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之情满胸怀,黄河员工伸出手,人间真情春常在。每当朝日啧薄,金光四射的清晨,每当夕阳吐艳、彩霞横溢的傍晚,在郑州市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黄河舨店那巍然高耸的大厦里,总是飘荡著这首优美动人而又高昂雄健的店歌。正是这首作为精神支柱的店歌,激励著全店600多名职工,励精图治、奋发创业,铸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如果把黄河舨店的全体员工比作一个大型的“合唱国”,那么这个“合唱国”的总指挥就是风华正茂、文雅睿智的郑M冻十大杰出青年、黄河饭店总经理常给东。口河肤店柜次镘口T,却“n前冷宝口口口”。…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8,(4):18-23
太阳火辣辣的!史密斯两眼注视着池塘,里面没有水了。“哎呀,”他说,“没有水,就没有牧场!”  相似文献   

3.
壶品览胜     
由吉县县城西行23公里,即可看到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景色壮丽、国内外罕见的黄河奇观——壶口瀑布。“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千百年来,络绎不绝的游人在此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4.
<正>河源唯远,大河安澜。沿黄河溯源而上,停驻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这里的黄河之水既不奔腾咆哮,也不携泥带沙,只有扎陵湖和鄂陵湖的碧波荡漾、百鸟腾翔;泉涌溪流在这里开启了它汇聚入海的万里征程,千年前的李白不曾见过它的模样,便只留下“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无限遐想。素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县,  相似文献   

5.
黄河文化──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渎之宗”的黄河水系如“地之血脉”周流不迨、循环不已。她是黄河文化的大地母亲。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数千年间,她对周边以及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而辉煌灿烂、独放异彩。由此而使得黄河文化在地域上东迁南移向周边拓展、不断扩大覆盖面,并逐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她深深地影响着东亚并将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镜头     
万人观瀑小浪底6月18日上午,在黄河小浪底大坝的观水台,观瀑的游客在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当日,首届黄河小浪底观瀑节在小浪底大坝景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万名游客亲眼  相似文献   

7.
《新少年》2010,(6):21-28
日本三鹰市的恩赐公园里,静静地坐落着一栋美丽而奇特的建筑,这里既是动画迷们的“朝圣地”,也是小朋友们的“天堂”。这儿就是由动画大师宫崎骏一手打造的“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座动画片的城堡,一睹它神秘而美丽的风采吧!  相似文献   

8.
“黄河之水天上来”,当你登上河曲县城头,向北远望黄河,确似水从天上来。而你所看到的天边,就是那黄河神境——弥佛洞所在地。 弥佛洞古寺,位于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的石城村北的黄河绝壁上,都是就地取材,依山凿  相似文献   

9.
黄河治理不仅是一项系统的水利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老子以水观道,主张人类的行为要尊重和遵循“道”和事物的原初或原本状态,体现的是一种遵循自然、宽容平等、物尽所用的和谐法治思想。《道德经》为黄河的治理提供了道家哲学的支撑。黄河生态保护是老子天道思想的现代表达;黄河高质量发展是老子人道思想的实践路径。黄河治理中要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天人合一”,要善用“无为之有为”和“有为之无为”思想来指导黄河治理,以“谦下”和“不争”来进行黄河治理责任和权利义务的配置。  相似文献   

10.
一、河洲《周南·关雎》“在河之洲”,《毛诗》传、笺“河”字元说.朱熹《诗集传》:“河,北方流水之通名.”实误.西汉以前,“河”仅为黄河之专名,不作通名用.“黄河”两字始见于《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爱及苗裔.’”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二》谓史表本无“黄”字,此“黄”字亦为后人所加,“不知西汉之前,无谓河为黄河者.”故“河”由专名变为河道之通名,最早也当在西汉以后.虽如此,后世以“河“作为黄河之专名者仍多  相似文献   

