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河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是一种社区型的股份合作经济,它将股份合作制引入传统的社区性集体经济中,从而创建出一种新的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无论从改革的时间、内容,还是管理组织方式去考察,它都具有典型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改革的实践入手,寻找探讨社区型农村股份合作经济改革的方向。一、天河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改革的实践天河区位于广州市东部,是建设中的广州新城市中心区。80年代初,广州市城市建设呈东移的趋势,与旧城区相接的近郊农村土地被国家大量征用,直接诱发了城郊农村劳动力因国家建设征地而产生的“去”、“留”矛盾。…  相似文献   

2.
温州股份合作制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州股份合作制发展研究马津龙80年代发祥于温州等地的农村股份合作企业,90年代以来已经在全国各地较为普遍地出现。在温州.股份合作经济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至1992年.全市已有股份合作企业24153家,其中工业企业17800来家,工业总产值88...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股份合作企业的主要表现形式、特点及与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的关系;提出了在农村股份合作企业发展中金融部门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日,多家报纸都登出一条消息:《浙江瑞安官 场现形记》,很值得一读。在浙江瑞安,发号施令说一不二的不是市委市政府领导,不是公检法干部,也不是大款富翁,而是一个农村的土流氓,此人名唤陈仕松,人称“阿太”。阿太只是个普通的农民,可是瑞安市却是阿太的天下,书记、市长成了阿太牵线的木偶,一些局长、乡镇长成了阿太呼来唤去的“狗”,瑞安市的干部选拔调整要由阿太定夺点头,瑞安市的工程承包,阿太有一票否决权,得罪了阿太,就休想在瑞安的官场上混饭,抱住了阿太的粗腿,就能在瑞安市升官发财。 人们不禁要问:阿太为什么如…  相似文献   

5.
梁林泉 《探求》2002,(Z1):56-5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村经济飞跃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改革的深入 ,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我们要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发展。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998年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指出 :“依靠科技进步 ,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所有制结构越出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单一公有制模式,开始形成了以国营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尤其在温州,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形成较早,还出现了个体、私营、股份合作经济发展较快的势头。据统计,到1992年11月底,温州市工商登记的个体、私营和股份合作企业达17万家;从1980年到1991年,全市个人投资的固定资产达65.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53.7%,1992年全市个体、私营和股份合作经济创造工业产值140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7.8%。特别是不少从事生产资料经营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已从改革初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化组织选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发展现状,可以归结出基于农户与企业利益关系的演进规律,分析规模化组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确立产业化经营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规模化组织的选择.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化组织将向农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两种形式转变,这将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推行股份合作制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增.笔者最近对广州市农村股份合作制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文拟就如何促进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的发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党和政府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针,而“放小”的实质,是通过“放开”达到“搞活”的目的。对于广大公有中小企业的“放开搞活”,笔者认为引入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是一个切合实际的有效途径。一、民营经济发展与“放活搞好”公有中小企业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相当迅速,在区街经济中,大量民营性质的挂靠企业和新崛起的股份合作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已具有相当实力和规模,甚至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这就为“放活搞好”广大公有中小企业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公有中小企业在改制中,可通过引入民营资本…  相似文献   

10.
张红  张毅  毕宝德 《创新》2015,(4):93-97
在农村土地股份制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探讨并重新赋予土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与法律地位,推动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现行法律法规的约束,土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改造为企业法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时期,应区分土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农工商经营方式,分类分阶段赋予其法律地位;同时,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国家层面统一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16年多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有一些发达地区的乡镇已率先达到“小康”水平,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领先者。但是,就当前的普遍情况而言,绝大多数的乡镇,正处在这样一个历史层面:由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有鉴于此,加强对转型期农村镇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研究,从而强化其“经济舞台意识”,促使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无疑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情。 一、转型期农村镇级政府亟需确立 “经济舞台意识” 这里谈及的“经济舞台意识”,有其特定含义,主要是指在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历史进程中,镇级政府要适时转变观念,在经济舞台上正确实现“角色转换”;一是从台前传到台后;二是从直接当“演员”转为当“导演”,当“舞台监督”:三是由经济舞台的主要使用者转为建造新的经济发展舞台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服务者。在农村经济活动中,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固然是相当重要的,但是,田于镇级人民政府是地方的各级政府中最基层的一级行政机关,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组织协调、信息引导、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主体行为,因此,镇级政府能否为当地经济  相似文献   

