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工作是社会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中介环节,是以出版和传播为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是在出版和传播之前按照某种标准选择、加工的社会文化职能。编辑就是这种职能的执行者。自从有了大众传播媒介以来,任何具有固定的物质形式的精神产品,如书籍、报纸、刊物、音像制品等无不经过编辑的选择、加工,才能实现其传播日的并取得最大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编辑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劳动者,是组织、审读、挑选和加工作品使之适合流传的再创造活动,编辑活动总是在文化范畴内进行的,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编辑活动离不开文化,文化在编辑的活动中得以发展。在编辑活动过程中,编辑通过对文化的选择、组构、传播、积累,实现对社会文化创造性的贡献,从而使人类文化不断深化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编辑误区”与编辑主体意识的建构张保健编辑是适应精神文化领域里生产和消费的社会化发展需要而逐步形成的社会职业。编辑活动是存在于传媒之中的,以沟通协调传者(作者)和受众(读者)的供需关系为基本目的,以发现、选择、组织、优化精神产品为主要职能的一种文化专...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化是人类以信息网络方式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而生成的新兴文化形态,是网络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是人类一种新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图式。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视域下,网络文化首先是一个日常生活场域,但由于网络文化的内在特性和文化整合效能,使之触动了传统日常生活领域文化模式,推动主体的文化自觉。另外,网络文化使传统的日常生活主体走出封闭的日常生活世界,在开放的和创造性的非日常生活空间中成为自由自觉的非日常生活主体,并推动非日常生活领域变革。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标志着社会精神财富积累水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水平,物化的精神能力水平。它包括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在表现形态上有物质的形式、制度形式、精神文化形式几种。人类社会就是伴随着精神文明的进步而进步。  相似文献   

6.
1.人类社会从混沌走向有序,从蒙昧走向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验和行为心理,最初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承传。当群体创造的文明需要作为经验和社会思想行为规范加以综合规定时,无意识的自然承传再也无法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社会历史地呼唤文明的物化者及承载形态。编辑活动正是在这一历史的呼唤下产生并逐渐走向自觉的。可见,有意识的编辑活动作为社会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部分是随大众传播事业的兴起而诞生的,编辑活动的内容、范围和规模也是随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没有大众传播,就不会出现编辑;当然没有编辑,大众传播事业也兴盛不起来。大众传播事业本身的发展,又与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7.
编辑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社会赋予了编辑特定的角色,那么,编辑应该以怎样的人格魅力和工作魅力来完成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呢?支撑编辑活动的精神固然有许多,但科学精神是编辑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科学精神是人类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崇高的求实、求真的精神,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也是推动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发展起着手段性、工具性的作用。她本质上是唯物的、辩证的、批判的、革命的,也是崇高的、伟大的。她以求实、求真、质疑、奉献和创新精神为特征。这就要求编辑必须坚持科…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而在这个对人类文化扬弃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的就是编辑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编辑活动构建了人类的文化.同时,由于编辑活动的隐匿性特点,使得编辑的这一最主要的功用在人类文化的进步发展过程中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9.
王坤 《延边大学学报》2005,38(3):110-112
哲学精神是指作为社会个体从自我生命感悟出发对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永无止息的批判、否定、超越以及追求与探索精神,编辑理念就是编辑在编辑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精神上的沉积和升华。哲学精神可以提升编辑的精神境界,整合编辑的文化知识,完善编辑的工作方法,对编辑形成正确的编辑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编辑活动在人类文化缔构中的作用宋梅现代社会的文化,都是由这个社会的编辑活动所构造、缔结起来的。因此,编辑活动是缔结社会文化的活动,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没有编辑活动,也就没有社会文化的积淀和缔构,因此,编辑活动在人类文化缔构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编辑劳动是精神生产活动,不仅缔构和传播社会文化,而且优化个体创作原件,使之以最佳形态问世。编辑劳动本质上是高智力的创造性劳动。但是,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并不是以独立的物化形态昭示于受众,而是熔铸在他人作品之中,表现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潜隐性。内在本质的创造性与外在形式的潜隐性的统一,构成了编辑劳动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我们怎样理解世界(即我们形而上学的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怎样对待世界。而我们怎样对待世界构成了我们的基本形态,这个形态影响着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我们的整个文化也来源于此。本文区分了三种基本形态:第一种是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前物质主义社会或传统社会的形态,这是一种诉求的形态,即从超自然的资源中寻求帮助;第二种是物质主义社会或现代社会抑或非宗教社会的形态,这是一种工具主义形态,它主张按照人类的需要来主宰、统治和重塑世界;第三种是未来的(即将来的)后物质主义社会的形态,这些社会是后宗教的,但不是后精神的,它们的形态是让世界按照其本性自然发展,进一步说,是在人类意愿和非人类生命意愿之间寻找一种创造性的协同,参照道家的“无为”观点可以很好地阐述这种协同。  相似文献   

