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哪些思想依然保持着活力?名目繁多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流派与马克思的著作之间关系如何?马克思的著作与上世纪完全不能预料到的结构和过程的变化所造成的十分复杂的新的社会现实的关系如何?马克思的思想与当代科学成果相吻合吗?当代革命进程具有哪些形式?马克思主义真象西方某些批评家所坚持的那样,是我们时代的“神话”吗?所有这一切问题越来越迫切地在世界各国的政治集团、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队伍中提出来,是因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和对马克思的创作的认识正在经历一个重新评价和批判地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把握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有力的精神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3.
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兴起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的西方现代化理论是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它明显存在着殖民主义时代的痕迹和脱离科学技术进步的很大局限性,因而受到后起的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与后现代理论的尖锐批评。但西方现代化理论并未就此消失;在新的历史时代,它正视科学技术革命给世界带来的深刻变化,因而处于新的重建之中。  相似文献   

4.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论述是非常深刻的,因为理论要想指导实践就必须不断地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中国和世界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表现形态也确证着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当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就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5.
面对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和我国改革、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我们的哲学研究如何突破?我们的哲学内容如何现代化?近一两年来,许多哲学工作者都在进行着认真的探索,并逐步发表了一些成果。在这当中,张尚仁同志撰著的《认识论与决策科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张著”)一书就是较为引人瞩目的。一“张著”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就是在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用于决策的过程中,在认识论与决策科  相似文献   

6.
当代分崩离析的哲学世界正孕育着一场新的综合。同以往任何一次哲学革命的到来一样,面临着这场新的综合,哲学的功能这个元哲学(meta-phylosophy)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无疑,哲学功能问题的解决,将预示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新的形态。 20世纪的哲学世界是一幅四 分五裂的图景,从中可以看到一条最深的鸿沟把科学与人分裂开来,这就是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对立。 当代科学主义思潮以实证主义、马赫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和科学哲学等为代表。这些哲学流派都把科学知识、逻辑、语言、科学结构和科学发展规律等作为关注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现代无产阶级科学的完整的世界观,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研究世界,改造世界的先进的方法论。列宁,忠实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成功地运用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改变了整个世  相似文献   

8.
当今,以微处理机和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这场革命正越来越深入到社会领域,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与社会生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反映着社会生活种种发展变化的社会学也同样经受着一场严峻的考验。马克思主义在研究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时从来是放在历史的基础上,“这就是说不仅要解释过去,而且要大胆预察未来,并勇敢地从事实际活动以实现未来”。(《列宁全集》第21卷第52—53页)因此,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必须而且能够科学地回答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预测功能,对于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里提出了两条重要的原则,一条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条是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而关键在于二者的“结合”,只有“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来。六十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征程中,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功,也发生过令人痛心的失误,诚如小平同志所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成功和失误教育了我们,懂得了“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总结过去,面对现实,放眼未来,当前我们面临着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迫切任务。为此,本刊从这期起,专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栏目,希望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探讨。诸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反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历史的、现实的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世界新的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流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研究;如何正确理解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等,都望学界同仁提供研究成果,共同把此栏目办好。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社会民主党正经历着适应崭新条件的危机。文明首先是人类生存、寻求人类继续存在的形式、生态安全、世界经济秩序等的全球性问题大大激化了。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内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的危机过程、科学技术革命和工艺改造产生生产关系中新的矛盾,改变着劳动的性质和内容,使得一系列问题,诸如与劳动者社会状况有关的新老问题都激化了。其实,就象其他左派一样,社  相似文献   

11.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科学已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使之日臻完美的基础。科学正直接和间接日益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与自然界、与社会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当代科学正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独特的“震源”,对人们认识周围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那么在这一新形势下,哲学又起着什么作用呢?在这个科学技术革命的时代,哲学对于个人的、以及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变得越来越小吗?  相似文献   

12.
未来发展与社会伦理责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例如生态危机、能源短缺和资源过度消耗以及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些问题在世界各国的未来研究中反映得最为明显。尽管各国学者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存在着悲观和乐观的意见分歧,但是都认为应该制定正确的科技政策,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以应付未来的发展和演变。因此,在科学技术革命时代,如何迅速而正确地制定科学决策,越来越感到重要和迫切了。拿生态危机来说,目前很多国家环境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其中水系的污染就是一个方面。例如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五大湖(密执安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吴艳梅  徐映奇 《探求》2004,6(3):60-63
毛泽东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发展尖端科技、向外国学习和培养科技人才等科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伴随新的科技革命浪潮,邓小平秉承毛泽东的科技思想,把握时代脉搏,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阐发了一系列极其精彩、极富时代特色的科技发展思想,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理论。  相似文献   

14.
从收音机、电视到微电脑,从汽车、直升飞机到空间站,从脱氧核糖核酸的被发现到试管婴儿的诞生——如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多少前人的幻想变成现实,使多少前人的夙愿得以实现.科技革命的浪潮正迅疾而猛烈地冲击着人类社会,冲击着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这场革命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今日西方世界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也造成了许多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近年来,安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论断,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在充分肯定和一再重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于1988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和论断。这是他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而得出来的新结论。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而且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毫无疑问,它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是关于人的发展问题,这是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双重后果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了人的创造能力,使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人们的主体价值意识的觉醒,促使人们对其发展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给人类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生态、能源、环境、人口等极不适应人类发展的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除此之外,诸如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问题,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同步发展问题,民族“失魂”状态的问题,都十分尖锐地摆在了人类社会生…  相似文献   

17.
人生,历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形势下,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如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和世界最新科学知识认识人生,实现人生科学化,这是时代对人生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生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何林 《求是学刊》2016,(2):32-38
生态文明问题是当代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戴维·佩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在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行深刻反思的过程中,围绕着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与科学技术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佩珀的科学技术观的利弊得失的分析和阐释,对于我国以科技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科技观初探刘春杰,赵明全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漫长历程中,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和研究科学技术的各种问题,逐步形成了他的完整的科学技术观点。毛泽东的科技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社会改造和科学技术革命——这是异常活跃的、飞速发展的现代历史过程的两个相互密切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方面。只有把社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两者统一地加以考察,才能正确地理解两者的最深刻的特点。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社会生产发展中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今天正是由于科学技术革命而特别剧烈和活跃。科学技术革命过程的发展在决定性的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