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客家服饰与色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客家男女的服饰及其常用面料,通过对客家服饰色彩的纵向对比分析,总结出客家服饰色彩的原色特征,即客家人只有节日、礼仪中承袭尚红的习俗,平目的服饰色彩却不热烈喧闹,而是以黑、灰、蓝、白为主,呈现单纯朴素的色调。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土地革命时期客家妇女在红色区域的政权建设、生产建设、军事斗争以及追求自身解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从客家传统和客家妇女所处的社会状况探讨了客家妇女积极参加土地革命的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3.
通过梳理赣南地区客家传统服饰原材料苎麻、葛、棉、蚕桑、蓝靛的生产、销售等历史情况,发现客家传统服饰的制作原材料以苎麻、葛、棉为主料,以丝绸为辅料,染料则以蓝靛为主。明清时期,苎麻、葛、蓝靛在赣南种植规模大,而棉、丝绸仅少量生产,大多是从外地买入。夏布和蓝靛交易非常活跃,对赣南客家传统服饰乃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4.
中央苏区客家妇女积极参战、动员群众参加革命及尽其所有地支援前线等,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分析中央苏区时期客家妇女参加革命的原因及对革命所作的贡献,有利于解剖历史,鼓励当今的客家妇女和有志妇女发扬优良传统,为中国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5.
从客家服饰看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之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大支系。自秦汉以来 ,尤其是西晋以后 ,客家先民大量从中原不断向南迁徙 ,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 ,与百越诸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 ,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族服饰之特点 ,同时体现出南方民族服饰之特征。客家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 ,使两者的服饰呈现多元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6.
客家服饰图案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福建客家服饰传统装饰图案的取材、造型及其色彩,研究了传统装饰图案的审美功能,阐述了客家服饰装饰图案既保留中原的传统特征又融合闽地服饰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客家传统服饰纹样的视觉特征及其文化心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传统服饰纹样是识别其服饰特色的关键,也是解读客家人文化心理的密码。客家传统服饰纹样在造型、构成与色彩方面均表现出了丰富、鲜明的视觉特征,并围绕生存这一母题派生出生命观、生殖观和福禄观,表现出强烈的祈吉心理。这主要源于中原传统文化、客家人从北至南颠沛流离的生命体验和他们对客地生活的独特感悟。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功能分析的方法,以粤东梅县一个客家家族所藏契书为文本,对客家女性在传统宗族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从现有文本看,梅县妇女不但在处理家族产权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女性祖先的休坟与男性祖先的休坟一样重要.梅县客家妇女在传统宗族社会中具有不俗的尊长地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客家精英发动了一场以抢救与复兴客家语言文化为主要诉求,且意欲藉此激发客家族群意识觉醒、争取客家政治与经济权益的社会运动.台湾客家运动兴起的原因错综复杂,它是在台湾社会的转型、客家族群危机意识的反弹、闽客情结的促动和客家社团的推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客家妇女人文性格及其历史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勤劳俭朴、贤淑善良、刚健果决、崇文重教、崇尚贞节是客家妇女人文性格最基本的特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特征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性质。南方少数民族悠久传统的承传,宋明理学的影响,以及生存环境的作用是造就客家妇女这种人文性格的主要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1.
黄遵宪的客家源流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客家历史源流研究的先行者,黄遵宪在19世纪末提出了客家中原旧族 说、客家方言证据说和梅州客家元代形成说等较为系统的客家源流观,开启了20世纪客家 研究的先河,对此后的客家方言研究和客家历史的研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客家妇女普遍贤劳,承担着维持家庭生产生活及日常运作的很多责任,在琐碎的日常活动中承载文化、传承文化。本文选取四川客家聚落中的客家方言、传统习俗、家庭教育三个维度进行了考察与论述。本文认为,虽然,现代妇女的家庭地位有了明显提升,但社会地位的相对低下对其文化传承产生了一定的消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赣南客家山歌十分丰富。赣南客家女子用山歌表达着她们的爱欲情思。赣南客家山歌中所呈现出的星星点点的女性自觉意识最初应渊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精神。而赣南客家妇女独特的生存环境也造就了她们独特的禀性。  相似文献   

14.
客家民俗中的畲、瑶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服饰、饮食、地名、人名、婚姻、丧葬、信仰诸方面 (共十一个问题 ) ,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畲、瑶之风对客家民俗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此说明 :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中 ,不仅汉族对少数民族发生过重要影响 ,同样少数民族对汉族也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突出例证  相似文献   

15.
客家妇女普遍贤劳,承担着维持家庭生产生活及日常运作的很多责任,在琐碎的日常活动中承载文化、传承文化。本文选取四川客家聚落中的客家方言、传统习俗、家庭教育三个维度进行了考察与论述。本文认为,虽然,现代妇女的家庭地位有了明显提升,但社会地位的相对低下对其文化传承产生了一定的消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原河洛对客家民系及客家文化的形成具有全面、关键、决定性的影响。客家民系主体来自中原河洛,在闽赣边地开基创业奠定了客家文化物质基础。客家重构中原式宗法制社会,形成客家文化的社会基础。客家传承河洛文化刚健自强、厚德、文化和重礼的基本精神。成为客家思想文化的理学根源也在河洛。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冲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有传承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受到前所末有的挑战.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功能分析,它具有文化认同、沟通、审美等功能,但在社会发展和变迁中受到冲击,只有利用文化符号规律能更好地传承与利用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收集整理、保护利用、人才培养、区域合作等方面发挥客家文化符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客家”称谓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罗香林先生到近年的客家学研究者 ,对“客家”称谓出现的由来与年代不断有所讨论 ,然而一些讨论或因文献资料不足 ,或因对文献的理解有偏差 ,更在于未能寻得更多具体史料的支持 ,故而不是语焉不详 ,就是过于主观武断。“客家”称谓出现的年代问题 ,是客家学理论架构上的一个重要关节点。这个问题不解决好 ,“客家史”也难于动笔。笔者近年侧重研究清初“湖广填四川”和“迁海复界”所引发的客家移民运动。这一考察经常涉及“客家”称谓问题。本文即在对四川、广东、福建、台湾、南洋移民考察的基础上 ,提出“客家”称谓的出现应在“客民第四次大迁徙”的康熙至乾隆年间 ,而且是以“他称”率先出现在广州府、肇庆府的粤语区域内。“他称”转为“自称” ,作为客家民系整体说来 ,则应是咸、同年间“土客大械斗”之后。  相似文献   

19.
客家谚语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谚语所描述的内容,是祖先的处事原则和经验教训之总结,它体现了客家人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重视品行的处世观念、崇文重教的向学观念、报本寻根的伦理观念、团结协作的群体观念、清洁澡世的卫生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客家民性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今天仍然深深影响着客家人。  相似文献   

20.
客家由一个聚居于内地的边缘闽粤赣边界区域的山地族群,发展为一个声望隆盛的国际性族群,与客家在近代以来建构客家观念,开展现代客家运动的文化实践是分不开的。现代客家运动,本质上是客家人对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响应,是客家人融入现代民族国家的一种主动的政治姿态和自觉的文化实践。第一阶段客家运动,塑造了客家新形象;第二阶段客家运动,建构起了全球性的客家认同,建构起了具有符号意义的客家资源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