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拉 《东西南北》2010,(3):55-55
她比他大整整6岁,他读高二时,便向大三的她求爱。她不是不喜欢他,只因他还太小,她只肯做他的姐姐。他对她说,你等我6年,4年上大学,2年服兵役,然后我就同你结婚。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有很小的公寓,有一个你这样的太太,然后我赚钱养活你。她淡淡地说,6年,时间太长了,什么都会变的。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具有很多共性。她们都情欲旺盛,却都遭遇了不幸的婚姻,感情受到压抑,以至于性格扭曲,做出了种种不合常理的事情。不同的是,张爱玲在描写曹七巧种种"恶"的同时,还描写了她独自一人时的垂泪,而赵树理只看到了三仙姑的"恶"以及在这"恶"的背后三仙姑的脸红。可以说,张爱玲对曹七巧流泪的描写,说明作者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赵树理对三仙姑脸红的描写,只能说明赵树理对三仙姑仅是远远围观,尚未进入三仙姑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三仙姑的塑造反映了赵树理伦理本位的中国传统思想,对曹七巧垂泪的描写则体现了张爱玲对个体生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运海红 《社科纵横》2006,21(1):96-97
张爱玲的《金锁记》没有依时间顺序讲述曹七巧的一生,而是从中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场景详加描写,用追述的方法补充故事发生的背景,用省略的方法把场景联系起来,从而扩大了文本包含的容量,扩展了小说的写作空间,增强了故事的跳跃性,增加了小说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冰心和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长河上的两道美丽的风景,是影响深远、成果丰实的两位令人钦敬的女作家。冰心的名字是众所周知的,而对于“文革”以后的青年来说,由于许多复杂的原因,张爱玲却是陌生的。但是在海外,张爱玲却是享誉颇高的一位女作家,著名文学史家夏志清...  相似文献   

5.
身份符号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似乎就需要各种证件来确认自己的身份.于是,领取各类证件便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人的一生,不知要有多少大大小小的证件为生命添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文坛除了左翼小说的活跃、繁盛外,还有与其形成鼎足之势的海派小说。这个这文学流派中,40年代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在这批"小姐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张爱玲和施济美。张爱玲的小说更多表现的是人生的无奈,任何诗意的东西在张爱玲这里都是荡然无存的。而施济美的小说却始终保持着对理想、爱情、信念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魏雯 《今日辽宁》2013,(2):56-58
张爱玲说,一座城的倾倒,成全了两个人私心。而有时候,一座城的出名,也可以因为一个人,兴城如是。孩童时期知道袁崇焕,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所谓民族英雄,便应如此。而偶然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这个名字,却是因了一次海滨之旅。游海的间隙,听说小城中有座古城,晨起前往一探,却发现内中大有玄机。兴城古名宁远,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当年的宁远城城高3丈,次年,增建外城周围9里又124步,且与内城齐高。外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2):159-165
上世纪80年代,文学界对张爱玲文学作品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到90年代,张爱玲的翻译家身份得到认同和重视,随之而起的张爱玲翻译研究也进入学术界视野。她的成名作《金锁记》历经翻译、改写,现存四个版本,是翻译学界的独特现象。在翻译界,语言学文体学已经和翻译实践与翻译批评相结合,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当中应用广泛。本文将选取从《金锁记》到其自译本"The Golden Cangue"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Leech和Short的语言学及文体学衡量标准,分析在语音和词汇两个层面两个版本前景化的风格表达。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张爱玲译文的优点和弱点。即使译文中有不到之处,张爱玲依然是翻译《金锁记》的很好译者。同时,本研究也在语言学文体学应用于翻译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文学风格深受其个人主义人生观的影响.由于对个人主义的狭隘化认知,人们在理解和评论张爱玲的时候习惯于将其冷血化.其实张爱玲的创作在很多方面都表现了她作为个人主义者的温情.如何理解张爱玲式的个人主义温情,对我们把握个人主义之于作家的意义,以及如何评判非主流、个人化写作,都将有很大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0.
当月热读     
《小团园》(张爱玲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张爱玲遗作,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张爱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现实人物,于此处实现了历史的团圆。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多复杂的情结。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璀璨过的,以她的作品实力向读者展示了其天才的女作家,她的成功与出名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作家柯灵先生曾这样评价她:“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只要不反对他们,有点文学艺术粉饰太平,求之不得,给他们点什么,当然是毫不计较的。天高皇帝远,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柯灵先生的概述,使我们对张爱玲成名的社会背景有了粗浅的了解,然而,更能引起读者惊诧的却是张爱玲那颇具传…  相似文献   

