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来春  许明 《学术界》2007,1(6):18-23
文化经济学是以文化生产活动中的微观和宏观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和视角深入分析和研究文化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其分析框架应以文化资源配置角度为起点,从微观、中观、宏观乃至全球层面层层展开其研究内容.同时,文化经济学研究应始终注意文化的"经济性"和"文化性"这一对与生俱来的深刻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主体。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对先行学术、思想、文化的重新估定。为中国构建一个新的知识系统,一个新的范畴、概念、词语乃至范式体系,给中国的救亡图存,给中华文明的转型,给中华民族的复兴,给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方案。社会科学家则是中国社会科学诞生与发展的直接承担者。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也是社会科学家队伍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核伦理学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开发利用的特殊性及其深入社会生活的广泛性,为核伦理学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和需要,而传统核伦理学局限在核武器相关伦理的研究,其理论体系及构成内容已不能满足和反映核开发利用的现实和需要。因此,拓宽核伦理的研究领域,构建一门囊括核开发利用领域道德现象的新的核伦理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在提出核资源、核威慑、核毁灭、核开发、核利用、核伦理、人道、和平等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分析论证了核伦理学的立论依据、研究价值、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建设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包括和谐文化建设。本文着重探讨了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现代特征。分析了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当前文化矛盾的主要表现及对和谐社会的影响。阐述了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必须把握的重点。同时提出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培育和谐社会的文化理念,着力构建健康向上,协调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文化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全面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和当代中国社会实际的基础上,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坚持和运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与探索的经验总结,更是对我国社会整体转型期"三个重叠"时代特征的把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关于文言小说的理论论述言皆琐碎,尚缺系统梳理与总结。本文在文言小说本质的理论——文言小说的观念和体制特征;文言小说创作的理论——文言小说传录与休闲、摭实与虚构的关系;文言小说价值的理论——文言小说的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三个方面置喙述及,并见文言小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生态报告文学创作包括两个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环保型”创作;二是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的“生态型”创作。新时期以来的生态报告文学创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最主要、最明显的有三个方面:在作家的生态理念上,人类中心主义依然存在;在揭示各种生态问题上,展示现象有余而挖掘根源不足;在艺术表现上,生态审美的能力和水准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建构一种为当代社会群体所需要和普遍认同的、富有时代感的,既反映人类共同理想,又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伦理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价值观应当包括:“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生态观;尊重个人、集体至上的群己观;义利并重、以义取利的谋利观;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执政观: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修养观。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伦理是人们对物联网社会的伦理认识和实践精神,并在这种认识和实践中提炼而成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及因此而产生的道德评价机制。物联网伦理内涵包含"物联网的伦理"和"伦理的物联网"两个方面。"属人性"是物联网伦理得以成立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物联网社会面临的诸多社会伦理问题要求加强物联网道德立法,从内在价值观和外在约束体系两个层面进行伦理规制。  相似文献   

