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镇江 《船山学刊》2003,(4):161-164
江泽民伦理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一系列重大伦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毛泽东伦理思想、邓小平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指导作用。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嫁接,对于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重建和新建,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一种历史责任。 一、邓小平的经济伦理道德观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鲜明特色就是针对性和  相似文献   

3.
章海山教授新作《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下简称《历程》),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继《西方伦理思想史》这部蜚声学界的著作之后,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的又一力作,具有拓荒性的意义。《历程》遵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轨迹,从马克恩、恩格斯到毛泽东、邓小平,一脉相承,一线贯穿,论述全面、系统,时间跨度大,给人以广阔的历史空间感,这是该书的特色之一。该书分三篇。第一篇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思想是如何完成从早期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如何在批判资产阶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伦理思想的指引和武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伦理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党和人民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创造的伦理文明及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旗帜和行为指南。  相似文献   

5.
社会伦理是对社会善的判断和要求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有着明确的伦理目的和要求。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完整的社会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经济发展伦理、经济制度伦理、市场经济伦理、全球经济伦理等方面,都对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有所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伦理学研究六十年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伦理学研究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初创时期、伦理学研究经受严重挫折时期、恢复时期和发展繁荣时期.新中国伦理学研究的成就集中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结出丰硕果实,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得以形成并获得巨大发展,伦理学学科体系建设以及中外伦理思想史、应用伦理学研究取得突破性成就等方面.新中国伦理学六十年的发展启示我们,必须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伦理文化遗产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关系、伦理学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需要的关系以及伦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晏辉、邵丽君在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撰文指出,回归学术与面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两种致思路向.建构当代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就是沿着回归学术和面向问题两种路径而展开,研读经典文本、领悟微言大义,旨在"返本开新",回到道德与伦理问题得以发生和演变的初始根据,感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心路历程、领悟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批判资本主义和构想共产主义的原则与精神.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伦理观的基础上,适度借鉴或吸收中外伦理思想资源,继续完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在现代性场域下,研究继续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具有道德和伦理性质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在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实践中,探索和构建中国形态的德性论、规范论与实践论.一种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道德和伦理体系,不仅具有中国价值,更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著作,贯穿这部著作的主线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全面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理解了它就能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很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深入,学界越来越关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领域的问题,而且相关研究日益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二十几年来,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从介绍西方学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进展开始,围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特色、中国化、教学实践以及马克思伦理思想等几个方面而开展。借助CNKI数据库,基于不同向度,对已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这将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朝着经典文本高质量解读、多维度研究和高水平期刊建设等更加科学的方向延展,特别是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回应现实问题,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双向转化。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继毛泽东伦理思想发展形态之后实现了进一步发展创新,在学科发展与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伦理思想演进与理论体系建设、伦理秩序建构与实践指导、理论形态发展与研究范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总结经验是为了应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创新面临的民主政治"伦理瓶颈"、贫富分化与核心价值认同、社会伦理整合、西方价值强势与伦理话语权"西强我弱"、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倡导的国际认同和"伦理信任"等五大挑战,更好地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的科技伦理思想赵海琦(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科研所)亚里士多德的科技伦理思想,存在于他的伦理学著作中。其现存伦理学著作有三种:《尼各马科伦理学》、《欧代莫伦理学》、《大伦理学》。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史家,大多认为《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思...  相似文献   

13.
罗国杰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开始投身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研究并把建设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他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研究道德现象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并紧密联系中外伦理思想史的发展以及我国现阶段道德建设的实际,深入地探讨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建构了一个较为完整且逻辑谨严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体系,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中国化和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方面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罗国杰伦理思想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罗国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以高度的使命感将伦理学学科的建设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对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伦理学学科,夯实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道德基础;密切联系现实,推动实践伦理学和道德教育的发展,扩大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无庸讳言,我国目前的伦理学体系,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难以回答日渐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本身的不足?还是我们体系建构者理解的偏颇?教科书上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念能否等同于马恩伦理思想本身?马恩是否建构过完理的伦理学体系?对马恩伦理思想,有没有重新挖掘、理解和重构的必要?”马恩伦理思想与现时代伦理体系建构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  相似文献   

16.
温克勤,男,1936年9月生,天津市人.1962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师范学院政治系工作,曾任系副主任;1976年调入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任《学习通讯》编辑,1979年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任教,1982年调入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从事研究工作,曾任哲学研、伦理学所所长,兼任《道德与文明》常务副主编、主编.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天津市伦理学会会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及天津师范大学政法系硕士生导师等.曾编著《中国伦理思想史》(合著)、《伦理学简编》(主编)、《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概论》(主编)、《管理论理学》(主编)等著作,撰写《道德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等论文.其中《中华五千年美德》丛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道德》被评为1993年度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论文入选项目.《中国伦理思想史》获光明杯学术奖三等奖.《思想政治工作与伦理学》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1984年被评为市精神文明标兵,1991年获“八五”立功奖章,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审级优秀党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是伦理学研究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但就其所取得的成就而言,完全可以载入中华民族伦理思想史的辉煌篇章,与春秋战国、两汉、两宋、明清之际和五四时期一样光耀史册。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的萌生孕育时期,两汉是传统主流伦理价值观的确立时期,两宋是传统伦理思想的体系化和成熟时期,明清之际是对传统伦理思想的批判总结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批判旧伦理、提倡新伦理的启蒙时期,那么改革开放30年则是中华民族伦理文化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的重大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得到系统阐发和全面确立的时期,是伦理学学科全面恢复、发展和走向繁荣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林径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汇集了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的全面改革时期形成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的最重要、最富有独创性的著作。它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现实紧密结合,对如何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科学论述。其中,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鲜明的特色。通过初步学习,我们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实践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出发点——邓小平经济思想特色之一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剖析中国的国情,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基本出发点,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是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而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