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史哲》2014,(2)
2015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中国济南召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诞生于欧洲,从1898年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经历了从创立、发展和国际化三个发展阶段。其发展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润与熏陶,反过来也极为深刻地影响着现当代西方史学。中国历史学家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早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联系,胡适于1938年8月参加了在瑞士苏黎世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此后中国与它若即若离,直至1982年重新入会。中国史学目前迫切需要走向世界,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作为一扇中外史学交流的窗口,可以让中国了解世界与国际史学,更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和中国史学。重绘新的世界史学地图,它将会起到非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西方古代史学的异同及其理论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治忠 《学术研究》2007,(11):81-87
中国与西方的古代史学是世界两大最具活力、又独立发展的支脉。其共同的理念有:一是记史求真的史学价值观,二是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中西古代史学最根本的区别是,中国具有西方所没有的制度化、组织化的官方史学。从这种比较研究中可概括出,古代史学内在的主要矛盾是历史记述的真实性与历史撰述的社会功用之间的矛盾,史学在这对矛盾的运动中发展并走向专业化,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历史学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3.
何跃 《云梦学刊》2001,22(5):47-50
伏尔泰史学研究在中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对伏尔泰在史学上的贡献认识不足;二是伏尔泰史学名著的翻译太晚,滞后了国人对伏尔泰史学思想的了解.中国史学界认为,伏尔春对史学的贡献在于从理性史观到世界史观的创新,在于从理性史观到文化史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现主体性是一国史学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意味着一国史学对于本民族及世界历史有自己独立的认知和表达系统。依托苏醒的中国史观,当代中国史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主体性实践。西方汉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国内史学家挣脱欧洲中心论的束缚提供了示范,并向中国学界展示了摆脱西方中心论后重新构建中国历史叙事的可能性,以及中国历史本身在摆脱欧洲中心约束之后惊人的可塑性。中国史学的主体性崛起及实践具有无可置疑的正当性,但它并不享有与文化本质主义共谋的正当性,必须避免史学主体性的崛起滑进文化本质主义的陷阱。在史学主体性的带领下,中国史叙事一定能够回到它自己的轨道。在主体性推动下,中国史学即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的范式正在孕育之中,这必将激发中国史学所蕴藏着的无限潜能,为中国史学开拓出一个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古代史学许凌云一、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藏史学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部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史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发达的学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优良传统和民族特色。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6.
史学即研究历史的科学,但没有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就不能称之为史学.因此,史学遗产不同于一般历史遗产,它是历史遗产中形成客观规律的一部分,而不应与史料学、考据学、年代学、史学史等学科混淆. 下面就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活力的几个历史规律的方面作简要叙述和批判的继承. 一、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活力早在尧舜时代,民本思想就已出现,《尚书》尧典、虞舜典都有所记载,至于形成为一条  相似文献   

7.
唐代文化上继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下开宋、元、明、清,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文化史上的高峰。“当古代文明的夕阳斜辉消逝在(欧洲)第六、七世纪的黑暗中的时候”,唐代则在哲学、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取得光辉成就。六、七世纪的中国,群星辈出,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唐代文化突出的创造性,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及蔚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份的雄浑气魄和涵量,说明唐代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造就了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高峰,也垒造了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唐代文化成为当时世界的高峰,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任何有高度发展水平、有代表性的文化系统总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提供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的。唐帝国有条件在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前提下创造丰富雄厚的物质基础,也因此有条件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唐代文化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是,唐代文化高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它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呢?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探索和说明。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纪与海洋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海洋世纪的出现,是世界历史演变的结果。但是,重新反思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发现史学论述存在的盲点。由此可见,海洋史学的问题意识,在于拷问海洋世界在世界历史体系和结构中的地位。中国海洋史学要在学术理论和实践上重建海洋世界的小系统,全面总结、继承、利用这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不仅可以改变历史研究中忽视海洋的缺陷,丰富中国历史的内容,完善中国历史体系和结构,促进史学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而且可以为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双轨制政治文化机制是辽代民族融合的特色.辽代民族交融历史特色的形成与辽代契丹居民与汉族居民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辽代史学则是反映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载体.探讨辽代民族交融与史学发展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叙述多民族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结历史经验,并推动对辽代史学演进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当代中国史学进行研究,首先要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廓清.目前来看,在当代中国史学研究中,存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当代中国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等诸多概念,造成当代史学研究中概念的模糊与混乱,有必要予以辨析和明确.史学研究,不仅仅是对历史史料的简单发掘和再现,还应当通过对历史史料的研究找出历史发展的逻辑轨迹,为现实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启示.后者既是当代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国史学承载的时代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研究要有世界眼光 ,要把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 ,放在世界全局和国际关系的格局之中 ,从各种角度去考察分析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动关系 ,同时从各个角度对中外历史进行深入的比较剖析 ,为此必须积极开展国际文化学术交流。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发展 ,中外史学交流也日益频繁 ,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中国的史学研究 ,对罗森的研究 ,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心理因素对历史进程的作用是巨大的,在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或社会制度内部出现重大调整时,其作用愈加明显.当前,由于当代中国史的学科特性,心理史学对其研究的影响大有愈来愈深入之势.而且,当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心理史学为当代中国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方法论利器,在未来,心理史学要比此前更有前景.但也要认识到心理史学自身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使用不当或滥用同样会给当代中国史研究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适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梁启超曾经指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唯史学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最发达。”①的确,中国史学,尤其是古代史学极其发达,那层出不穷的历史学家,灿若星河的史学著作,种类繁多的史书体裁,丰富多彩的史学思想,都是世界其他各国所不可企及的。那么如此发达的中国史学究竟起源于何时,遂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解决,无论是研究中国史学发展的历史,抑或对把握中国史学发展演变的规律都多有神益。关于中国史学的起源,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生的史学课题。说名古老,是因为早在汉…  相似文献   

