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刑事政策的法源范围广阔,整体可以分为制定法源和非制定法源,刑事政策则是非制定法源中的重要一部分.基于将刑事政策作为刑法裁判规范之非制定法源这一研究视角的需要,可以将刑事政策分为作为公共政策范畴的"刑事政策"、作为特定领域政策的"刑事政策"和作为刑事法律规范的"刑事政策".在法治社会中,刑事政策通过其刑法化对刑事案件的裁决过程产生影响.其路径只有两条:转化为法律或者在法律内运作.刑事政策转化为法律,可以通过主动地刑法创制的立法过程完成;刑事政策在法律内运作只能通过被动"刑法化"的司法过程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德国,除了联邦宪法法院的判例具有正式拘束力外,包括诸“最高法院”判例在内的所有其他判例都只具有非正式拘束力。对于其他判例非正式拘束力的理解,德国学界虽存在着效力渊源说、认知渊源说与效力-认知渊源说之别,但都认同判例的拘束力并非绝对,只是要求法官在无法提出更强理由的时候,负有尊重它们的义务。德国判例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分量,其中持续性判例与代表性案件具有特殊分量。同时,判例对法院、立法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律师和普通公民等不同主体呈现出不同的拘束方式。德国学界关于德国判例之法源地位的讨论为我国判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民法总则》第10条在学界引起了对于我国法源位阶体系的争议,在司法实践中,涉及该条文的案例"上诉率"也较高,其原因是对于该条文建立的法源位阶体系理解上的偏差。该条文可以通过法释义学解释将原则、法理等纳入其中,但本质上仍是确立了我国二位阶的法源体系,而在判决文书中,一些涉及到已通过法条明确的法律原则,应当直接引用,对于一般性法律原则和习惯等,才需要通过引用《民法总则》第10条进行裁判。  相似文献   

4.
侯菊英 《中州学刊》2006,(5):113-115
司法解释是我国目前数量最多且作为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重要依据的法律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存在着地位过高、主体复杂、形式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只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司法解释的质量,确保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司法解释权的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解释制度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法律解释制度 ,但是我国现行的司法解释主体存在着不合理之处。本文在对司法解释的界定的基础上 ,详细论述了司法解释权的理想归属和我国司法解释权的合理归属。  相似文献   

6.
苏永生 《青海社会科学》2003,(6):111-113,120
法律自从产生之日起 ,就与权威结下了不解之缘 ,法律是权威的象征。自从实证科学诞生以来 ,法律的权威性一度被其真理性削弱 ,乃至在当今崇尚“格物至知”的科学时代 ,人们普遍认为真理性是法律最主要的支撑点。然而 ,事实证明 ,真理性并非解决所有法律问题的灵丹妙药 ,我们不得不在探究法律的真理性的同时 ,将目光转向其权威性。在权威与真理之间 ,应当依重权威 ,但这并非否定真理对权威的生成意义 ,司法解释亦不例外。从性质上说 ,司法过程就是对法律的解释过程 ,司法解释的价值在于推动司法过程 ,最终实现司法公正。而司法解释价值之实现…  相似文献   

7.
论司法解释权与审判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我国现行规范性司法解释与个别性司法解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立法解释替代规范性司法解释,以判例替代个别性司法解释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论司法解释权与审判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我国现行规范性司法解释与个别性司法解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立法解释替代规范性司法解释,以判例替代个别性司法解释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现行检察机关司法解释效力的弊端,主要是其正当性、效力内容、形式效力相互冲突的问题.存在这些弊端的原因,一是历史惯性和制度缺陷的相互作用,二是理论研究的混乱加剧了检察解释效力的困惑,三是缺乏现代法治理念.规范检察机关司法解释效力的对策主要有:完善检察机关司法解释的立法,明确制定原则,赋予其正当合法性;明确检察机关司法解释的效力范围,避免产生效力混乱;严格检察机关司法解释的产生程序和形式;检察机关司法解释效力冲突的解决.检察机关司法解释的效力冲突,主要包括与立法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效力冲突,应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案例指导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法律适用机制,其主旨在于统一法律适用,指导性体现在判决理由的说明,优势在于其实务性和开放性。案例指导制度很好地克服了抽象司法解释的诸多不足,是对具体法律适用解释价值的体现和认可。该制度对于提高裁判文书的论证说理性和法官解释法律的能力有着操作层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一神教”。它们都以信仰上帝或“安拉”这一唯一神为基本特征 ,又都起源于西亚地区 ,视耶路撒冷为圣地之一 ,其教义学说有一些雷同之处 ,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不仅如此 ,这三种宗教在教义学说中 ,除了在信仰总纲中坚持一神之外 ,还有在某一方面的相互否定和革新 ,因而在宗教教义上既有相互吸收、互相借鉴的“同源性”,又有相互碰撞、相互对立的地方。西亚的新月地带因而也就成为宗教敏感区 ,从古代的“巴比伦之囚”到现代史上犹太人罹难 ,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到现代的“希伯伦惨案”,从早期的阿以冲突到今…  相似文献   