13.
从信息世界看哲学的发展及其根本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般人类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孕育着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全新方式:哲学的科学化和科学的哲学化。科学与哲学具有某种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它们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动态循环的反馈环路,从而导致它们的发展总是相互规定和促进、相互融合和转化,并相伴而行。我们同时面对着两种独断论:一种是自然主义的独断论,一种是意识哲学的独断论。这两种独断论的形成源于传统哲学对存在领域的二元对立的分割方式:存在=物质+精神。当代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的发展在物质和精神两大世界之间揭示了自在信息世界的存在,并在信息活动高级形态的意义上重新阐释了精神世界的本质,这就可以把物质到精神、精神到物质的活动描述为一个有中介的过程,从而合理地消解物质和精神的二元对立的割裂,并由此实现人类哲学的根本转向。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精神生产和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精神生产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活动。它是精神生产者运用一定的精神生产资料作用于一定的精神生产对象而创造出一定的精神产品的过程,并具有自身的独特特征。文章从精神生产与意识生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与文化发展、文化精神与文化价值等方面,说明研究精神生产的意义在于创造出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价值取向相吻合的文化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不断演化发展的生命过程,考察文化,离不开对文化结构和文化层次的分析.广义的文化包含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和谐的四种不同的形态.和谐文化价值体系是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体:一是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等不同形态文化的内在和谐及相互和谐;二是和谐的理念和价值体系;三是和谐理念和价值观念引导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三者协调发展所达到的和谐状态,也就是我们理想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编辑的文化视野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的文化视野、社会角色、知识结构与精神产品密切相关。反映时代主流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更多地指向现实和未来;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服从于社会现实,并着力体现出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导向;导向性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在对精神产品的选择、加工活动中引导并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编辑的社会角色有社会的规范性角色、学科权威角色和内化式角色,编辑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识过程决定了其对精神产品选择时的价值取向。编辑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精神产品的内容进行取舍和加工,同时又通过这一活动丰富、升华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7.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的统一体。精神生产实质上是一定社会形式意识的生产。现代精神生产的本质决定了编辑主体在精神生产中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次生信息的选择、优化的智化过程及其精神产品所产生的社会导向。编辑主体在精神生产中的作用及其社会功利:即以先进的思想道德体系,倡导科学,繁荣文化,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8.
编辑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创造性的群体活动,它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编辑活动的社会文化功能是指编辑活动中选择、优化和传播社会文化的能力和功效。它和著作活动的区别在于:它不直接撰写文章创造精神产品,而是以他人的著作稿为对象,做创造性的规划、选择、加工工作。而这种规划、选择、加工正是期刊编辑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在现代编辑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从而使它和著作活动分别开来,成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社会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是世纪之交。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又一个科技和经济大发展的新时代正在来临。作为文化形态的高校理科学报的编辑,应如何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为科技、文化、学术走向世界架设桥梁,为高校理科学报步入国际文化市场铺石筑路,这就对高校理科学报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对社会精神  相似文献   

20.
信息文化的涵义和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文化可定义为: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础,以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为支柱,以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分配、传播、交流、使用为人们普遍的重要的活动内容,通过社会信息化过程引起人类生存方式全面变革而形成的信息时代的文化形态。可以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来探讨信息文化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对于信息时代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