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治机关民族化是我党运用马列主义原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表现形式和标志。自治机关民族化包括民族干部、民族语言文字、民族形式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干部民族化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民族化是世界所有国家对艺术的最终体现,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民族艺术的灵魂.作为艺术创作者,运用本民族所独有的艺术方式来描述现实生活,使艺术作品充分体现民族感情,从而具备相应的民族特色,这就是"民族化",而话剧作为从西文国家引入的艺术形式,已经成功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3.
油画是多元文化中的一种存在形式。油画移植中国后,在中西两种文化融汇过程中繁荣兴盛,而民族化的过程却使油画面临跌宕起伏的尴尬。在多样性与统一性共存的文化原理的关照下,多元与融合共生理应成为油画民族化创新的新理路。这种路径的选择既能维护"油画之所以为油画"的本质内涵,又能丰富油画民族化的理论基础,从而提升艺术创作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由于本人属于钢琴演奏专业,故而从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角度讨论一下钢琴艺术的发展,陈述欧洲音乐一体化的形成及影响,中国开展钢琴事业的兴起,同时分析钢琴艺术中国化、民族化、特色化的建立,以及华夏儿女为弘扬中华魂的伟大事业而做出的的不断进取。  相似文献   

5.
民族美术是艺术园地里不可缺少的一朵艳丽的鲜花,在世界艺术的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艺术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法国的不同于意大利的、西方艺术不同于东方艺术;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美术也以各自独特的风貌,在艺术的百花园中散发着沁人的芳香。仅以美术为例,民族绘画想象的大胆丰富,构图的独特别致,设色的强烈鲜艳,内容的淳朴风趣,感情的真挚自然,手法的新颖奇特,往往使专业画家倾倒。在美术界有这么一种现象:业余画家向专业画家学习,小画家向大画家学习;而专业画家和大画家往往又回过头来向民间艺术和民族艺术学习。西方现  相似文献   

6.
小号是一种高声部乐器,在所有的西洋铜管乐中它算是比较独特的乐器,独树一帜的优势让它在合奏、独奏、重奏这些过程中受到很多爱好音乐的人士的青睐。在中国的音乐界里,小号的发展算是比较迅速的,它将民族特色融入其中,使得国内的小号演奏艺术变得更加具有民族化特性。但是就目前水平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要借鉴西方小号艺术的演奏艺术,再融入本国文化的传统音乐元素,将两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小号演奏艺术的民族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号是一种高声部乐器,在所有的西洋铜管乐中它算是比较独特的乐器,独树一帜的优势让它在合奏、独奏、重奏这些过程中受到很多爱好音乐的人士的青睐.在中国的音乐界里,小号的发展算是比较迅速的,它将民族特色融入其中,使得国内的小号演奏艺术变得更加具有民族化特性.但是就目前水平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要借鉴西方小号艺术的演奏艺术,再融入本国文化的传统音乐元素,将两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小号演奏艺术的民族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治机关民族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近几年来,随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民族化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引起学术界对民族化产生了某些不同意见和认识上的分歧。本文就民族化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文章从藏族舞蹈艺术风格的形成、发展、传播与继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长笛为西方室内乐的重要乐器,晚清时期传入我国,1922年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开设了长笛课程,标志着我国长笛教育的开端,民族化是我国长笛艺术发展最为鲜明的特征,从贺绿汀创作《幽思》到改革开放后的《大净》等,均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对长笛教育的开展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均有着突出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我国长笛教育的历程做了介绍,继而探讨了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如丰富长笛教育内涵的必然要求、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客观需要、提升音乐教育效果的主动追求,介绍了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三点原则,最后就如何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提出了对策,包括教材编写中渗透、课程教学中渗透、长笛创作中渗透、音乐团体中渗透等。  相似文献   

