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德关于语言的艺术的探讨在某种意义上集中体现了其修辞学思想.康德认为语言的诸艺术是雄辩术和诗的艺术,语言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语言的艺术是愉快的普遍传达性艺术.这些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观相比较而言,"通"中有"变".康德修辞学思想于修辞学史、语言哲学史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针对80年代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向,提出90年代修辞学史研究的学术倾向与前沿课题,以期引起深入探讨,包括史料问题,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修辞史观问题,即怎样看待人们研究修辞的历史等问题。本文指出现代中国修辞史的前沿课题:一是加强对修辞学史体系的研究,二是加强对修辞学史发展历程与规律的研究,三是加强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意义上与"描写"、"抒情"、"议论"概念相对的"叙事"概念由于赋予了西方叙事学的学科意义,其内涵与外延大大丰富,发展成为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中多门学科共享的核心术语。论文从西方叙事学中"叙事"概念的学科意义切入,梳理"叙述"向"叙事"转移及在现代语境下融合、分化的嬗变历程,考量"叙事"概念的现代意义和功能特征,并试图以此为起点,系统探讨语言理论对叙事理论建构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的历史事实为依托,分析德国审美思想与中国语境中审美现代性问题的内在关联。文章认为,中德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关联,从现代学科发展的意义上来说,首先表现在知识论层面,与审美话语和审美知识范式的革命性变革有关;其次则表现在审美思想与社会文化、个体生存的互动关系上;而上述知识学与审美社会学意义上的现代性关联,与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创造性转换有关,并最终源于中德知识人对审美在现代知识谱系中本体论地位的深刻认识。论文分四个部分:一、现代性转换:中德美学的关联域;二、审美本体论意义上的现代性关联;三、审美人生层面的现代性关联;四、审美知识学方面的现代性关联  相似文献   

5.
文学的修辞批评之中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修辞学都发端于对口语交际的研究,但中国修辞学对文学的关注要比西方修辞学早得多。在对文学的修辞批评方面,西方多强调"说服",而中国更注重"表现";西方重在接受,而中国重在表达;西方侧重作品,而中国还兼及作者;西方突出程序,而中国还考虑过程。在方法上,西方长于论理,中国长于感悟。然而,中国的修辞批评失之零散与玄虚,而西方的修辞批评失之宽泛与偏激。因此,未来文学的修辞批评,必须对中西修辞学及修辞批评理论进行合理取舍,建立全新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提出了"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划分.排斥应用文章表面是为了文学的独立,实际是借西方文学观念反对"文以载道"的中国文章传统.然而,对无功利的文学美文的提倡与对骈文华而不实的批判是有矛盾的,读者借此为文言张目逼得陈独秀不得不进一步划清二者界线,继美感与伎俩之后提出了情与理的对立,旋即遭到方孝岳和刘半农来自文章内部的置疑.决意切断旧文学、旧伦理与新社会关联的陈独秀干脆把笼统的文学、应用之分落实到具体的文类上来,把承载世用功能的文章统统排除在"文学"之外.与其说散文在中西资源的共同滋养下成功地完成了现代性转换,不如说中国传统文章在强劲的西方文明冲击下发生了剧烈的裂变.一部分文章经过改造过渡到现代散文中来,大部分文章在漏不过西方文学筛眼的情况下被遗弃.从古代文章到现代散文,被改变的不仅是语言的形式,更有文章的基本格局和主体精神,乃至文学的性质和命运.对待文章的态度绝非无关宏旨,文体类型也并非简单地仅仅属于文章,它涉及到重大的文明转型,中国现代文学在被迫按照西方标准创造出来的同时,也创造了中国文学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多学科交融已成国际修辞学,包括中国修辞学在内的重要发展趋势。如何在多学科交融之中发展中国的修辞学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很多,其中修辞学研究的基点问题和拓宽与拓深问题尤其重要。就修辞学研究的基点而言,应以语言、语言运用为立足点,以表达为立足点。就修辞学研究的拓宽与拓深而言,应着力研究修辞行为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8.
聚焦一个核心问题,追问中国修辞学在语言学科注册而游离于语言学学科结构的症结;围绕修辞学与“交叉学科╱跨学科╱多学科”的学术关联,挖掘派生问题;结合理论与应用,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为中国修辞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基于广义修辞观的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对外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遭受反倾销诉讼有增无减,呈上升势头.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体"国家.本文拟就西方国家对"非市场经济体"认定的概念、本质、及其"替代国制度"的歧视性危害,中国应对之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鲁迅《呐喊》中“文”与“白”的文化身份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变革是一个时代文化思想领域开放或保守的风向标。五四到三十年代的"文白之争"不仅关涉文学的革故鼎新,也涉及怎么论定上层建筑、知识者与布衣的话语权及其文化身份的问题,也是文化转型关头怎么看待民族认同这一"大身份"问题的缩略版。作为思想个体,鲁迅对语言嬗变蕴涵的知识者文化身份的认识极其复杂,如《呐喊》既呈示了语言变革与身份转换的复杂景观,也体现出文化启蒙的悖论性。研究其中"文"与"白"的文化身份隐喻,有助于认识中国文化-文学现代转型的广阔性和复杂性,辨析知识与权力的离散与勾结,对理清文学史与思想史的深刻关联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田佳 《国际公关》2023,(16):191-193
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的修辞哲思为现代的修辞流派走向提供思路基础。古希腊对于修辞“说服”的强调以及中国儒家“诚与礼”的要求,使中外公共关系的修辞学派关注形成差异化发展。新修辞学在古典修辞学的基础上展开批判与哲学性思考,形成了新的修辞学研究范式,公共关系不断地汲取修辞学中的养分,助推公共关系修辞学派的发展。在对文献梳理和总结的过程中发现:公共关系修辞学派研究边界存在模糊性;仍无法摆脱“说服”困境;在多元范式的背景下,公关修辞伦理处于动态变化中。未来,中国式修辞学派亟须探索。本文通过梳理中外修辞学派的历史渊源,考察新时代背景下的修辞学认识论方法论,进一步明确修辞学与公共关系的链接与其发展方向,同时,对目前公关修辞流派发展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12.
借用修辞学中"题旨"概念,并将其细化为"题"、旨"两层次,来分析广告修辞的"宗旨"和"主题"。归纳分析了广告修辞的两种不同的"旨":促销性与非促销性;在"题"的范畴里,探讨了"说多少信息"、"说什么信息"两个方面。辨析广告修辞之"旨",确立广告修辞之"题",将有助于广告修辞活动的开展,提升广告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围绕着修辞和语言哲学,就修辞和修辞学的归属,修辞的定义,修辞是否贯彻语言生成的始终,语言里是否存在修辞的零形态,以及"修辞用多了成为语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澄清了一些观点,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语义之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之寓意在思想史上一直歧义纷呈。词源上的"现代性"表征着与旧时代的异质性,而"美学现代性"则是对现代性本身的反动。康德开启了现代性哲思之维,马克思、韦伯、吉登斯等分别从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重视域进行过思之冲浪。在这种历史性的思想负载下,笔者给予现代性以另类释义:时空、架构、生产、症候和僭越。  相似文献   

