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展宽薄型吸波涂层的频带,分析了涂层结构的频率特性及本征带宽,提出利用材料的色散特性展宽频带的频率补偿法与频带跟踪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主研人员:饶克谨 赵伯琳 高正平 杨华军 饶 力 罗 威 王 卓 苟 益 刘红星 系统地进行了单向和多向碳纤维层板、多向有耗SiC铺层板、加入吸收剂的纺织纤维板雷达反射特性、电磁参数预测方法的研究,完成了预测软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验证吻合较好;独立开发出了浸渍吸收剂蜂窝板的反射系数和等效电磁参数预测的关键技术,包括研究加入有耗介质的蜂窝结构散射电场的计算和电磁参数预测,完成了预测软件;将遗传算法用于宽频带多层吸波材料的优化设计和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设计方案探索;进行了吸波结构导流板的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3.
宽带电磁波吸波涂料及电磁兼容材料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电磁波吸收剂已系列化,并具有小批量生产能力。利用吸收剂研制的涂料具有吸收频带宽、吸收率大、涂层薄、环境温度性好等特点,在信息安全、电磁兼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手征媒质单涂层的反射系数受其电磁特性参数ε、μ、ζ和涂层厚度d 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分析表明,手征媒质的旋波参量并不总是对涂层的吸波特性起着改善的作用;当手征媒质的归一化旋波参量ζr = 1 时,材料吸波特性最好。计算表明,当涂层厚度增加到一定厚度后,其反射系数几乎与厚度无关,此厚度随涂层材料的电磁特性参数不同而改变。手征媒质的介电率、磁导率对涂层反射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薄雷达吸收材料(RAM)涂层中的能量准确分布,阐明必须采用磁损耗材料的原因。对宽频带工作提出了两个新的优化介电常数的方法,两方法给出接近相同的结果.利用国产磁性吸收剂在几个设计中都得到所要求的良好特性.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六角晶系铁氧体[(Zn_(1-x)CO_x)_2-W]系列的磁特性及吸波特性。介绍了用特殊工艺制备这种材料的工艺原理及制作过程。用这种吸收剂制备成的吸波涂层具有吸波特性好,工作频带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用雷达吸波材料涂覆的平面模型研究在薄涂覆的宽金属表面上的表面波的衰减特性。将传播常数用本征方程表示并用迭代法求解。为了说明衰减常数与材料的电磁参数间关系,推导出衰减常数的一个明确的表示式加以分析。最后提出一个可供实际应用的设计宽带涂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一种新型雷达吸收材料(RAM)—旋波媒质的吸收特性,分析由旋波媒质构成的Dallenbach屏的散射特性。研究表明,由于旋波量的引入,RAM涂层的吸收能力有明显改善,且扩大了涂层的吸收带宽,减小了涂层的厚度,增加了涂层设计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9.
对于大空腔吸波结构的吸波机理不能沿用亥姆霍兹模型,因为该模型无论共振频率还是吸收频谱都不能得到与实验符合较好的结果。用波的叠加原理可定性地拟合出吸收频谱并给出简洁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从颗粒媒质等效电容率和等效导磁率的公式出发,研究了吸波材料电容率和导磁率与成分的关系,讨论了粒子外形对吸波材料电容率和导磁率的影响。给出了吸波材料中吸收剂粒子的最佳形状。上述讨论均给出了对应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偶联剂包覆片状金属磁粉电磁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片状金属磁粉进行表面包覆,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方法对磁粉表面硅烷膜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包覆前后磁粉/石蜡复合材料的微波电磁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偶联剂以化学键的方式吸附在磁粉表面,形成高电阻率的硅烷包覆膜。将磁粉按重量比(5:1)与石蜡复合在2~18GHz频率范围内测量介电常数,其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与未包覆样品比较,平均下降了9左右,而对应的复磁导率变化很小。由其制备1mm厚的吸波涂层,涂层在8dB的吸收带宽由包覆前的4.3GHz增加到包覆后的8.2GHz,改善了吸收剂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设计多层雷达吸波材料的方法。在使用普通的损耗材料进行设计时,很难在低频段获得较低的反射率。磁性金属纤维在低频段比普通损耗材料具有更大的磁导率,此前还没有包含磁性金属纤维的吸波材料的设计。文中的设计将磁性纤维作为一层,其他层由普通的损耗材料构成,利用设计的一个程序对这几层材料的参数和厚度进行了优化,该程序利用了改性的遗传算法。得到的结果显示出反射率在低频段有了明显的改善(-8dB对比普通设计的-3dB)。此设计提供了一种获得优良吸波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毕业论文研究中对乙炔炭黑(CB)和含结晶水无机盐吸波剂填充丁腈橡胶(NBR)吸波性能的探索,不但对得到了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材料,而且还得到了良好的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的训练,提高了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微波信号多频带吸收与雷达通信信号兼容性的应用需求,利用人工电磁超表面极大设计自由度的特点,结合电磁吸收和极化转换2种电磁波调控机理,设计了一种多阵列单元融合型超表面结构。采用HFSS电磁仿真软件对超表面的电磁吸收性能和极化转换性能进行仿真,并分析其综合调控机理及宽带吸波特性,提出一种将“工”字开口环极化转换超表面阵列单元引入电阻加载的交叉偶极子超表面单元中的设计方法。融合偶极子超表面在低频段的电磁吸波特性以及“工”字开口环超表面在高频段的电磁极化转换特性,扩展超表面结构的电磁吸波带宽。研究结果表明:超表面结构的吸波范围可覆盖2.08~8.36 GHz和13.32~18.46 GHz双频带,多调控机理融合型电磁超表面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详细分析了TE极化波以大角度入射到无金属基底的平面多层吸波结构上时的反射特性,导出连接层间电磁场的通用矩阵公式,计算了两层和三层吸波结构的反射系数,并证明了在何种条件下可以获得低的反射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易设计方法。对进气道和进气道内吸波导流板的两层和三层材料设计都获得了良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从复射线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采用复射线近轴近似法实际分析了带有吸波涂层的二面角反射器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给出了90°涂层二面角反射器的 RCS 数值分析结果。该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表明了复射线分析法完全适合于对复杂涂层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实际分析。  相似文献   

