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对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发展的新挑战,国内的学者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空闻经济学以及城市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直接影响了城市决策者们的价值取向.其中,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关系的研究尤其值得关注,面对发展的新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与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同步,提升城市空间价值要与融入全球城市体系的进程同步,推进城市产业空间变革的行动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引领.  相似文献   

2.
站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节点上,通过审视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来总结以往城市发展、区域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为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优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提供对策和路径,是当前学术界的共识,因为这既是历史责任,也是时代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催生北京城市空间新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世界城市正在成为北京市发展的新目标和迎接全球化世界城市竞争面临的任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奠定了北京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也不断改造着传统城市空间的格局。发展文化经济的战略决策和生动实践更是提高了城市能级,形成了新的文化亮点,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国家通道和世界看中国的代表性城市,北京正在以国际创意之都新秀的形象迈向世界城市行列。  相似文献   

4.
城市经济地理是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它是研究城市体系结构形成发展条件和规律的科学。作为经济和地理双重概念的融合体,城市经济地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研究城市体系的地理和经济双重功能。而探讨城市体系的结构演进与空间布局更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地理学和经济学共同感兴趣的热点研究课题。从目前情况看,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富有竞争力的城镇化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亟须进行区域布局优化。河南省作为我国典型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其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现状与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河南省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极化特征——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和较低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且二者之间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为此,我国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应采取强化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实施和政策引导、实施城市群推动战略和差异化发展战略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南方论刊》2013,(9):2-3
<正>有着"中国电子第一街"称号的深圳华强北,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子业的"窗口",2012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外销市场低迷等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地铁7号线建设的双重冲击,华强北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充分评估、深入调研、全力以赴,扎实仔细做好了以下十项工作,最大限度地缓解和减少了冲击给华强北商圈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了华强北商业运行基本平稳。  相似文献   

7.
全球城市产业转型推动城市空间重构,城市经济服务化推动中心城区重新发展与城市空间扩张.目前我国国际化城市产业结构正处于优化升级之中.在地区性首位城市如上海、北京与广州等城市,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正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成为城市主导产业,从而推动城市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重新布局.国际化城市郊区化进程正在加快,城市建成区不断从中心向外围扩张,近郊成为人口密度增加最高的区域.中心城区成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聚集地,在中心城区居住密度下降的同时,其产业密度却在上升,中心城区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进一步密集化.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尽管从经济学的视野研究该问题的成果不断涌现,但是总体而言,对于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的整体性、层次性以及优化配置的动因机制的研究尚显不够。深入思考发达地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必须科学把握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在工业化、城市化不同阶段所呈现的动态演进特征,理性认识土地资源配置利用现代化对于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作用,系统探索土地资源动态优化配置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孙洁 《社会科学》2012,(7):49-56
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分为艺术家主导的原创型集聚、设计家和企业家主导的生产型集聚和消费者主导的消费型集聚几种不同类型。它们分别对应四种不同的作用机制:自我毁灭式、融合衍生式、辐射拓展式和终端引领式。这些作用机制通过城市再生、结构调整、网络构建和需求创造等路径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全面转型。同时,集聚区作为政策的"落脚点"和重要的"传导枢纽",相关政策的演进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关注点从产业体系到经济系统再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层层递进中促使城市的全方位转型。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不局限于产业层面,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提出之初相比,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创意不再单单是通过产业化作为文化产业的替代概念,而是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贸易依赖度与外资依存度的双重提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向型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此,众多研究者认为,我国在微观生产能力快速扩张与资本迅速积累的同时,本土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然而,刘志彪教授等的最新论著从产业集群和全球价值链融合(GVC)的视角指出在改革开放30年外向型经济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我国本土产业的逻辑升级并未得以实现.在对著作进行解读与评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剖析了我国本土企业和产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过程中本土产业结构呈现的低端化特征事实、内在形成机理与外在负效应、实现升级的困境以及升级的微观策略和战略转向,以期对理论和实践均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12.
城市空间重组与新产业价值链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被中国发达城市"切割",导致由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聚集而成的新产业空间快速生长,并成为统领城市和区域空间重组的主导力量。不同类型、主题的产业空间通过集聚—扩散—升级—再集聚—再扩散,构成开放型的新产业价值链空间,优化了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提升了城市空间价值,并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多元重构,促进了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转型与能级提升。  相似文献   

13.
我国资源型城市数目众多,目前我国部分资源型城市已经进入资源衰竭期,面临一系列严峻的经济、社会等问题。资源型城市如何以低碳经济为契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地域与城市发展类型的特点,选取了十个资源型城市与十个非资源型城市城市为样本,从资源依赖状况、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增长情况、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现状和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制定了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目标,并提出了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环境的重要调节器。面对人口爆炸、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人类社会难题,全球已经共识: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因此,海洋产业面临着大发展机遇。据统计,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2370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  相似文献   

15.
论文通过对低碳产业特征、低碳产业分类的理论探讨,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云南红河州能源资源现状、资源优势,提出红河州发展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型服务业及旅游业等低碳产业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6.
17.
数字经济不仅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而且能够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数字经济通过融合现代产业体系的各类要素,能够逐渐壮大实体经济;提升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强化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释放优化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效应。为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我国需要增强核心科技创新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建立新型风险控制系统以增强金融监管;加强高端人力资本培育以破解人力资本数量不充分以及区域分布不均衡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萍乡是老工业城市,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三产业拉动力不强;新兴产业不断引进,但传统产业仍占主体,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但有影响力、拉动力的龙头企业不多,不能形成产业链等问题,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产业转型,用活"三项政策",建立"两个机制";推动"三个转变",促进协调发展;打造"一园两带",优化产业布局;突出项目建设,做强十大主导产业;建设"六大平台"、"五大网络",提升产业发展软实力;抓住"三个关键",以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给我国许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的产业重组即将进入一个高峰时期。产业组织内外的因素要求政府必须介入产业重组,以提升地区和产业的竞争力;但是政府介入产业重组必须遵循市场原则,依据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去推动产业重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工视角研究产业组织演进与优化的理论依据。首先指出分工在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而非单纯的技术性因素。其次分析了分工与产业组织演进的内在关系:分工是组织的基础,也是组织变动的原因,分工是产业组织演进的历史逻辑。最后从理论层面上探讨了分工经济对规模经济的甄别,指出分工经济而不是规模经济才是报酬递增的真正源泉,才是产业组织优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