面临着复杂的民族关系问题。作为一个新兴的少数民族政权,党项李氏除了继承前代中原地区传统的民族关系思想之外,又结合自身的民族特性,对当时的民族关系作了新的认识和总结,形成了西夏独特的民族关系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对蒙元统一全国有着借鉴意义,而且在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风尚习俗。对于人类文明进步标志的社会风俗,人们都应该对它探讨和研究。西夏,是公元十一世纪至二十三世纪初,存在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以党项先为主体的地方性民族封建政权,它的社会风俗,如服饰、发式、居住、婚姻、人寿医药、饮食、复仇行为、葬俗,等等,很值得人们去研讨一番。建国以来,研究西夏历史的同志在他们的论  相似文献   

10.
西夏王国是由党项贵族建立的,从夏州政权到西夏立国,经过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祖孙三代人的艰苦创业,政治经济文化均有所发展,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西夏立国二百年中 ,以党项民族为主体的政权 ,集聚了一批汉人 ,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官僚群体。他们在多方面参与了西夏内政外交 ,对推进西夏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夏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重要王朝之一,主体民族为党项羌。该国在灭亡后并没有任何一条关于其人口的记载。由于史料缺乏,迄今为止,在史学界对其人口规模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笔者试从西夏建国前党项及夏州政权的发展和西夏建国初期的军事力量来分析,得出西夏建国时其人口规模大概在200万左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凉州是河西走廊重镇,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自汉辟河西四郡以来,这里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驿站,佛教在这里广泛传播并发展。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党项羌人,西夏统治者信仰并重视发展佛教,并把藏传佛教作为西夏的国教,藏传佛教对党项西夏政权影响深远。凉州藏传佛教是西夏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基础、民族基础和历史渊源。其对西夏及后世佛教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项与西夏的史料就是党项与西夏国发生、发展、消亡过程中的史迹遗存、文字记录和口碑资料。具体地说就是唐、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汉文党项与西夏史料、西夏文文献和考古发现,亦即唐、五代、宋、辽、金士大夫和西夏人书写的党项和西夏史料,是党项和西夏存续期间同时代的人的历史见证,是故其史料性质对于研究党项与西夏而言是第一手资料。而明清时期的汉文西夏专史,从文献整理上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对研究党项与西夏的历史只有学术上的研究参考价值,而不能作为原始史料征引。  相似文献   

15.
北宋时期,西夏归明族帐数量很多,其中有党项的蕃部族帐(包括党项、西夏的职官),也有西夏政权统辖下的其他民族的蕃部族帐,这些归明族帐大多被安置在宋夏沿边地区。考证西夏归明族帐对于研究宋夏关系以及宋夏沿边人口的分布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十二月出版了我校历史系吴天墀同志约二十五万字的学术专著《西夏史稿》。 西夏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包括汉、藏、维、蒙等族合组而成的多民族政权。党项羌人起初居住在今青海(东南部)、甘肃(南  相似文献   

17.
外戚专权是君主专制集权政治体制下经常发生的现象。西夏外戚专权局面的形成,除了一般王朝所共有的条件之外,还与党项的社会发展以及西夏专制集权制度不甚完善有关。没藏、梁、任三大家族相继利用他们攫取的权力,为了他们所代表的小集团的利益而为所欲为,严重损害了西夏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不仅给西夏社会历史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还使西夏与宋、辽、金诸政权的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西夏语同藏语词汇之比较》一文(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中依据西夏《番汉合时掌中珠》的西夏语词的汉字注音,特别是关于人体器官的词汇的汉字注音大多与藏语对应词相同或相近的现象,再加上西夏党项羌早期是青藏高原上的西羌部落的一支,与藏族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关系,因而认为西夏语应当与藏语有密切的关系,且很有可  相似文献   

19.
11世纪,西夏王朝曾雄踞一方,与辽、宋王朝成鼎足之势。然而200多年后,这个神秘王国消失了,其史料和文字逐渐湮灭。遗留下的唯一佛教石刻——“西夏碑”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有人说该碑能换两架美国F16战斗机,有人说它价值连城…… “西夏碑”的由来 1000多年前,在黄河上游生息着一个能征善战的英雄民族党项族。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在中国西北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因它在黄河以西,所以历史学家称之为“西夏”。 立国后,党项上层把佛教作为统治思想之一。为发展佛教,他们大兴土木,  相似文献   

20.
西夏王国建于公元1038年。它的疆域“方两万余里”,包括今天宁夏、陕西、甘肃、青海和内蒙等部分地区。西夏为党项羌族所建立,突厥、吐蕃、回鹘和相当多的汉族人民为西夏的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