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专业性两大特性,通过对金融监管的特性的分析,及对国外相关制度的借鉴,拟时我国金融监管的建设和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其中重点分析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从有效性的现状分析出发,结舍其不足之处对我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给出了几点对策,此外,针对专业性监管方面讨论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和方式、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重要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作用十分重要。实践证明,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上不断走向成熟,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3.
按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金融监管职责从人民银行分设出去。在失业监管支撑的条件下,中央银行能否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在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新形势下,合理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已成为目前从事货币政策工作同志十分关心而又必须及时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有关变量的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998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因此我国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6.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重要的工具变量,它的实施对宏观经济的走势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其有效性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从货币政策的内涵开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对国家的货币、信贷以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是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是考察货币政策作为能动的政策变量,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能否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也就是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没有影响,即货币供给变化是否导致实际经济变量变化的问题,这实际上涉及到货币中性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各国越来越重视对本国金融体系的监管,金融监管一般分为结构监管和行为监管。主要手段包括:存款准备金率要求、资本充足率要求和存款保险制度等。目前,各国监管当局对所辖金融机构都普遍实行了固定的最低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率标准和最高的资产限制比率,这实际上是一种刚性的监管。下面分别分析以上三种监管手段的有效性:一、对存款准备金率要求作为运用最早的审慎性监管手段,它是指银行必须持有足够的流动性资金,以应付存款者在任何时间可能发生的取款要求,它存在的一个假定前提是不发生存款人挤兑现象。如果银行按规定持有的准备金水平正好足够满足在没有发生挤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变化趋势和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同时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介绍,从而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的必要性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立足于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我国必须要将伞型管理、分工协作以及统一监管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起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应该将这样的一个改革目标确定下来,就是必须要将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建立起来,开展综合金融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价格通过一系列的机制与渠道,对一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房价波动对于一国货币当局所适用货币政策体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房价的波动日益成为一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数据,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房地产市场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企业违约风险与银行信贷筛选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银行信贷筛选对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产生的影响。在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无论是基于长期还是短期效应的角度,银行信贷筛选均显著抑制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2)基于货币政策冲击的短期效应可以发现,银行信贷筛选降低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际效应,并且放大了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影响;(3)通过比较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脉冲响应可以发现,银行信贷筛选导致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特征。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相比无银行信贷筛选的情形而言,银行信贷筛选导致了整体社会福利的恶化。 相似文献
12.
《管理世界》2018,(1)
本文构建包含银行部门的DSGE模型,研究金融冲击下资本监管与货币政策最优配合问题,并在异质性金融冲击下拓展分析结论。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应关注金融因素,泰勒规则盯住信贷价格优于信贷规模,逆周期资本监管熨平经济波动的效果显著优于顺周期监管;(2)基于"保增长、稳物价、控风险"三重目标,外源性金融冲击下,货币政策力度与资本监管强度高低搭配可明显降低福利损失,双高搭配导致福利损失最大化;(3)内源性金融冲击下,福利损失最小化要求资本监管从紧而货币政策具有更大灵活性。本文认为,货币政策须更加关注金融价格波动、同时要加快完善资本监管逆周期调节机制,此外能否准确识别金融冲击来源会直接影响宏观调控整体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通胀预期状态下货币政策有效性有何差异?本文试图采用Logistic平滑转换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来回答上述问题。我们以央行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来度量通胀预期,基本结论如下:(1)短期来看,在低通胀预期状态下,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相对更有效;(2)而对于通货膨胀影响方面,在高通胀预期状态下,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冲击相对更快显现出来,而在低通胀预期状态时,货币冲击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存在通货膨胀惊吓现象,即初期表现为低通胀,甚至通货紧缩,然后显现正向效应,在大约11期之后正向效应达到最大,且对物价影响力度往往大于高通胀预期状态下的货币政策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有效监督,是党的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是关系我们党能否经受住各种考验和严峻挑战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必…… 相似文献
15.
通货紧缩、资产膨胀与货币政策——兼论当前中国的货币总量和货币结构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首先描述了中国通货紧缩与资产膨胀并存的金融怪现象,这是与传统理论相悖的;然后通过引入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拓展为三部门的广义货币数量论,在新的模型框架下侧重从货币政策角度分析了通货紧缩与资产膨胀并存的生成机理。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悖论”是货币总量理论在偏松情况下货币结构严重失衡的产物,是货币结构失衡大于货币总量失衡的结果。优化货币结构是解决“中国悖论”的关键所在,中国货币政策应更多关注货币结构而不仅仅是货币总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aim to design a monetary policy for the euro area that is robust to the high degree of model uncertainty at the start of monetary union and allows for learning about model probabilities. To this end, we compare and ultimately combine Bayesian and worst‐case analysis using four reference models estimated with pre–European Monetary Union (EMU) synthetic data. We start by computing the cost of insurance against model uncertainty, that is,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worst‐case or minimax policy versus Bayesian policy. While maximum insurance comes at moderate costs, we highlight three shortcomings of this worst‐case insurance policy: (i) prior beliefs that would rationalize it from a Bayesian perspective indicate that such insurance is strongly oriented towards the model with highest baseline losses; (ii) the minimax policy is not as tolerant towards small perturbations of policy parameters as the Bayesian policy; and (iii) the minimax policy offers no avenue for incorporating posterior model probabilities derived from data available since monetary union. Thus, we propose preferences for robust policy design that reflect a mixture of the Bayesian and minimax approaches. We show how the incoming EMU data may then be used to update model probabilities, and investigate the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JEL: E52, E58, E61)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通过对货币政策状态(扩张性和紧缩性)的度量,我们检验发现在我国经济运行当中,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减速作用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加速作用。因此,在经济收缩阶段应该实行稳健性货币政策来规避金融风险和防范通货膨胀,采用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以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Susan Athey Andrew Atkeson Patrick J. Kehoe 《Econometrica :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2005,73(5):1431-1475
How much discretion should the monetary authority have in setting its policy? This question is analyzed in an economy with an agreed‐upon social welfare function that depends on the economy's randomly fluctuating state. The monetary authority has private information about that state. Well designed rules trade off society's desire to give the monetary authority discretion to react to its private information against society's need to prevent that authority from giving in to the temptation to stimulate the economy with unexpected inflation, the time inconsistency problem. Although this dynamic mechanism design problem seems complex, its solution is simple: legislate an inflation cap. The optimal degree of monetary policy discretion turns out to shrink as the severity of the time inconsistency problem increases relative to the importance of private information. In an economy with a severe time inconsistency problem and unimportant private information, the optimal degree of discretion is none. 相似文献
19.
规则性与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狭义货币存量(增长率)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等作为货币政策的状态指标,能够分析货币政策可预期(不可预期)扩张性(紧缩性)冲击对实际产出的作用机制,并检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非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中无论是规则性的可预期冲击,还是相机选择形成的不可预期冲击,都对实际产出的波动形成了显著作用。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即具有影响价格的名义作用,也存在影响实际产出的实际作用。我国货币政策具有内生性和短期非中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Mats Persson Torsten Persson Lars E. O. Svensson 《Econometrica :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2006,74(1):193-212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how time consistency of the Ramsey policy—the optimal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under commitment—can be achieved. Each government should leave its successor with a unique maturity structure for nominal and indexed debt, such that the marginal benefit of a surprise inflation exactly balances the marginal cost. Unlike in earlier papers on the topic, the result holds for quite general Ramsey policies, including time‐varying polices with positive inflation and positive nominal interest rates. We compare our results with those in Persson, Persson, and Svensson (1987), Calvo and Obstfeld (1990), and Alvarez, Kehoe, and Neumeyer (200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