15.
西方现代性源起的中国灵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形象曾经作为西方现代文化乌托邦精神的象征,参与构筑西方现代性经验.中国形象进入西方现代文化,先后出现了"大汗的大陆"、"大中华帝国"、"孔夫子的中国"三种形象类型,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马可·波罗时代强调的是物质上富强的中国形象,门多萨时代强调的是制度上完善的中国形象,伏尔泰时代强调的则是一个思想上具有深刻启蒙意义的中国形象.在西方现代性经验中纵深研究中国形象,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性是一个跨文化空间生成的概念,正如中国现代性离不开西方的启蒙,西方现代性中也有中国灵感.  相似文献   

16.
穷尽收集<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至六册)中的"心"符字,从中择其要者50例,分字形不见于<说文>的从"心"之字、字形见于<说文>而意义不同的从"心"之字以及形扣义同于<说文>而义不行于后世的从"心"之字等三类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是,大量从"心"之字在战国楚简中出现应非偶然,也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现象,应当具有深刻的人文意蕴和社会原因.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楚简"心一符字的大量出现应与战国时期盛行的心性之学有某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性之学在战国楚地的流行.  相似文献   

17.
"寻根文学"是一种文化导根--站在现代意识的角度,重新审视民族文化形态,着眼于民族素质现代化的重铸.梳理"寻根文学"的兴起与嬗变轨迹,对其中的代表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修辞"跟"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四者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体系,"修辞"则是对语言诸要素的运用.它们之间并非并列的关系,逻辑上并不在一个层面.但是,现行的诸多《现代汉语》教材却将"修辞"作为一个区块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四个区块并列,造成了知识与知识运用之间的脱节.在《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与教学中,应清醒地认识到"修辞"在现代汉语教学体系中的中枢链接作用,有意识地将"修辞"与"语法"等四大区块进行协同融合,即紧扣语言的三大要素及文字讲修辞,从而实现知识与知识运用之间的有效链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语言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论"是一种独特的说理议论文体,它关注抽象义理,与阐发经典大义的"传"与"记"较为接近,但主题更集中,其超越性的品格与务实和功利的"策"不同,在形式上,吸收了"辩"的因素,以形成辨证群言的反思性格局。"论"在八代最为繁荣,与当时注重反思的思想环境、佛教流行等因素密切相关。"论"在中唐发生重大转型,偏重实用性与修辞性,成为科举的重要文体。"论"体文的演变,对于反思中国思想阐述形式的变化,有积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尼采的"上帝死了"指的是人要独立于世界,必须否定那个设定了终极价值和意义的上帝;福柯 的"人死了"指的是随着语言回归自身,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的概念将失去意义.在尼采的"上帝之死"与福柯的"人之死"之间有着血缘关系"上帝"和"人"都是人的发明,人借此确立了自身的特权地位;在解构了"上帝"和"人"之后,审美成为人生最重要、最本真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