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一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都有着相应的方法论原则和基本要求。现代史学思维方式是辩证整体的思维方式,其基本原则是综合、开放、动态性的,其研究方法要求宏观与微现、定性与定量、精确与模糊、纵向与横向的统一。所有这些原则与方法的产生都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密切相关。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本身及其成果为这些原则和方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科技革命与思维方式的关系 ,指出科技革命是思维方式变革的源泉。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看 ,科学技术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同时思维方式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思维方式应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知识经济时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思维客体、思维主体和思维工具发生了变化 :思维客体的复杂化、整体化 ,思维主体的社会化、一体化 ,思维工具的综合化、智能化导致思维方式的系统化。“综合集成”法是对唯物主义辩证思维方式的继承和运用 ,是知识经济时代思维工作方法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孕育、推动着创造性思维(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创造性思维客体发生重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工业革命)融合的总称[1]。它以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和广泛应用为前提,并“创造着新的技术群、产业群,改变着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劳动组织结构”,“它不仅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生活的发展,也还推动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形态的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的性质和特征,促进人们创造性思维产生、形成和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社会的一系…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技革命使整个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医学的理论及其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理论及思维方法相吻合。发展中医学的战略原则是 :坚持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指导 ,立足中医学的主体地位 ,大力吸收现代科学技术 (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技术 ) ,弥补中医学微观、量化及准确性等方面的不足 ,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中医学的创新发展。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是中医理论的归宿和落脚点。将现代科技指标纳入辨证论治体系是中医学创新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现代管理思维方式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思维方式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科学技术通常从三方面影响着管理思维方式的改变。自本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开始席卷全球,从而极大地改变了这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也改变了这个时代管理思维方式的特点。本文试图用自组织理论来分析现代管理思维方式的特点,并指出它是单极性和多极性、封闭性和开放性、优化和非优化、精确和模糊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环境、线索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一门正在开拓的崭新学科,是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经济现代化的观点、理论与学说的总和。概括其基本线索、环境特征、研究方法是该学科研究的基本要求。任何新学科的确立都必须科学设计并确定其所依存的客观环境、基本线索与研究方法。对于这些要求及其内容的阐述、概括与评论则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试论科技发展对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科技发展对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石光荣,殷正坤本文探讨了科学技术发展对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认为在一定的程度上,科技发展,尤其是科技革命是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先导,科技发展促使史学思维的客体、主体和工具,以及与此相关的方法论原则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指...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件大事,是发生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方式,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而且对社会、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迎来了高技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不了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人类20世纪的历史进程、当前的时代特征和  相似文献   

9.
论科技创新与思维革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史证明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都取决于方法创新和思维革命。从原子论、整体论、归纳演绎论、分析综合论、直觉论、否证论、一直到各种非理性主义, 人类思维经历了一系列的飞跃与革命。正是这些革命打破科技活动中那些僵死陈旧的研究传统, 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繁荣。今天人类要想继续推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就需要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特别关注眼下普遍流行的各种非理性方法和后现代思维。  相似文献   

10.
试论科技发展对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科学技术发展对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认为在一定的程度上,科技发展,尤其是科技革命是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先导,科技发展促使史学思维的客体、主体和工具,以及与此相关的方法论原则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指出了这种影响的局限性,并对今后史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1.
任何社会运动,特别是大规模的彻底的运动,都要求改变人的思维,即进行思想革命。当然,离开社会实践,这些革命本身就又不可能产生,而且也不能回答那些生活中提出的迫切的社会问题。正是有了18世纪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20世纪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准备,才有现在达到空前速度的科学技术革命。如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现代思维韦贤斌新的世界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引起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从而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面对这场世界范围内的变革与挑战,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是采取——循规守旧?全盘否定?还是批判继承?这是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科学思维章节里,逻辑思维方法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它的科学思维基本规律是进行任何正确思维都必须遵守的,即使非逻辑思维和科学技术方法也都无一例外,有意无意地使用着这些思维的基本工具。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进步,几千年一贯制的逻辑基本规律不可避免必须科学地改善自身,才能更好地为现代思维服务。基于此,我提出将“因果律”确立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物理学是现代科学革命和现代技术革命的先导。它推动了现代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及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空间、海洋等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国家的综合实力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商品货币关系灭亡的物质基础,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旧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旧式劳动。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价值创造方式。四、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剩余价值的创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西思维方式各有自己的特色。通过比较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预测中西思维方式的未来发展趋势,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本文探讨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并对中西思维方式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认为中西思维方式最终会逐步结合,最终产生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创建,必将极大地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在其深厚的科学技术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和社会系统工程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8.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而时代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便是各个时代的科学技术状态。马克思主义是在近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与时俱进是其内在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是共命运的,是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的。现代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不会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能发展和丰富其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不会过时的。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及其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维方式本身没有先进和落后的问题,从能否孕育近代科学的角度来评判,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确实存在严重缺陷。这些主要表现在忽视了人的知性在思维方式中的中心地位;缺乏分析方法、实验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等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这些缺陷影响、制约、阻滞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致使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我们只有从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入手,进行一场思维方式革命,发展理论思维,才能创造中国科学发展的辉煌。  相似文献   

20.
网络创造财富 ,给现代青年人心目中矗立了新的英雄模式 ,创造了有史以来全球信息交换无与伦比的速度 ,这些都是网络带给人类生活现实性的变革。此外 ,网络以独具的虚拟方式在虚拟空间中形成对于现实性来说不可能的可能性 ,进一步形成梦幻的、在现实性范畴框架之外的虚拟 ,否定了我们以往一切从现实性出发的传统的思维方式 ,统一性原则无可奈何地破缺了 ;同时 ,虚拟是一个新时代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出发点 ,将形成人类的各种关系的变革。可以说虚拟使我们面对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生存革命和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