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交近攻"是秦国的外交战略,即对不接壤的诸侯国实行怀柔,对邻国则逐步蚕食。一旦吞并隔在中间的邻国,原先不接壤的诸侯国便成了新的邻国,那么原先的"远交"对象就成了新的"近攻"目标。这一战略最终帮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生活中的许多摩擦,正是因为不少人在社会交往中运用"远交近攻"策略所致。许多人与朋友关系疏远时相处融洽,一旦  相似文献   

2.
雷墨 《领导文萃》2015,(6):122-124
中美日三国中,三对双边关系在内容和运行逻辑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历史地看,任何一对双边关系的发展都会给第三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中美日三国外交棋局还存在一个"奇怪"现象:任何一对双边互动都不会在台面上讨论第三方,但这个第三方对  相似文献   

3.
张墨宁 《领导文萃》2014,(4):110-113
正2013年10月24日,中国举行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政治局七常委悉数出席,前所未有的高规格意味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政策已经有了微妙的调整。而将要组建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也被外界认为,中国领导层已经认识到周边安保形势的严峻性,未来可能集中处理中国国家安全最现实的问题——周边邻国关系。对东南亚态度差异化  相似文献   

4.
《领导文萃》2015,(4):135
近年来,无论是大国外交还是周边外交,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韬光养晦"转向了"有所作为"。由中国外交的实际行为及话语来看,从十八大到今天,中国的大外交战略基本形成。新的外交思路就是"两条腿走路"的大外交:一方面是与美、欧、俄等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另一方面是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连接这两个方面外交的则是"周边外交"。这个大外交战略的核心话语就是和平与发展,在维持和平的基础上求发展,在发  相似文献   

5.
何谓"小棒外交"所谓"小棒外交"(small-stick diplomacy),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大棒外交"而言。这一概念认为,在处理领海纠纷等问题上,中国目前正大力依靠海监等民事执法船只来维护国家主权,这种做法既使北京避免被指责为"炮舰外交",又可以向对手施加持续不断的压力,体现出高超的外交智慧。与"小棒外交"一同被提出的、意义相近的说法,还有"非硬实力""黄岩岛模式""被动式果断"等。"小棒外交"的提法最早见诸报端,是在中菲黄岩岛对峙期间。2012年4月23日,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美海军战争学院副教授詹姆斯.霍姆斯和吉原俊井发表《南海的小棒外交》一文。文章称,美国及其东南亚盟友"不应只关注那些占据着新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日本的国家战略思想从冷战时期的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在具体形态上,则从冷战时期美日同盟体制下的非自主性模糊战略逐步转向强调自主外交的清晰战略;在战略理念上日益强调国家利益,进而强调"日美共同价值".以申请"入常"为标志,日本正逐步从地区大国战略向世界大国战略演变.本文从外交战略目标、多边外交战略和双边外交战略三个方面探讨冷战后日本的外交战略选择及其影响这样的外交战略选择的国内政治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8,(50):23-23
12月13日,第三届生活品质全国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央政研室、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国内权威研究机构、高校专家学者就"培育社会复合主体、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主题开展了深  相似文献   

8.
风云人物     
《决策》2013,(1):17
普京的"大国之路""俄罗斯永远是俄罗斯"是普京在国情咨文中的经典语句。2012年1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了新任期首个国情咨文,为俄罗斯勾勒出一条美好可及的"大国之路"。具体而言,"向东边看""向身边看"两大战略布局调整与安全、外交、内政政策上的"三个不变"成为俄罗斯实现复兴的两条主线。首先,"向东边看",全面提升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深度和广度。其次,"向身边看",加速推进与独联体国家间区域一体化建设。最后,坚持"三个不  相似文献   

9.
新视野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新领导集体成员主政以来,内政外交呈现的“新政”气象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肯定、赞赏和拥护。7月14日出版的《中国经营报》发表评论认为,新领导集体的“新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亲民向纵深发展,上升到了“执政为民”的高度。二是注重依法行政和民主决策。三是开放务实,严于治吏,这一点在非典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外交方面,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及其他层面的外交也在全方位推进。报道说,所谓“新政”,指的是处于历史发展新阶段,根据新要求来建设新政府,来适应民众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实…  相似文献   