11.
长笛为西方室内乐的重要乐器,晚清时期传入我国,1922年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开设了长笛课程,标志着我国长笛教育的开端,民族化是我国长笛艺术发展最为鲜明的特征,从贺绿汀创作《幽思》到改革开放后的《大净》等,均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对长笛教育的开展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均有着突出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我国长笛教育的历程做了介绍,继而探讨了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如丰富长笛教育内涵的必然要求、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客观需要、提升音乐教育效果的主动追求,介绍了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三点原则,最后就如何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提出了对策,包括教材编写中渗透、课程教学中渗透、长笛创作中渗透、音乐团体中渗透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历经百余年的洗礼与变革,逐渐别具一格、自成一派,既最大程度地保留、发挥着西洋乐器音色华丽、音域宽广的特色,又注入了独特的中国音乐韵味与风格。细数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历程,其中大部分作品创作构思都源自民族民间音乐,有改编自少数民族民歌小调,也有选取民族器乐旋律进行延展、创新,甚至还有在戏剧、歌舞剧的赏析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利用钢琴的交响性进行丰富的模仿与创作,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出独特的民族化艺术特征。本文就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化特点进行研究与写作,旨在熟悉中国钢琴乐曲的基础上提高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戏剧包括戏曲和话剧两种形式,戏曲是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一种模式,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五大戏曲剧种。话剧一开始在国内并不成型,后在20世纪由西方引入中国并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戏剧,中国戏剧具有鲜活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瑰宝。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注定中国戏剧应该具有民族性,而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也吸收了本民族的优良传统[1],提炼出属于戏剧文化的元素,成为人们的共同标识,也应该让它成为中国戏剧创作的灵感和价值体现。但是在现在中国戏剧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正视,不断弘扬戏剧中的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体会中国戏剧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戏剧包括戏曲和话剧两种形式,戏曲是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一种模式,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五大戏曲剧种。话剧一开始在国内并不成型,后在20世纪由西方引入中国并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戏剧,中国戏剧具有鲜活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瑰宝。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注定中国戏剧应该具有民族性,而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也吸收了本民族的优良传统~([1]),提炼出属于戏剧文化的元素,成为人们的共同标识,也应该让它成为中国戏剧创作的灵感和价值体现。但是在现在中国戏剧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正视,不断弘扬戏剧中的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体会中国戏剧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壮族民间文学艺术中的农耕文化特点李富强壮族的民间文学艺术是壮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提炼和总结,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博。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壮族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生活,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探索,体现了...  相似文献   

16.
谈谈宗教工作中的几个认识问题贾儒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不少同志谈到了当前宗教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在党的宗教政策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执行,问题是不难解决的;有些问题是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意...  相似文献   

17.
李南  谭明祥  孙洪 《民族学刊》2013,4(4):97-102,134-136
动画"民族化"沿袭自油画"民族化"口号和艺术实践,其出发点是为迎合大众的欣赏习惯,立足解放初期本土80%文盲"工农兵"接受的主体上,其目的是作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思想武器,"民族化"与教育紧密相关。文革结束后,油画界专家学者不再提出"民族化"后,动画界至今仍然沿续着"民族化"道路摸索前行,这种实践十分不利于动画的健康发展。动画产业化过程中,解除"民族化"思想束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古丝绸之路在漫长宏阔的时空中,留下了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丰富遗产,也开启了艺术地表达多样文化和沟通人类情感的先河,具有重要的启示性和当代价值。新的丝绸之路文学艺术的倡导和创造,有可能打破国际社会长期存在的中心—边缘秩序逻辑和边缘依附中心思维定式,发现和挖掘各民族在古丝绸之路上的艺术表达的特点和成就,重建丝绸之路文化精神。跨越地域、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的界限而共生共融,审美地表达和平与发展的信念,维护文化多样和包容差异,和而不同,消弭隔阂,弘扬人类的真善美,矫正全球化和科技主义产生的副作用,是丝绸之路文化的艺术表达的精神指向。  相似文献   

19.
芭蕾舞是起源于欧洲,带有明显国际特点的一种舞蹈艺术,历经五百年的发展,当前已经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同。北京舞蹈学校于1954年创办芭蕾舞专业,表明芭蕾舞第一次进入中国,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中国芭蕾舞剧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中国芭蕾舞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只有实现中国民族文化与芭蕾舞剧的有效融合才能推动中国芭蕾舞剧的健康发展,为世界人民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艺术。  相似文献   

20.
文化艺术当代性和当代艺术文化发展中的关系并不是偶然的,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可持续进程,它们的关系是模糊的、复杂的,且具有上升性。新一代的欣赏者往往只关心现实实物的存在,从未想过它的来源、历史等一系列看似毫无客观存在性的虚幻,更可怕的是将这些问题覆盖,甚至是彻底的掘弃。看似只关乎相对独立的参与者,更深的层面直接影响到民族经典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