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新中国第一次民法典草案为研究文本,对新中国民法移植1922年《苏俄民法典》模式的内容作了具体的考证。研究表明,新中国一些重要的民法制度和原则都是移植苏联经验的结果,这种移植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2.
孙莹 《社科纵横》2010,25(5):80-82,94
新中国民法典第二次草案作为当今民法学研究很好的"反面教材"是不应被我们忽略的。此次草案在体系和结构上仍承继了德国法传统。新中国民法典第二次起草也有其富含时代特色的立法指导思想——阶级斗争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近代日本民法典编纂是欧洲大陆民法影响的体现,1890年的"民法典论战"是法国民法对日本影响衰落和德国民法影响扩大的标志,20世纪初日本民法学的德国化使日本在短期内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民法理论体系,日本民法的概念结构以及民法理论逐渐赶上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全方位的移植也影响了日本独立民法学的形成,移植的法概念和法制度长期与日本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影响了民法典功能的发挥.日本民法学的发展路径是特殊背景下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论俄罗斯民法典的编纂及其历史继承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民法学产生于18世纪后半叶,可谓历史久远,基础深厚.在俄罗斯历史上共制定并通过三部真正的民法典,即1922年和1964年的<苏俄民法典>以及1994-2006年分四部分分别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三部民法典都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因而每部法典都以否定前一时期的民法学原则为宗旨,但是,这三部法典又都不以立法者意志为转移,每部法典的结构体系和制度规则又均以前一部法典或法典草案为基础,体现了法典编纂的历史继承性.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穗积重远(1883—1951)是穗积陈重的长子,他在大正5年(1916年)取得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大学教授资格,此后作为大正民主运动中的一位法学家而活跃于那个时代。有关重远致力于民法学,特别是家族法领域的研究,留下了巨大的学术业绩的情况,早已是世所公认而无需多言  相似文献   

6.
《民法通则》是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一部具有民法总则性质的民法单行法,通过确立民法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和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制度,宣示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建立较为完整的民事责任制度等立法举措,唤起了民众的民事权利意识,保障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中国民法典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在中国当代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法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民法学为当代民法立法提供理论支撑,依法治国的法治蓝图为实现中国当代民法的历史跨越注入强大动力,因而民法典编纂具备了必要条件。《民法总则》的制定完成,适应时代经济、人文和法治特征的要求,彰显民法典的人文主义立场和精神,迎接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保障人对新型权利及其客体的享有和支配,标志着《民法通则》完成了历史任务,标志着中国当代民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奠定了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础和分则各编的框架和内容。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06,21(8)
马玉祥教授,回族,1947年8月生,甘肃省兰州市人,自1982年元月大学毕业分配到西北民族大学任教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是西北民族大学复办以来第一位法学专职教师,是全校法学公共课的主讲人,是西北民族大学的法学专业的主持人和学科带头人。自任教以来,除了担任全校法学公共课的主讲工作外,还为政治系、干训部、民贸系等系部担任法学主干课教学,同时,发起组建法学教研室。在全校的相关专业和研究生专业讲授法理学、民法学、经济法学等课程。马玉祥教授参与学校党委宣传部“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西北民族大学曾两次荣…  相似文献   

8.
李然  刘茜 《社会》2003,(11):58-59
私人侦探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1992年,上海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侦探机构“上海社会安全咨询调查事务所”。由当时号称国内四大刑侦专家的4位长者担纲,创始人为上海滩鼎鼎有名的大侦探端木宏峪,上海人通常称他为“大侦探端木”。这家私人侦探所的成立,据说与他在上海警界树立的权威地位很有关系。新中国的私人侦探业开始出现萌芽。  相似文献   

9.
正93岁,80多次访华,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代领导人都有过多次接触,这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记录。从与毛泽东第一次见面算起,43年来,基辛格与五位中国领导人都保持不间断的交往,因此,他也被称为"最牛老外"。基辛格首次访华"避见"毛泽东1971年7月8日,一个闷热的夏日,一位美国高级外交官突然"肚子疼",被送往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远在深山的官邸。而这位外交官的实际目的地,则是数千公里之外的中国北京。  相似文献   

