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进,1995年7月5日出生,1995年7月14日进入天津市儿童福利院,患有颅面骨发育畸形,现为小学三年级学生,少先队员。我小时候不好看,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我。不知道为什么,年龄在长,可个子却很小。我有很多好朋友,还去过不少的好地方,都是儿童福利院的阿姨带我们去的。龚刚是我的小伙伴,我俩住在同一个宿合,一起吃饭,一起上学,他是五年级,我是三年级。他是在火车站附近被人捡来的,我是在垃圾堆里被人拾回来的,可以说,我们好幸运,来到这里,过上了好日子,还上了学。老师给我起名叫  相似文献   

2.
正海洋球池,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童年里最没有抵抗力的玩具之一。这一广受欢迎的儿童娱乐设施本该是为孩子提供快乐的场所,但却有许多孩子在这里染上伤痛。真实案例:一天,王女士带着只有两岁多的女儿婷婷来到一家商场购物,商场内设有儿童乐园,"我当时想让婷婷自己玩一会,孩子很高兴地冲进海洋球池内,突然间小脸就白了……"王女士说,"孩子哭了,然后血就流了出来。"经医院检查,婷婷下体被锐物扎伤,治愈存在一定  相似文献   

3.
正案例:家住福州的黄女士最近心如刀割。一天晚上,她带着儿子买完东西准备回家。"我拎着东西走,儿子在前面冲"黄女士说,"结果他一不小心跌倒,手本能性地按在地面上,没想到被烫得哇哇叫,没过一会儿就起了巨大的泡。"而烫伤孩子的,正是马路上很常见的东西——亮着的地灯!隔天夜晚,专业人员来到事  相似文献   

4.
天堂的位置     
每当我触及到心灵中那美好的部分,就感觉自己又一次确定了天堂的位置。一个小学老师来邀请我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作一场演讲。我问她:"要谈些什么呢?"那学佛非常虔诚的老师说:"跟孩子们讲讲极乐世界吧!我只是希望培养孩子美好的向往。"  相似文献   

5.
一、肯定的赞赏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心理专家到一所学校去做调研,校长请他帮忙鉴别学校里智力超常的学生。专家愉快地答应了,他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就把一群学生叫到办公室,声称他们的智力非同一般。被点到的学生眼前一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回到家高兴地对父母说:“心理学家说我是神童呢!”孩子的父母也惊喜异常,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孩子竟然是天才。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也对他们刮目相看。于是,这些学生在家长的呵护,老师的关怀,同学的羡慕下迅速的成长。一年之后,他们果真显示出超人的才华。这时,专家再次访问学校,校长很敬佩地问“您怎么会有这么准确的眼光呢?”专家笑了笑对校长说,“我只是随便指指而已,其实他们跟其他学生并没有什么分别。”  相似文献   

6.
左面是北     
女真 《今日辽宁》2015,(3):82-85
孩子的成长,方方面面,包括识路.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时,暑假去辽宁中医北面的一家英语学校念ABC.一次上课,我不幸生病卧床,他老爸午睡过头,错过了去接孩子的时间.往学校打电话,老师说孩子下课背书包走了.辽宁中医到我家有四站地,没有直达公交车,儿子自己从来没单独走过,而且他身上没揣一分钱,没有手机电话,没带家门钥匙,放学一个多小时了还没见本尊在家门口出现,这是要丢的节奏啊!老公上街沿他平时开车的路线寻找,我在家里焦急等待,那一段漫长的时间,要多折磨人有多折磨人.就在那一次,我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教会孩子找到回家的路,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7.
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煮好汤圆,等待妻子和儿子一起吃新年早餐。"嘀铃铃—"电话骤响。我拿起话筒,那头传来一位老年妇女的声音:"孩子,新年好……"是妈妈打来的电话?我在想。但声音又不太像,我疑惑地想查看一下来电显示屏,可是电话那头却开始说个不停:"你说年三十回来的,怎么又不回来啦?害得你爸昨天整个下午都心神不宁,打了几次电话给你,不知为啥就是打不通。他去了好几趟村口接你们,直到天黑透了,人家吃过团圆晚饭看春节晚会时,还没有见到你们的影子,他才失望地从村口回来。为了你们回家过年,我和你爸忙碌好几天,张罗了  相似文献   

8.
1971年,我8岁,小学一年级。我读的是农村小学,我的同学也大多是农村孩子。20多年后,我想起他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他们的淳朴和可爱,值得自豪的是,那时学生承受来自学习的压力远没有如今这般沉重,有了悠闲你才能觉出天很蓝,水也很清。  相似文献   

9.
案情:4月21日下午,天津市市民陈芳(化名)正准备外出,突然,家里固定电话响了起来。她拿起电话,便传来对方的声音,"您好,这里是津南区社保局,我叫胡昕。4月17日那天,您的医保卡在津南区刷卡透支了1068元。"陈芳觉事有蹊跷,说:"我没在津南区办过医保卡,更没有在那看过病。"对方又说:"我给你一个报案电话,你  相似文献   

