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济社会     
从国家安全的高度看待粮食安全问题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安全普遍被认为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的王雅鹏认为,“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础,它不仅影响农民收入、人民生活、物价稳定和社会秩序,而且也影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甚至影响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但是,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形势并不乐观,2003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达到550亿公斤,持续的粮食安全机制并未形成,同时,保证粮食安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关注,高度重视,对粮食生产给予必要的保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粮食价格高企的背景下,阿拉伯粮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为各国粮食供应短缺、粮食外贸依存度增加、以及粮价持续走高。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和政治问题。为了确保粮食安全,阿拉伯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联合制定了阿拉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准备走农业一体化道路,但却面临着人口增速过快、自然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地位遭受忽视等多方面挑战。笔者认为,解决阿拉伯粮食安全问题是系统工程,既有技术性因素,也有政策性因素,但关键在于走联合保障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粮食价格高企的背景下,阿拉伯粮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为各国粮食供应短缺、粮食外贸依存度增加、以及粮价持续走高.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和政治问题.为了确保粮食安全,阿拉伯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联合制定了阿拉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准备走农业一体化道路,但却面临着人口增速过快、自然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地位遭受忽视等多方面挑战.笔者认为,解决阿拉伯粮食安全问题是系统工程,既有技术性因素,也有政策性因素,但关键在于走联合保障之路.  相似文献   

4.
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解决13.0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指“国家满足所有人以合理价格对粮食的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并具备抵御各种粮食风险的能力”。粮食安全历来是一国经济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此十分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更加引人注目,“民以食为天”,“无粮则乱”,实现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安全成为我国在经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一、粮食安全形势的历史回…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东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粮食安全现状令人堪忧:一方面,城市化造成耕地资源流失,农业用水偏紧,粮食需求剧增和城市贫困居民粮食获取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粮食安全威胁城市经济稳定,破坏城市政治稳定,助长社会"不公"心理。面对这一问题,中东国家通过加强耕地保护,稳定城乡粮食价格,缩小城乡差距来缓解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海湾国家非传统安全现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海湾国家的非传统安全热点问题涉及人口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经济安全,上述问题不仅关乎海湾国家当前利益,同时影响其长远发展。为此,海湾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海湾国家应进一步调整战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7.
农为邦本,食为政先。粮食安全始终是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百姓安宁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耕地被侵蚀,土壤被污染,种粮利润低,水资源短缺、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人才流失和青黄不接等问题,直接危及粮食安全。深入分析我国近年来粮食安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研究制定针对性、有效性的对策,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粮食安全保障喜中有忧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战胜多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实现"九连增",9年累计增产3177亿斤。我国  相似文献   

8.
李孟雄 《老年人》2014,(4):10-11
正人们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维系着社稷民生和国家的安宁稳定。国家不可一日无粮,老百姓不可一日不吃饭。我国以中央储蓄为核心、地方储备为支柱、社会储备为基础的粮食储备制度,是粮食流通领域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成就,实践说明,中央粮食储备的核心作用是显著的,为抵御国际国内粮食市场波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作为国家粮食储备部  相似文献   

9.
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海湾国家的非传统安全热点问题涉及人口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经济安全,上述问题不仅关乎海湾国家当前利益,同时影响其长远发展。为此,海湾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海湾国家应进一步调整战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
尽管我国粮食的连续5年增产,全球粮食危机对中国粮食市场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国内粮价和农产品市场均保持稳定,但近年来国际粮食危机的升级和粮食战略的意图愈发明显,及国内有关粮食库存情况的担忧、边境地区粮食走私情况的猖獗和国际粮食集团对国内粮食安全的威胁都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世界》2011,(11):61-61
农业部近日公布《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关于国家粮食安全,有关部门一直以来的基调就是“这是农业的头等大事,解决粮食问题要立足国内”。此次规划不例外地开章明义就提到:“解决好13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位,坚持立足国内保障基本自给的方针”,并对此做了数字化的任务分解: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综合生产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是立国之基、经济之本。但是,当前我国农村中的新生代,已经很少有人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这直接造成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隐性流失"。如果长此以往,农业将失去必需的资源投入、人力保障,而且,大批农业劳动力外流到其他领域,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结构失调,引发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甚或治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最终危及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但是,在城市化思潮的影响下,这一现象至今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的中国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生产是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进入了新阶段,但正当我们全体国民充分享受温饱梦的时候,我国粮食问题所潜藏的“安全”危机又悄然而至。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粮食一直处于绝对短缺的状态,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我国的粮食生产出…  相似文献   

14.
保护耕地为我国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耕地身兼食物生产、社会保障、生态景观等多重功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 气候变迁 小岛及沿海国家首当其冲非营利海洋保育组织Oceana今天表示,气候变迁及海洋酸化造成粮食安全问题,小岛及沿海国家首当其冲。海洋保育组织说,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海洋温度升高及水质日益酸化的联合效应下,印度洋葛摩群岛最容易受到冲击。重度倚赖海产作为蛋白质来源的国家可能会面临粮食不安全的问题,牡蛎、蛤蜊及贻贝等贝类特别脆弱。  相似文献   

16.
一、全球化发展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正在发生变化,国家安全的内容日益向非军事领域发展,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的地位不断上升。这种新的国家安全观念的产生,必将使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摆脱传统军事国防观念的束缚,变为全方位的、立体的、开放的国防教育。20多年来我国一直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土地违法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民生之本,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了加强土地管理,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6年,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通过努力,土地违法行为得到一定程度查处,土地市场秩序有所好转。但土地违法行为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在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土地执法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18.
美伊战争是美国对中东国家进行民主改造和“先发制人战略”的试验场,也是美国实现其全球霸权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也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能源格局,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缘安全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耕地红线,概括地说就是要确保全国18亿亩的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否则,就有可能发生粮食安全问题,威胁到社会大局稳定,这是中央根据我国的国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才能守住这条红线,笔者结合多年的执法经验分析,认为严格执法当为首要。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人多地少,粮食问题一直是影响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基本农田的划定和保护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文中分析了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内涵,并且以重庆市为例阐述了基本农田保护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