12.
王文霞 《社科纵横》2005,20(2):164-165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是西方悲剧理论的奠基与经典之作,而张爱玲的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中悲剧感很强的小说,二者有没有相通之处呢?本文试从悲剧人物、悲剧冲突、悲剧效果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张茂渊为人所知通常都是因为她是张爱玲的姑姑,在张爱玲的文字中,姑姑是个不善与人交往,为人颇为寡淡但又非常睿智的人。让张爱玲也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个看起来寡淡孤傲到高冷的姑姑,为了爱情,竟然苦等52年。《姑妈语录》里的那个女人熟悉张爱玲的人都知道,她性格中的一部分清冷,是受她的姑姑张茂渊影响。张爱玲曾与张茂渊在上海同住十年,在她眼中,姑姑是一个不善与人交往,为人颇为寡淡的人。她写了一篇《姑姑语录》,当中所记录的大略可以勾勒出张茂渊的影子:她有过一个年老唠叨的朋友,现在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的散文大都属于随笔(也称絮语散文)。随笔这一以夹叙夹议为主要特点的散文样式在五四以后十分流行。它特别注重作家独特的感悟,因此是最具个性特点的文体。张爱玲的随笔既非周作人随笔的平和淡雅,也无林语堂的幽默闲适,更没有梁实秋的雍容和冲淡。她的随笔,综合了小说化散文的细腻,思辨散文的敏锐,杂文的含蓄而犀利。文字上又有近平诗化散文的精美和凝炼。所以,很有它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想就张爱玲在四十年代创作高峰期的散文作品谈谈它的创作基调。任何作品的创作基调总是与作家特定的心态和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这个被小资们尊称为"祖师奶奶"的女人,1995年9月8日在美国洛杉矶逝世,这位沉没了多年的作家一夜间又浮上水面来,她的逝世使她的名字在文坛上再一次复苏,而且是前所未有的轰动.自她逝世14年来."张爱玲热"绵延到了21世纪,从来没有冷却过,<同学少年都不贱>,<郁金香>,<色·戒>.<倾城之恋>等一部部新发掘出来的作品和被大导演改编的影视作品为"张爱玲热"推波助澜.她的作品屡屡再版,汤唯、陈数、吴倩莲、林心如等女明星,都是通过她的同名影视作品而走红的.  相似文献   

16.
于溟跃 《学术交流》2012,(5):182-184
作为旷世不衰的文学经典,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富有丰赡的思想意蕴。其主要魅力在于:作者以女性天才般的睿智而悲悯之心,俯视浮华仓促而危机深重的乱离人世,为我们描绘了传统与现代碰撞交汇中的沪港两地旷男怨女苍凉的生存图景,在洞穿文明底蕴的书写中,将对人性的局限与无奈、人世的艰辛与荒谬的挖掘和剖析达到了极致,形成了充满独特体验和风格的文学世界。《传奇》的深刻意蕴再一次证明了它的"传奇性"是名副其实的,张爱玲在文坛上也是不可重复的。  相似文献   

17.
要把握张爱玲小说的艺术基调,不能不注意山河图书公司1946年11月出版的张爱玲小说集《传奇》的封面,画面是一张晚清仕女图:一个女人幽幽地坐在桌边摆弄着骨牌,旁边坐着一个手抱孩子的奶妈,这是恬静的家常一幕。可是栏杆外却很突兀地现出了一个头部蒙着一块布的、比例极大的人形,好奇地向里窥视着。这个封面是张爱玲请她的好友炎樱设计的,她非常喜欢,“如果这画面有使人感到不安的地方,那也正是我非常希望造成的气氛”①。这是一种怎样令人不安的气氛呢?我想,用神秘而苍凉是能够加以概括的。窗子里的女人是张爱玲所迷恋的那…  相似文献   

18.
消磨数声里     
正作者从晓窗外的数声鸡啼,联想到整个历史长河中,人人都在鸡声中流逝而去。年轻人精力充沛,往往直到鸡鸣时才肯入睡;而老年人,年迈力衰,早早便躺下,又兼睡眠减少,鸡刚一叫唤就起来了。可见,千秋万代的人,都把宝贵的一生,消磨在这数声鸡鸣之中。当然,其间也有巨大的区别,有的闻鸡起舞,激扬奋发,从而立下不世之功;有的蹉跎岁月,壮志消沉,结果落拓终生,一事无成。诗虽短小,容量却很大,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思索空间。比如,我就想到:早在两千多年前,鸡声就和远古先民的早起紧相  相似文献   

19.
许培春 《社科纵横》2004,(4):113-114
文章从文学写作的角度分析了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即古今结合、中西杂揉 ,融古典于现代之中 ,由此呈现出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旁观者心态与张爱玲小说的叙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求是学刊》2006,33(1):118-121
中国文学史对张爱玲一直有某些误解,其中之一就是张爱玲的“冷眼旁观”。她这种貌似清高的创作姿态,给很多读者留下了冷漠薄情的印象。事实上,张爱玲是个“外冷内热”的人,这也正是她的旁观者心态的本质。了解她的旁观者心态的表现与动因对于她的叙事策略研究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她的创作在人性、历史、哲学等方面达到的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