17.
吸能盒作为防撞系统的主要吸能组件,能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部分的能量,从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为了研究诱导槽的布置位置以及诱导槽深度等参数对吸能盒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无诱导槽以及具有均布诱导槽的两种吸能盒模型。以吸能盒的压缩位移和峰值碰撞力为优化目标,以诱导槽的深度和槽间距为设计变量,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选取样本点,用二阶多项式响应面模型构建其近似代理模型,选用存档微遗传算法对吸能盒诱导槽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吸能盒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后吸能盒的能量吸收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为汽车吸能盒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主研人员:王锡良冯永成卿显明沈丽英张其助该项目研究了表面波的分类及其激励、传播、散射机理,合理确定了以衰减系数a(dB/cm)作为表面波吸波涂料的评估参数。完成了金属平面模型、圆柱模型涂敷吸波涂料后被导表面波,爬行波的理论分析、计算。提出了将表面波电流的数值解与Prony方法相结合,提取表面主模和高次模的传播常数和幅度因子的新方法,为表面波吸波涂料的性能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建立了SGHZ~18GHZ实验测试系统,对狈uiKtg型及测量区域进行了深人研究。表面波吸波涂料及评估方法@科卞  相似文献   

19.
在金属丝编织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运用高强钢丝制备点阵结构材料及其结构形式的方法。为研究高强钢丝编织点阵结构材料的力学特性,对成型试件进行静压试验,分析钢丝直径、芯层高度等参数对点阵结构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高强钢丝编织点阵结构材料力学性能较好,具有较好的吸能效果,在压缩过程中主要的变形机理是芯层钢丝的弯扭屈曲变形和局部位置形成塑性铰。通过对比试件的压缩力学性能和吸能特性发现,在相同钢丝直径情况下,芯层高度增加时,点阵结构材料的比强度、比刚度逐渐增大,抗压强度、单位体积吸收的能量减小,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变化不大。在相同芯层高度情况下,钢丝直径增大时,点阵结构材料的压缩力学性能和吸能特性大幅增强。  相似文献   

20.
主研人员:韩宇峰杨崇峰曹江葛锦春张其劭李宏钊曹卫该项研究成功地进行了Ka波段集成五端口结的建模和全频带优化,精确设计了S、C波段Hybrid型六端口结,为双六端口网络分析仪的研制奠定了基础;首次提出了频率连推法,有效地增强了传统"TRL"法的稳健性;设计了精密的检波放大恒温系统:深入研究了同轴和波导型材料测试传感器,实现了吸波材料电磁参数。、p的宽带同步测试,编制了新的CAT软件,使系统自动化大大提高。该系统首次在国内采用六端口网络分析仪,实现了S、C波段和Ka波段吸收材料电磁参数e、产的扫频自动测量,填补了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