12.
非法人团体能否成为民事主体的问题,历来是民法学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从民事主体制度历史演变的客观规律以及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角度出发,探讨非法人团体在民事主体制度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以人的潜能激发来实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最优配置,是获取竞争优势的趋势,这标志着社会进入"心理资本"时代。本研究对我国公务员心理资本问题进行系统剖析,概括了我国公务员心理资本普遍偏低的现状,列举了开发不足、需要人为隐藏、日渐削弱和渠道缺乏等具体问题,并分析了认识不够、转型压力等4方面原因,提出建立多方参与、多渠道合作的我国公务员心理资本培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理念是事物的最高价值和终极目标。民法文化的理念就是通过民法所体现的私权神圣、人格平等和私权自治表现出来 ,反映了民法对人所具有的终极关怀和价值取向 ,成为构筑民法大厦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15.
文明和文化的主体都是人 ,可以把文明理解为文化发展的历史形态 ,并以对人类当前的生存状况的反思为基点 ,考察文明的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历史推演。我们根据马克思关于现实人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 ,讨论相应的文明发展形态的若干基本点  相似文献   

16.
食物不仅仅是人类食用的自然之物,更是人类在其能力范围内超越自然的必然限制并自由地创造好(善)的生活的精神之物。在人类生活的历史进程中,食物以其特有的方式彰显着饥饿驱使下所产生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对抗颉颃与重叠共生的密切联系。在此联系中,食物自身蕴含着深刻的伦理关系。这就提出了食物伦理的根本问题:如何把握食物所蕴含的伦理关系?该问题可以分解为三个子问题:是否应当禁止食用任何对象?是否应当以任何对象为食物?应当以何种对象为食物?食物伦理第一律令、第二律令、第三律令分别回应这三个子问题。第一律令、第二律令是规定食物伦理"不应当"的否定性律令,其实质是食物伦理的消极自由(免于饥饿或不良食物伤害的自由)。第三律令是规定食物伦理"应当"的肯定性律令,其实质是食物伦理的积极自由(正当追求优良食物和善的生活的自由)。三大律令分别从不同层面诠释出食物伦理的根本法则或食物伦理的总律令——食物伦理的自由法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与改革争论日趋激烈.究其原因在于对政府提供产品的性质以及共用品的定义缺乏深刻理解,因而在实际运用时造成一定的混乱.本文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此作较系统的解疑.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并非是对共用品的定义进行理论创新,而是理论上的厘清,并就房地产的性质阐述看法.  相似文献   

18.
礼作为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对中国社会的恒久影响力来自于它与时俱进的品格。礼在嬗变中遵循着宗法等级原则、人性原则、理性原则和适度原则。在经历了一次次嬗变之后,礼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礼的本质也日渐清晰和突出。礼的嬗变折射出中华文明前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传统德性论的复兴与诸多现实应用伦理问题的不断出现,应用德性论的出场已是大势所趋。传统德性论是应用德性论的基础,应用德性论是扬弃传统德性论而形成的新型德性论。如果说传统德性论主要研究个人道德品质,那么应用德性论则重在思考人类命运的德性问题。也就是说,应用德性论主要研究事关人类共同命运、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现实伦理问题,如生态环境、基因工程、大数据等引发的德性问题。因此,应用德性论的主要价值取向应当是人类之善和共同福祉。  相似文献   

20.
生态危机的根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欢 《晋阳学刊》2009,(1):75-78
当下生态危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现实。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危机是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了,处于异化状态。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的根源说到底就是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前者是后者的突出表现。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归根到底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的生产方式和异化劳动带来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使人类与自然重新恢复到友好和谐状态,就要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的生产方式和异化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