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依法执政是改革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必然选择。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中国共产党实行依法执政的必要性、依法执政的思想蕴含、基本原则、主要思路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辉 《社会科学家》2006,5(1):54-57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和政治文明的高级形态,是一种新的执政方式。它以执政在民为根本原则,要求执政党执政方式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它以执政在政为基本内容,要求执政党的执政方式从高度集权转为分权制约;它以执政在法为主要形式,要求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应从依靠政策执政转变为主要依靠宪法和法律执政。  相似文献   

3.
依法执政主要就是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执掌和行使执政权力,实现执政方式的法制化。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要形成依照宪法、法律和党规党法行使执政权的行为方式及其习惯,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健全党内民主制度,逐渐实现执政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这是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也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总被引:77,自引:0,他引:77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实现三者的协调统一 ,必然要求执政党依法执政。本文认为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党的执政条件、任务和环境的深刻变化 ,适应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新发展。坚持依法执政 ,首先是依宪执政。必须在制度和法律上坚持和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领导体制 ,根据宪法的规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 ,理顺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组织的关系 ,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制度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党依法执政实现的基本途径 :一是需要彻底摒弃以党代政的直接执政方式 ,确定党必须通过法定的国家机关进行执政活动的基本制度选择 ,二是树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观念 ,建构起一个比较完备的规范和监督党的执政活动的法律制度体系 ;三是完成从主要依靠党的政策执政向主要依靠法律执政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这是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也是对执政規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对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其执政方式必须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传统的执政方式已与现实发展产生明显的不适应。面对新的执政环境 ,党的执政方式必须要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人治”型向“法治”型、由作主型向民主型转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是党确立正确的执政方式的一个重要目标 ,也是确认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逻辑与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维度上探讨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的逻辑和途径.首先以中国共产党所处的新的时代背景和执政条件为切入点,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在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前提下转变执政理念、体制和方式,特别是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共产党在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历史进程中,要进一步实现由"整合型政党"向"代表型政党"的转变.这就要求把"为人民执政"与"靠人民执政"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民本与民主、民享与民治、为民作主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推进以现代民主政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党自身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而向现代化执政党转变过程中提出的执政理念。依法执政既是一个理念、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更是一种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一种建立在宪法和相关法律规范基础上的制度设计,一种基于相关制度设计而形成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新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点是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标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优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而对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而言,民主执政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也是实现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前提和基础,它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大趋势和新取向。  相似文献   

12.
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世情和国情,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遵循政党和媒体发展规律,促进党的科学执政;完善新媒体的民主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推进新媒体依法有序运行,保障新媒体党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依法执政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其实质就是依宪执政。坚持依法执政,首要是坚持依宪执政,这是由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党与法治的关系以及宪法的实施现状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依法执政,必须完全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推动国家制度法治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关于依法执政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并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执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求、扩大和夯实其法理基础的过程,实行依法执政,是新时期重塑并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法理基础的必由之路和程序保障。而增强依法执政意识,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建立制度治党机制,按照依法执政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实现依法执政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赵金鹏  房晓军 《东岳论丛》2006,27(6):114-118
党的十六提出的“五种能力”,构成了加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完整体系。但每一种能力又都具有自己的特质和极为丰富的内涵,并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系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为提高科学判断形势能力提供了科学思维的政治基础;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是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题中要义和重要保证;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是提高总揽全局能力的根本要求和法律保障;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是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的重要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16.
李军 《兰州学刊》2003,(4):29-30,21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为加强自身执政建设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 ,也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科学审视自己领导和执政艰辛历程的必然结果。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遵循合乎执政规律的基本原则 ,即合法性原则、依法治国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 ,在此基础上顺应民主与法治这两大世界进步潮流 ,大胆吸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 ,实现权力制约的新突破 ;推进党的领导法制化 ,创造依法执政的新境界 ;构建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平台 ,实践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唯一执政党.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就必须在执政实践中坚持先进的、科学的执政理念,并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改进和完善执政方式、遵循执政规律.探析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期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燕 《理论界》2009,(1):57-59
枪杆子政权与依法执政有根本区别,这种区别是执政党执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根本转变本应在党的八大以后的一定时间里完成,但是"文化大革命"影响了这种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执政方式转变的转折点.党的十四大以来为执政方式的转变和依法执政框架的构筑做了准备,党的十六大以来依法执政理论初步形成体系,党的十七大是依法执政理论基本完善的标志.自此,有中国特色的依法执政理论成功地指导了执政党的执政实践,成功地领导中国抢占了世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徐丰兰 《东岳论丛》2006,27(6):240-241
中国共产党要想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科学的执政理论的指导,必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讲求科学、民主和法治,是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第一要求。  相似文献   

20.
承担执政之重:以依法方式 依宪政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国家,人民主权通常以间接方式实现,执政主体通常与政权主体分离,执政主体及其执政行为直接决定着人民生活幸福与否,执政之重重于泰山.中国共产党以往长期习惯于以人治方式领导国家,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其作为执政党的执政使命更为重大.为承担执政之重,党及其直接执政者应依法执政,依宪政思维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