12.
村民委员会与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定位与职能重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罗猛 《学术交流》2005,(5):51-55
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多重职能,是我国农村并存的两种极其重要的社会主体。但由于法律规定不完善,致使在实际运作中造成两者的定性不准、职能交叉、法律人格不清等诸多问题,导致农村社会成为矛盾的多发地带,甚至影响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对二者准确定性、重构职能就成为当务之急。具体为:将村民委员会定性为村民自治、协助基层政权、监督集体资产运营的组织,赋予其类似于《民法通则》中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将其具体经营管理集体资产的职能剥离出去;对集体经济组织应采用股份合作的形式进行企业化改造,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企业法人。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探索中国农村发展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作者在对“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概括性描述的基础上,围绕着两个模式的运行机制,分别就它们在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中各自生产要素的组合与运行、区域内经济的协调与运行以及总体运行结构进行了剖析和比较,从中揭示出“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意义。指出:中国农村发展问题,就是传统的、自然经济状况下的农村如何向商品经济转换的问题,而实现农村工业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温州在家庭工业、私人企业和合股企业的蓬勃发展中,农村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经济由以农业生产为主向农工商综合经济发展,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从单一的集体经济向多种经济成分发展,从外延式的铺摊子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发展,从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展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这个发展趋势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经济顺利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纵观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史,可以这么说,不懈地用新技术改造企业设备,是经济得以始终保持较顺利地发展并不断战胜一个又一个“冲击”的关键。 1949年12月当日本经济从统制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时,就设立了“产业合理化审议会”。所谓“产业合理化”,主要是  相似文献   

16.
杨永庚 《唐都学刊》2014,(5):126-128
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事业,对于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中国,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几经演变,最终真正实现了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历史转变。政府全面负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支出,特别是4%的标准为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提供巨大的经济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一、三大视点(一 )共同推动日中经济合作走向新阶段2 0 0 3年 3月 5日至 1 7日 ,中国召开了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此次大会上 ,确立了 2 0 0 2年 1 1月在党代会上决定的“在 2 0年内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国家方针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国家、国务院新行政体制 ,并决定深化机构改革。在国家建设方面 ,中国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基础 ,特别要深化农村、企业、金融、行政四大改革 ,进一步提高开放层次、调整产业结构和扩大内需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发展和现代化。在对外经济方面 ,中国将进一步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国际规…  相似文献   

18.
任何经济类型决非僵化不变,作为闻名中外的苏南模式也不例外。所谓苏南模式,是人们对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农村近40年特别是1979年以来经济发展道路的概括和表述。它的主要特征,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集体工业为主体,农副工三业齐头并进,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苏南模式的成就卓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苏南农村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率先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打破了我国历来“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旧格局,依托横向联合,大办乡镇企业。早在1985年,已有乡镇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19.
《社会》1986,(2)
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社会学所教授费孝通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罗涵先生于1986年2月20日至3月10日率全国政协考察组一行八人,在浙江省温州市考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3月8日,费孝通教授在浙江省人大会堂向一千余名听众作了题为“小商品,大市场”的考察报告。他说在三中全会“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下,温州人民走出了一条以商致富的不同于苏南的新路子。他以令人信服的事实详尽地分析了温州经济发展的特点、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费孝通认为,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渠道的不畅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继续前进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温州依靠十万购销员与十大专业市场所组成的民间商品流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它表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流通环节上联系起来。国营和供销社的流通体制改革应尽快行动起来,从温州农村开拓的大市场中找到自己改革的方向,真正发挥促进生产、指导消费的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20.
赵降英 《浙江学刊》2004,(5):178-180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演化具有路径依赖性.本文以正泰集团的制度变迁为例,指出从私人作坊--股份合作--现代企业集团公司的演进路径决定其对家族制的依赖,进而分析了家族化管理模式的弊端,并从建立开放的多元化产权结构、健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培育职业经理人、实施品牌战略等角度探讨民营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演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