10.
我决无指责别人孩子的意思,但前不久在一家鞋店遇到的一件事却让我耿耿于怀。当时一位母亲正带着两个孩子在逛这家鞋店,她那8岁的女儿看上了一双精美别致的舞鞋,于是就向母亲提出了索买要求,她先是哀求,随即是哄骗,接着又是威胁,最后便开始大吵大闹,嘴里却一直不停地喊:“妈妈,我就是要那双舞鞋,给我买吧。”刚给小弟弟买过东西的母亲一边拉着小女孩的手,一边轻轻地说:“不行。”就这样母女俩大约僵持了10分钟,最后,那位母亲让步了,她转身对售货员说:“买一双那种漆皮舞鞋,其它东西不要了。”对孩子的票买要求让步绝对是…  相似文献   

11.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词就是希望和等待。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约翰坐在第七排,这是课堂的最后一排,被称为"哑排"。他的视力和智力都没问题,就是一个字也不认识,更别说写。约翰·科科伦(John Corcoran)1937年12月出生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也是六个孩子中惟一的男孩。  相似文献   

12.
《东西南北》2008,(3):75-75
几天前,一位女士打电话来,开门见山地问,在哪里可以买到那个储蓄罐?接电话的王蕾一愣,说我们这儿不卖储蓄罐,这是编辑部,您是不是打错了?女士说自己姓秦,和我们同在一个城市,对2007年10期的编辑部故事里提到的加菲猫储蓄罐很感兴趣,可是走了许多百货店和礼品店,都没有买到。王蕾忙问编辑们,"加菲"是在哪买的?小肖说是日本留学的朋友寄给他的生日礼物。王蕾转告了秦女士,放下电话,心里却留下了遗憾:这个答案  相似文献   

13.
正锐词蛋洗一种表达愤怒的方式,一般发生在一些事件中,如果当事人或者很多的民众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意见非常大,就用扔鸡蛋的方式发泄,因为扔得比较多,满地蛋液,就被称为蛋洗。幽灵出价看中一套房子,犹豫到底要不要出手时,总会接到中介电话说,"姐您赶紧定吧,有别的客户也看上要交定金了",或者"哥您别犹豫了,有其他客户马上就要来签合同了"……  相似文献   

14.
1方兰给我打来电话的那个午后,天空中悄悄酝酿着一团团冷灰色的云朵。那时,我正拿着教具准备去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不料刚出办公室,方兰的电话就打来了。我心里先是一喜!然后,就听见方兰在电话里对我说:"余柏林,我们分手吧。"我猛然间打了一个寒噤!心,瞬时就空了,乱了。操场上有一群学生在疯跑,在无忧无虑地嬉戏。  相似文献   

15.
记得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常常约几个朋友去福利院看望那些比我们还小,却被父母遗弃的孩子。那时,我们已明白遗弃是怎样一种涵义。看到了一大堆小孩,却看不到一个自称是爸爸或者妈妈的大人。我们知道,这些孩子缺少了很多我们所拥有而他们也应该拥有的东西,所以,每次回来,心情都是无比的沉重。  相似文献   

16.
天下看点     
正瑞士:手表须六成零件在瑞士制造瑞士政府近日规定,瑞士手表上想要写上"瑞士制造"字样,其中至少要有手表价格六成的零件是瑞士制造的。据悉,此前,瑞士规定手表里面的主要零件和总价格占手表价格五成的零件需在瑞士制造,最后在瑞士组合,就可以写上"瑞士制造"字样。据调查,消费者愿意多花50%的钱买瑞士制造的手表,因此为了维护瑞士手表  相似文献   

17.
报答     
每个孩子的心都是一捧清澈的泉水,丰富而又洁净。周日,我去商场逛街,恰巧遇到邻居张姐和她9岁的儿子小涛,我们便一起逛,然后去吃午饭。张姐的儿子活泼又调皮,吃饭时也不忘手舞足蹈地淘气。张姐一直和我说这个孩子不知道用功学习,太贪玩,让她非常操心。她给儿子请了家教陪着写作业,儿子有不会的地方,就让家教给孩子讲解。张姐说,孩子小学的基础一定要打好,长大了才会有出息。我听了张姐的话,转脸问小涛:"涛涛,你  相似文献   

18.
段味     
正一位顾客到一家商店去买雨伞,店员说:"对不起,没有了。"老板对店员说:"不能对顾客说没有,你应该向顾客推荐其他同类商品。例如:对不起,没有雨伞,但我们这里有雨衣。"又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位顾客,问:"您这里有卫生纸吗?"这个店员回答道:"对不起,没有卫生纸,但我们这里有砂纸。"  相似文献   

19.
情人暴力     
你有没有被情人强拉去拍大头贴的经历?有没有被情人强行套上过卡娃依的帽子?有没有被情人说服买你不喜欢的戒指?你说这样的事真是不计其数。情人的暴力通过各种低廉的饰品、高档的手表香水等等渗透到骨头里,爱得越深人就越贱。情侣用品越高级,暴力就越猛。  相似文献   

20.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上有这样一道作文题:阅读下边故事,写一篇读后感。“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反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巧得很,在这一问题上,我听到两种教法。一天午后,一个叫闻华的学生拿来一篇作文。正题是:“扫一屋未必‘扫天下?”。副题是,“——同古人薛勤商榷”。看罢题目,一睹为快。但当我赞赏时,学生却泪水长流了。我问:“为什么这样?”他委屈地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