10.
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履职一年,在外交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务实,锐意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我国同世界各类国家的关系全面、深入推进,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捷报频传,我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影响空前提高,外交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一、在世界舞台的精彩亮相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3年5月26日至6月5日,访问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三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第三次元首会议和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活动,参加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八国峰会前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期间还与美、法、日、印等十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举行了…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宁波已经具备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现实基础."十五"期间宁波现代物流业突飞猛进,成为全市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向,是宁波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对宁波第三方物流现状分析,并从"做大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促进物流企业群形成,提高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推进物流信息的建设,提升物流辐射功能,强化物流中高级人才培养"等6个方面提出发展宁波第三方物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中国第三代外交官中,中国新任外交部部长、前驻美大使李肇星近40年的外交历程是最为丰富多彩的,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第四次亚信峰会上提出积极倡导和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这是中国为全球安全贡献的独特理念与智慧,也是新形势下中国面向未来构建亚洲安全秩序、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从系统论和区域公共产品视角,深刻理解把握亚洲安全观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价值,有助于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和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对于指导新时期外交工作尤其是周边外交实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中国梦",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延续以往外交传统同时又推陈出新、亮点纷呈的外交新格局;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设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总体外交节奏从"韬光养晦"走向"奋发有为"。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新理念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  相似文献   

15.
詹程浩 《经营管理者》2012,(4X):271-271
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高效的物流管理不仅是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增强企业及产品竞争力的需要,而且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本文研究了加快发展我国煤炭物流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煤炭供应链管理、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物流技术以及发展煤炭"绿色"物流和推进煤炭第三方物流等。  相似文献   

16.
<正>核心提示:回顾过去一年中国的外交,既保持了连续性,又有新的突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点:首先,以共赢深化和平发展战略;其次,中美达成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是历史性的突破;第三,重视发展周边关系并提出明确的方针。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在2013年走上了各自的领导岗位,全世界都十分关注中国今后的走向,中国已经来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外交上如何行事,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2013年中国的外交是活跃的,丰富多彩的。中国外交包含四个大方面: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7.
李红梅 《经营管理者》2013,(24):111-111
2013年2月12日,朝鲜成功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的这一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一场政治地震,美日韩等国纷纷强烈表示要加强对朝制裁力度,东北亚安全局势骤然紧张起来。作为朝鲜的邻国中国也积极关注朝核问题的事态发展以及各方的反应。朝核问题事关中国的政治、经济、安全和战略利益,对我国的整体战略布局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具体分析朝核问题中的中国利益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王晓枫 《决策》2015,(Z1):88-89
2014年,中国成功举办两场重要的大型国际会议,在展示中国主场外交实力的同时,"舌尖外交"的魅力也再次引发关注。从亚信峰会家常菜主打的五菜一汤到APEC会议简洁不失庄重的四菜一汤,包括宴会现场表演的片北京烤鸭等特色环节,无不展现中国国宴独特的魅力。法国美食家布里耶·沙瓦朗曾经说:"餐桌上,看得到政治的精髓。"以此反观各国国宴,正是一语中的。外交无小事,饭局大学问。美食外交虽各有千秋,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这舌尖上的美味营造良好的外交氛  相似文献   

19.
<正>"一带一路"的倡议,尤其是"亚投行"建设,凸显了中国外交的转型问题。从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演变的角度来看,中国外交正在进行着历史的"大转型"。那么,如何看待中国外交的转型?"不"外交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我们熟知的中国"不"外交,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到现在也并没有过时。"不干涉""不挑战""不称霸""不带头""不结盟""不附加政治条件""不输出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等,可以列出一个长  相似文献   

20.
有效赢得资方对党建工作的支持是确保外企党建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了外企党建"民间外交"的提出背景后,探讨了"民间外交"在外企党建中的运用与建设路径,提出了""民间外交"助力外企党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