10.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律制度奠基人,是“媒介中西两大法系成为眷属的一个冰人”。去年是他150周年诞辰,为此,由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法学院、浙江省法学会等20家单位联合发起,于1990年10月23日至26日,在毗邻沈家本家乡浙江省湖州市的历史名城——杭州,召开了首次沈家本法律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这次盛会的有来自全国及美、德、意、澳、日、香港等国(地区)中外学者近100人,他们中间有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仲方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名誉会长张国华教授、中国著名法律史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张晋藩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总干事高铭碹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海年研究员、美中法学教育交流协会  相似文献   

11.
改革前中国与俄罗斯具有相类似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法律体系.20世纪80-90年代,两国先后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俄罗斯在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着手制定民法典,历经十几年,完成一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民法典>,而中国至今仍未形成民法典.文章着重分析了中俄两国在寻找现代<民法典>的进程中的不同特点,以及俄罗斯的民法法典化进程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杨正光先生是我国日本研究学界中一位学有专长的研究者,也是一位学术活动的组织者。他原名胡传德,1947年入北京大学,攻读国际关系专业。1951年毕业后,致力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现任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著作有《中日关系简史》、《松本龟次郎传》等。其中《中日关系简  相似文献   

13.
周年悼翰老     
百岁落尘万巷悼,革命学业不乏陈;通古博今书浩瀚,赢得神州漫笛笙。2004年,一位108岁的老人离开了人世。他是一位大学问家,他涉足的领域很广,著述甚多;他是一位科学家,1955年被选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他是一位革命家,他为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从事“地下工作”二十余年,1951年奉周总理之召,回国工作,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为党和国家奉献身心;他是一位教育家,曾在桂林师范学院、北京大学等任教,他赞成蔡元培的教育方针,特别重视外国语的教育,晚年还组织中国国际文化学院;他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曾在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大同盟”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岗,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他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新中国建立后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死后,他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被开除党籍。  相似文献   

15.
<正>公丕祥,山东蒙阴人,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法律与社会哲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等。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法哲学革命》《中国刑法通史》第一分册(与李光灿先生合著)《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述论》《法律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佚名 《东西南北》2008,(2):48-48
忠诚是无法强制的,企业把员工摆在第一位,员工才把工作摆在第一位。用报酬赢得员工的忠诚——幼稚可笑;以强制手段维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适得其反。只有当员工内心深深感受到企业对他的工作、生活及未来的真诚负责时,才会与企业实现心与心的交换。  相似文献   

17.
五十载,雏梦初现1956年初,中国第一所农村敬老院落成在黑龙江省拜泉县兴华乡长久村,3间泥草房、3名服务员、11位入住村民,开启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的先河。同年6月,新中国第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经第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1958年底,全国农村享受五保待遇的对象达519万人。1961年,内务部规范了敬老院"自愿参加、勤俭办院、民主管理"的原则。文革期间,五保工作受到冲击,全国敬老院仅7 175所,收养人员10万余人。1982年至1983年底,经全面普查,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95,01万人,90%以上享受了五保供养和社会救济政策。1994年,第一部有关农村社会救助的专门法  相似文献   

18.
民法典的制定是中国民法发展史上里程碑。合理完备的民法典必然要牵涉一个标准问题,没有科学的标准便不能形成主流的立法建议。本文试图从标准这个角度就中国民法典的内容选择与模式构建作以理性分析,以便走出先验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无谓争辩。  相似文献   

19.
《德国民法典》的演进及其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海峰  刘丹 《学术交流》2004,6(10):21-24
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已纳入议事日程。在民法典的编撰过程中,借鉴作为世界优秀法制成果的德国民法典的立法经验尤为必要。德国民法典在立法预研的严肃性、继承法律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外国法优秀成果、协调单行立法与法典立法的关系和抽象度以及构建市民社会民法文化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应成为中国民法法典化的重要理论参照物。  相似文献   

20.
冯昭奎 《日本学刊》2002,(3):148-152
林信太郎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他甚至在个人简历中写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林先生在日本通产省工作过 3 0年 ,历任商业、贸易、机械、汽车、资源等产业领域的行政负责人 ,曾参与环境、公害、调查、企划、长期计划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工作。他提出中小商店自由连锁方案并对此进行了具体指导 ,被称为“自由连锁之父”。他长期担任东京工业大学讲师 ,精通大型流通企业实务 ,又被称为“日本流通政策第一人”。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日本经济奇迹与通产省》一书中曾有一节专门介绍林信太郎对日本经济的贡献。林先生的著作《机械出口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