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是一个美丽的早晨,我和妈妈从俄克拉荷马州的农场赶往被称作美国乡村音乐发源地的纳什维尔,准备到唱片公司去试唱。就这样,20岁的我为梦寐以求的理想而踏上了征程。当车开到山坡上时,一片灿烂夺目的紫荆花映入眼帘。然而,我却渐渐不安起来。离向往的乡村音乐之都越近,我就越想拖延这段旅程。一会儿我要求欣赏景色绕道而行,一会儿又要求停下来吃点东西,  相似文献   

2.
正4月20日是周日,被媒体誉为"当代乡村音乐之父"的外国专家、社会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外教马克·力文所著的新作《我的中国故事——东游拾趣》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了新书发布会。一直专注于教书和写歌的老马将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经历记录下来,写成了这本《Stories from my Chinese journey》,中文名叫作《我的中国故事——东游拾趣》。发布会开始前,他接受了腾讯视频的专访,谈到了创  相似文献   

3.
向世界展现我热爱的中国,让世界听到中国之音!这就是马克·力文的"中国梦"。3月14日晚,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国家大剧院流光溢彩,华灯璀璨。"中国梦——纪念周恩来诞辰115周年音乐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新任外交部长王毅、毛泽东女儿李敏、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等观看了精彩的节目。晚会上,美国乡村音乐之父马克·力文演唱了英文歌《淮安的未  相似文献   

4.
他来中国10年,刚来时几乎不懂一句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10年过去,他在中国桃李满天下,先后培养了5名博士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一批青年教师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中国服装科学领域的生力军。他就是加盟武汉纺织大学的国家“外专干人计划”专家、俄罗斯的库茨米切夫·维克多(KuzmichcvVictor)教授。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海外华人作家,他不满足于写自己的小说,还肩负起了传播中国文学的重任;他不愿再看到中国作家在世界文坛上默默无闻,而孜孜不倦地奔波于中美两国,积极策划各种文学交流活动,为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文学。他被誉为“东方文学丝路”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6.
来自瑞典的白瑞楠(Magnus Breidne)曾担任瑞典驻华使馆科技参赞达7年之久,现任瑞典皇家工程院(IVA)副院长。今年61岁的他看起来像40岁,脸上几乎没有皱纹,容光焕发,精力十足。聊起来才知道,他不光是个中国通,更有位相识7年的中国爱人。说他是半个中国人也许有点儿夸张,但对中国和中国人,他无疑极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7.
1982年2月,42岁的松本聪教授来到中国。28年来,松本聪教授以他的热情和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投身于中国的环境治理工作,他的身影活跃在中国的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8.
没有哪个外国人像远山正瑛那样深深地爱着中国的沙漠,他从30年代起就开始想着为中国的沙漠治理做一些事了。那时候他刚从日本京都大学毕业不久,满脑子都是对未来美好的幻想,他作为外务省派到中国的留学生来到了北京,他在美国人办的中文学校学习中文,刚对付着能用中文交流,他就开始在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甘肃进行考察,在那时候,在中国的西部,他第一次看到了中国的沙漠:流沙、沙丘、大漠、沙海、戈壁、荒滩,那巨大的黄色给他的冲击长久地留在了记忆的深处,以至于他在日本山间的温泉旅馆里看到满眼葱绿时,会黯然神伤。远山正…  相似文献   

9.
2007年元月,纽约,著名旅美画家吴毅先生在家中为大家作题为“经冬寒冰犹未尽。满纸洒满傲霜珠”的梅花图,并讲述他的艺术生涯。他说他一生的奋斗就是让中国的水墨画更加绚美,因为中国水墨画远远没有达到它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弘扬中国文化、攀登水墨艺术高峰是他的心愿。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他被人们誉为“洋雷锋”。他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儿童设立助学金,为中国高校的新兴学科尽心尽力,他还真诚地申请加入中国国籍……两年前的一天,潘维廉博士投书《厦门日报》,叙述他当天上街,不慎把二百美金和在中国的永久居留证弄丢了,就在他着急的时候,一对中国夫妇叫住了他,说:你丢的东西在这J[。潘博士写道:“我的钱对他们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他们如数还给了我,而且无论如何不肯接受我的酬谢,甚至连一件小礼物也不收,他们说:‘能帮别人一把,这就够了。”’潘维廉在信中还针对有人对他说“你在美国可以赚…  相似文献   