10.
深入探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科内涵、研究对象,划清学科边界,明确学科研究内容,对学科研究的重大问题、学科建设的原则和方法、学科研究史以及人才队伍建设与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无论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是对进一步加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建设,都具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屈原对陆游思想上的影响,主要在于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及爱国者的为人品格.屈原和陆游,两人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完全一致,有着传承关系;屈原有"美政"理想,陆游也根据当时社会时势提出"美政"理想,其中的很多思想、精神一脉传承;陆游为实现"美政"理想,如同屈原一样,也作了终生的不懈追求,表现出一个爱国主义者的高尚人格.屈原在诗作中以真挚高尚的情感抒写出"真我"、"真生活"的精神和淋漓尽致地揭露、抨击时弊的精神,对陆游也有直接影响,陆游进而提出"诗家三昧"的概念和"诗外功夫"、"经世致用"的主张,并身体力行,对当时、后世的诗文创作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帻峰和九子山.千年古镇“陵阳”,就在九华山脚下.楚顷襄王在位时,屈原曾流放陵阳,走的是以水路为主的流放路径.“当陵阳之焉至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此“陵阳”为地名,位于今池州青阳.屈原流放陵阳时创作了《哀郢》《远游》和《招魂》等诗篇,对陵阳山道家思想的形成、贵池傩文化的发展等,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盛唐文学的自觉,是词体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盛唐诗坛对于诗歌中情爱题材的回避,为词体形式出现在情爱题材上提出了需要。盛唐对于初唐宫廷诗和宫廷应制方式的批判,客观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宫廷文学形式出现的要求。王维与李白虽然同为盛唐文学自觉的旗帜,但王维更为代表正统的士大夫集团,而李白天宝初年的宫廷供奉生活,则成为了李白写作宫廷应制词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吴卫华 《云梦学刊》2006,27(5):40-43
历史意识对历史叙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正是由于历史意识的匮乏而使得当下不少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走向了误区。长篇电视连续剧《屈原》的审美追求负载着强烈的历史意识,这既表现在电视剧的主题内涵与人们的生命状态、生命体验的高等契合,也反映在历史叙事的艺术形式追求和当代审美理想的一致性上。文本的话语精神彰显出了当代的价值判断、历史思维和审美意识,为历史剧创作留下了诸多的艺术启示。  相似文献   

15.
陆岩军 《兰州学刊》2013,(12):58-63,131
元杂剧元刊本与明本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元刊本与明抄本的比较分析,揭示二者在说白、曲词、体制上的差异,并从元杂剧的创作、演出、观众的欣赏趣味、元明时期的发展演变及版本流传的角度分析造成此种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屈原与金时习分别是中国和韩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两人虽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 ,但他们都处于各自国家最黑暗的时代 ,都有高洁的人格。屈原楚骚“惊采绝艳 ,难与能比” ,而金时习崇屈学骚 ,自铸伟辞 ,其学骚之作是历史上中韩文化有机交融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蔡振雄 《阴山学刊》2003,16(5):27-31
李白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个人气质、旨趣、性格决定他只能成为诗人,而无法造就成一位有治才的政治家。他的一生不止在政治上充满悲剧色彩,诗歌同样是悲怆雄浑的,失意悲愤应是李白诗歌的主旋律,豪放飘逸是其诗歌次要风格。  相似文献   

18.
关于屈原的悲剧原因,前人已经做了很多探讨。如果从屈原的自身素质、情商、政治才能三方面来看,楚王的不信任和上官大夫、令尹子兰挑拨离间,导致君臣矛盾层层加深,事功不成,是屈原悲剧人生的外因;而屈原的内向型性格和平庸低下的情商,和他缺乏政治家的策略和果敢的自身素质,则是屈原悲剧人生的内因。  相似文献   

19.
毛庆 《江汉论坛》2004,(12):90-93
屈原的生死观是彻底积极的。他以最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事业、对待理想,对待一切,连对死亡的态度也是积极的。他的生死观的基础是情感,是爱———对生活的热爱、对民族和人民的挚爱、对美的至爱。就现实生活而言,就民族生存而论,儒家、道家、屈原的三种生死观念都是不可缺少的。儒家的殉道,主要是理性的判断,是在死亡迫近、道义与死亡二者不可得兼时的一种被动选择;道家则视维护自然生命为天责,坚决反对为功名利禄而戕害生命;屈原则要将死亡掌握在自己手里,让死亡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与儒家、道家相比,屈原未能在日常生活中为个人提供深刻实用的生存智慧,但他建构了彻底积极的生死观,将崇高的道德理想的价值追求与个体炽热的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继承了上古神话的传统,突破了自然对生死的规定性,实现了精神与意志的永恒,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20.
敦煌变文盛行于唐代,它的流行对中唐元白平易诗风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可从一些典籍的记载得到印证.敦煌变文与元白平易诗风在句式、风格、语言、运用的手法等方面都有内在的一致性,元白平易诗风的兴起体现了从传统到世俗的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