14.
《史通》不仅是中国史学史上极其重要的史学理论著作,也是世界史学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是对世界历史学的一大贡献,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史通》的写作时间问题不仅是研究作者刘知几史学思想发展必须加以辨析的,也是认识、研究《史通》的理论贡献必须加以辨析的问题.刘知几自幼酷爱史书,青年入仕后潜心于史学的研究,中年进入史馆开始撰写各种历史著作,进而私撰《史通》,这有一个历史和逻辑的发展统一问题,也有客观环境与主观条件的统一问题.目前史学史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对《史通》的评价与研究.我以为,对《史通》的全面研究、深刻认识与公正评价都将涉及到  相似文献   

15.
历史人物研究自古以来即深受中国史学家的重视.陈垣是中国现代史学大师,历史人物研究是其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果卓著.且呈现多种研究和著述形式,形成了以宗教人物为主的多样化人物研究,在人物研究上以坚守文化本位和弘扬民族精神为旨趣,提出了独到的诸多历史人物研究方法.陈垣的历史人物研究既体现了其史学思想和成就,也是其史学思想和成就的开山之基.对此加以深入研究,既有助于深化对陈垣史学思想和成就的认识及评价,也对今天的历史人物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是历史学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巨大发展的历史时代.在这个世纪中,一方面,人们的历史视界急剧地扩大了,另一方面,先进的史家们更已掌握和运用了愈来愈多的比较科学和合理的理论与方法,从而使他们的史论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史学发生了从印象主义的经验史学到理性主义的科学史学的重大转变.在这场深刻的史学革命中,20世纪的中国史学,同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自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传入中国史学界以后,一种以史论为灵魂的新史学中国的现代史学更已愈益成为了本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强势潮流这同20世纪世界史学革命的基本方向无疑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进行儒学与史学的双向考察 ,实则为史学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探求历代史学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主干部分儒学的关系 ,探求优秀历史著作的产生与时代思潮的关系 ,开拓新的研究课题 ,丰富我们对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通过儒学与史学的双向考察 ,对于儒学 ,则能进一步认识它的优良精神对中国文化的灌溉作用 ,认识它的思想精华在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 ,如何构成吸收西方进步文化的内在基础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西方史学各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作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两大史学类型,中国史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既显示出众多的共同特征,也形成了各各不同的鲜明差异。中国史学萌生于夏朝,创立于春秋战国,大盛于汉唐两宋,曾经长时期居于世界史坛的前列。用梁启超的话说,“中国在各种学问中,唯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为最发达。”元明清以后,中国史学衰微迟滞,始终徘徊止步于原始初级状态而没有发展。在这同时,原先在史书卷帙和史家数量上远远落后的西方史坛却后来居上,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点燃的萤光爝火,经马基雅维里、维柯、兰克诸大师发扬光大,最终在十八、十九世纪放射出耀眼的奇光异彩。中国史坛两千多年间史家辈出、史著如林,为什么始终停留在《左传》  相似文献   

19.
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的10年,是史学大变革的10年,史学理论研究突起的10年,也是当代历史认识论研究接受新挑战的10年。本文拟就历史认识论中“纯粹客观的历史”、“人心中的历史”、“二重历史客体”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纯粹客观的历史”与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 世界上有没有“纯粹客观的历史”?历史学家能否写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历史?这一直是古今中外历史学家、历史哲学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中国的乾嘉史学、19世纪德意志的兰  相似文献   

20.
近年,许多学者著文回顾本世纪我国史学的发展历程,尽管所谈具体学科各有侧重,但都认为,中西学术的交流和会通,是20世纪我国史学取得长足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蒙元史学科而言,由于其具有世界性,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所谓“世界性”,指的是蒙元史研究涉及的地域、民族、制度文化,以及所利用的历史资料,都超出了中国范围。因此,研究蒙元史更需要面向世界,随时注意了解和借鉴别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切忌闭门造车,这是老前辈谆谆教导并用他们的研究实践启示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19世纪末以前中西蒙元史研究之回顾与比较  中国传统史学最重“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