11.
<正>自古“御边、治河、澄官冗”为“百官有司之当务其大者”,黄河治理在中国古代一直被视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甚至把堤防比作边防,把治黄比作治国,素有“黄河宁,天下平”之说。黄河素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北宋时期黄河频繁决溢甚至改道,河患较之前代更为突出,黄河治理问题是宋朝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终北宋一朝,治河成为基本国策,士大夫们也产生了诸多关于治河理念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初夏时节的黄河郑州段,天高水阔,林草丰茂,空中飞鸟翔集,动静之中演绎着生态之美。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地处黄河“豆腐腰”部位的河南,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黄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肺康丸,真神!张医生,感谢您对我姐姐的救命之恩!”一对年轻的姐妹急匆匆拨开众多求医者的人群,“扑通”一起下跪,俩人眼噙泪水、滔滔不绝地哭诉着,向一位中年医生表示感恩之情。被称为“救命恩人”的这位医生是山西省侯马市临汾地区中医肿瘤研治所所长,主任医师张国才。  相似文献   

14.
阅读写水的诗文名篇,是对大学生加强水文化宣传和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100篇咏水诗文》即以此为出发点而编写。该书兼顾广义的“杂文学”而以狭义的“纯文学”为重点,精选古今中外咏水名篇佳作,分为“实用之水”、“智慧之水”、“优美之水”、“壮美之水”四辑。比重最大的是展现“水之美”的内容,旨在通过文学引发大学生对于水的审美关注,全面培养“爱水”的情怀。  相似文献   

15.
《辞海》“河桥”条云:“河桥,古桥名,故址在今陕西大荔东大庆关与山西永济西蒲州镇之间黄河上,战国秦昭王建,黄河上建桥始于此。”学者多从之。黄河桥以秦昭王所造为最早,此说实有舛误。  相似文献   

16.
元代,以儒治国是其一项基本国策。忽必烈汗为巩固其汗权,“行汉法”、重儒士,备一代之制,成一世之大业。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元代以儒治国之策,即“守成者必用儒臣”、“行汉法”必用儒臣、元初儒臣之作用。本文用较翔实的史料论证元初儒士们,在忽必烈大力推行“汉法”中,云集其周围,出谋划策,使忽必烈实现统一大业。儒士们有了用文之地,发挥才智,名垂史册。元代的以儒治国的政策,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值得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儿子10岁时个头已蹿过了他,有人逗乐,拿尺子量过,他比儿子矮一寸。儿子从没有在人前叫他爹,代之的言语是:“喂!哎!哎!喂!”他一样欢快地“哎!哎!”连声应着。他生就一副娃娃脸,慈眉善目,几十年干净的连一根胡须都没长,没有胡须也就少了男人的尊严。开裆的小鬼头们都喊他:“小三狗!”“哟!哟!叭叭!小狗狗!”他也照样欢快地“哎!哎!”答应着。  相似文献   

18.
浅谈李白诗中的黄河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李白诗中的黄河形象曹文江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是中华大地上最瑰丽壮观的自然景致。千百年来,黄河一直是诗人们描写和湿歌的对象。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留下了描绘黄河的诗句:“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泼泼、鲔发发,葭揭揭。”①五句诗有...  相似文献   

19.
壮美的大自然意象是古今中外诗人描摹、歌咏的对应物。“长河落日园”的壮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景,乃至普希金笔下“滚动着蔚兰色的波涛”的大海,莫不融进世界史诗的画卷。而主宰大自然之神的太阳,更是浪漫主义诗人喜爱的抒情对象。光辉普照环宇的太阳,是万物生命之源。那炫目的光波,炽烈的力度,都深深震撼了我国  相似文献   

20.
眼下的中国,弊端百出,禁而不止,这不能不说与冠冕堂皇的“不可避免”论不无关系!诸如什么“法制不健全”呀,“钻了”什么什么的“空子”呀,正处在新旧体制的“转轨”期呀,“别的国家也会这样”呀,要熬过这一段“阵痛”呀,等等,等等。一言蔽之,一切皆属自然,实在不可避免!它悄悄“教化”人们对种种令人“憋气”的现象要观而望之、等而待之、忍而由之!“阵痛”一过即万般光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