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南文化变迁中人的社会行为取向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性格与社会行为是社会化或文化濡化的结果 ,因此文化变迁会引起人的社会行为取向上的变化 ,同时从分析社会行为取向的特点及其演变出发来考察文化变迁是文化变迁研究中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正是通过对苏南人的社会行为取向的研究来考察苏南文化变迁。在传统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中 ,家庭、权威和关系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本文分析了它们在苏南人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并在此基础上对苏南地区的文化变迁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对于从事外国文学比较研究,特别是译本比较研究,探讨译本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比较了在我国较有影响、分别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两部《简·爱》中译本,目的在于揭示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如何作用于译者对词汇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李庆云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6):136-137
文学翻译是翻译中一个主要的门类和研究方向。许许多多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家就文学翻译的性质、标准、方法、技巧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然而 ,在涉及翻译活动的主体即译者时 ,却谈的很少。我们知道 ,翻译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包括两个层面 :一方面是语言层面 ;另一层面是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活动层面。我们在研究翻译时 ,通常注重的是译者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驾驭能力 ,却很少把译者的心理活动纳入他们的研究视角。本文是以普通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为理论依据 ,从译者的心理视角来研究文学翻译 ,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并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分析 ,从而揭示其中的规律 ,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应用翻译具有不同于文学翻译的鲜明特点,容易导致译者主导。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可以用来从结构、资源、规范和动态四个维度对应用翻译网络中译者主导的形成进行形象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平衡理论的相互性原则和传递性原则来对整个应用翻译网络进行改善,以监控译者的活动并促进著、译、读者之间的沟通协调,从而共同提高应用翻译中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后殖民语境下,文化译者面临着双重身份的困惑:一方面,译者在文化翻译中如果只诉诸本土策略,则有悖于其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架桥目的;另一方面,译者往往面临着被异化的危险,成为他者发出异质声音的传声筒.本文从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视域出发,探讨后殖民语境中文化翻译的诸多表征和译者定位的艰巨性及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7.
试析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语码转换,也是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意识形态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译者从选材到翻译策略的运用无时不受到意识形态的操控。这种操控有时是无形的、隐蔽的;有时却是显山露水,通篇译作流露出意识形态的痕迹。本文从选材和翻译策略方面就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风险社会"是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与人类在这个时代中的生活状态,也是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作为时代背景,它宣告了社会生活中不确定性的急剧增长,作为理论视角,它要求我们进行思维变革,将理论思考的重心落在内含着不确定性的行为上。在所有社会行为中,政府行为也就是行政人员的行为对于社会整体有着最为直接也最为广泛的影响。在工业社会,官僚制组织通过维护组织环境的确定性来降低行政人员行为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具有确定性的组织环境中,行政人员形成了"价值中立"的、服从式的行为取向。风险社会的出现将官僚制组织卷入到了不确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对行政人员的行为取向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要求行政人员自觉承担起决策的责任,进而通过对这种责任的承担来化解风险;另一方面,它又诱使行政人员采取投机行为,从而加深人们在风险社会中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势必要在影响行政人员的主观因素上作出选择,赋予行政人员的道德以更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翻译伦理思想中的"忠实伦理"和"译者道德责任伦理"既相互牵制,又相互融合。二者直接介入翻译过程,影响译者的语言选择,影响的结果分别表现为译本语言层面上的"忠实"和"叛逆"。随着后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译者的翻译思维和翻译方法趋向多元化,译者行为与翻译伦理之间的摩擦和碰撞更为频繁激烈。鉴于译入语文化语境的复杂性,译者在遵循传统的翻译伦理思想的同时,还应用当前社会主体认可的"价值观"来规范译者的行为,以顺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这是翻译活动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采取的文化生存战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民初文化语境为视角,从译者的意识形态出发,结合周瘦鹃的翻译实践说明特定时代文化语境是如何作用于译者翻译实践活动的。 相似文献
11.
译者主体性与影视片名的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翻译是一种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 ,而不是一种以文本形式出现的静态的终端产品。影视片名的翻译既不能无视译者的主体性而束手束脚 ,而又不能无限夸大译者的能动性而背离原本。译者在行使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权力的同时 ,面临着包括翻译动机、社会特点、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在内的翻译情景的制约 ,他应该采取变通办法使译文尽量为译入语规范所接受 ,并尽量做到准确、生动、传神 ,避免诸多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新词语的文化价值取向及文化行为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的网络新词语折射出崇尚自主创新、力行互惠、力求简约、推崇权力、推重平民及信奉"拿来"主义等文化价值取向,体现出超越传统的多元的工作方式、衣食住行、休闲方式、学习方式、商业模式及政治行为.因其主体受西方文化的牵引,中国网络文化已与西方文化部分同质. 相似文献
13.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非消极地、机械地转换、传达或者反映信息,而是处于能动地位,并以读者、研究者、作者、改写者、创造者、征服者、调解者、代言者等多种角色的出现。本文探究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能动性以及其扮演的多重角色。 相似文献
14.
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社会文化——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在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研究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就必须要研究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社会文化的互动,因为文学是社会文化这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文学的互动离不开文化的参与.中国本土社会文化不仅积极参与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交流,而且还构成了二者互动交流的主要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5.
当代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颠覆了原作与译作的等级关系,为译者带来了解放的福音,使译者有了充分展现其创造性才能的开放性空间。译者的历史意识、译者的文化意识以及译者的读者意识都指向了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说明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容忽视的,而体现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和谐统一的译者主体性才是译者应有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佛经翻译在历史上曾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概言之,在哲学方面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逻辑理性、宋明理学中的心性概念和中国哲学的思辨精神等都曾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艺术方面,对中国的建筑、雕塑、绘画、音乐、书法等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促进作用;在文学语言方面也有着巨大而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唐健禾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0-64
没有文化的支撑,则没有翻译行为的真正运行与实质性实施,而不同的国家的民族活动多样性与观念的多元化使其文化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多样性,通过翻译行为的实施去缩小差异,达成语言间的妥协。奈达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五个方面归纳出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实则为两种语言转换时必定碰到的文化障碍,这种文化障碍在翻译行为的实施中则可视为文化限制。翻译行为的文化创造可在归化策略(转换法)、异化策略(直译法)、文化调停策略(意译法)、译注法、音译法、转换与重写法这6种方法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8.
19.
文化震荡与军人心理行为取向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社会文化模式的急剧变化对包括军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猛烈的冲击和震荡,形成文化震荡.就军人而言,文化震荡使得军人对其角色的认知、行为目标的选择和人格的取向都发生了变化.通过文化手段调试文化震荡对军人心理行为取向的影响是解决目前军人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