11.
卓科达,一位叫弗思特·斯特克威尔的美国专家的中国名字。我在中国外文局大楼地的办公室见到他的第一印象是:背阔胸宽、身材魁梧,性格直爽、举止儒雅,尤其是眼镜架下凸起的高高鼻梁,更强化了他是个老外。然而,与他的个头相比,不协调的狭窄办公桌,上面放着几套已磨旧的工具书,以及与几位中国同事挤在一个不大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办公室里共事,他又显得非常的中国化。据单科达先生介绍,尽管他是一个美国人,但他是首先会说中国话,然后才会讲美国话的O1929年,他出生3个月便由当传教士的父母放在一个篮子里带到中国,先是在福…  相似文献   

12.
李炯 《人才瞭望》2008,(12):103-104
凌震文.阿斯利康人力资源副总裁,他与他的团队曾被“ChinaStaff”授予“2006年度最佳人力资源团队奖”。在阿斯利康的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和他的团队以惊人的速度帮助阿斯利康中国招募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保证了阿斯利康在中国的战略布局。事实上,阿斯利康在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培训和人才发展体系。在凌震文看来,培训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于相龙年第一个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有幸采访7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土、哲学博士、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俄罗斯亚非人民团结合作协会会长——季塔连科·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季塔连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的大部分青春年华是在中国度过的他毕生的事业与中国的革命事业息息相关。他的情感他的追求他的成就他的贡献都与东方那个古老的国度——中国分不开。那种溶于。心血嵌入骨髓的浓浓中国情谊,使他把中国看作是他本人和他的国家的永远伙伴并使他自己成为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近四十年他为传播中国文…  相似文献   

14.
本扎把中国当成第二故乡,他爱加蓬也爱中国。在中国,他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武林高手、影视明星、文化交流专家,并且成为小有成就的商人、国际武术联合会官员、加蓬武协主席等多重身份的成功人士。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龙永图在中国入世谈判时曾选过一位秘书。他选的这个秘书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从来不会照顾人。每次龙永图和他出国,都是龙永图走到他房间里说,请你起来,到点了。对于日程安排,他有时甚至不如龙永图清楚,原本9点的活动,他却说9:30,经过核查,十有九次他是错的。但为什么龙永图会选他当秘书呢?因为龙永图是在其谈判最困难的时候选他当秘书的。当时由于谈判的压力大,龙永图的脾气也很大,  相似文献   

16.
不少日本友好人士对中国有着一片赤诚,其中有一位老人名叫八岛继男.他出生在中国,亲身经历了那场战争。战后.他一直致力于中日两国友好。现在,他虽然退休了,但仍以志愿者的名义做中日两国间友好的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市长的摇篮──市长培训中心曾华国,罗艾桦胡剑鹏西装革履,徐徐地走上讲台。当他面对着台下50多名中青年听众时,他的声音有点颤抖。作为1996年中国新闻媒体的风云人物、江苏省张家港市市长,他能坦然地面对中央各级领导,但当他面对着几十个与他同行的市长们...  相似文献   

18.
岁末年初,记者收到很多贺岁卡。其中有一份格外引人注目。上边书写着几行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赞美祖国大好山河的诗句: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状何穷。苍劲有力,落款为法国大使毛磊。我的眼睛顿时为之一亮。毛磊大使记者曾见过几次面,那都是在大型集会活动上。知道他是一个“中国通”,还知道他对中国文化底蕴深厚,但不知他的中国书法是如此之好。于是我要采访他的心情愈加迫切,希望能尽早将他介绍给读者。一生喜爱中国文化临近春节前的一个下午,大使官邸会客厅宽大的落地玻璃窗透进了冬日的暖阳,也挡住了三环路上南来…  相似文献   

19.
顾问听说中国同学会竟敢违背他的旨意,大为恼火,便来到中国同学会的会场,只见会场高朋满座,群情激昂;他又来到中国学生会的会场,那里则是另一番景象,稀稀拉拉,情绪低落: 哪个学生组织具有代表性已不言而喻。顾问自觉没趣,灰溜溜地走了。 在那些火热的日子里,唐敖庆的住处──纽约123街526号的一座学生公寓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他平素宽厚老诚,乐于助人,加之才华出众,有很大的号召力,中国留学生都愿意与他谈心,谈国家的命运,个人的前途。同学们亲切地把他的住处称为“兴隆茶馆”。在唐敖庆的影响下,不少处于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20.
石本正一先生是日本农学博士,他最早向中国传授了地膜覆盖和园艺技术,从1974年起,他把生命最后的20余载奉献给了地膜覆盖在中国的推广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