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九六一年鲁迅先生夫人许广平同志访问日本时,日本朋友曾送了鲁迅去仙台医专时的《入学志愿书》和《学业履历书》手迹照片,两件手迹上的日期,比最近发表的鲁迅给蒋抑卮的信要早二个多月.原件是日文,最近由上海外国语学院翻译成中文.我认为这两件鲁迅手迹,对研究鲁迅先生早期活动和著作,是有重要意义的.为了供同志们参考、研究,兹将上海外语学院的译文,抄录如下:入学志愿书本人志愿入贵校医科一年级  相似文献   

2.
鲁迅仙台书简(一九○四年八月二十九日于日本仙台致蒋抑巵信)的刊布,为我们提供了鲁迅先生留日生活和思想(特别是仙台时期)的重要文献资料。书简发表之初以及其后,许多同志作了考释,阐述当时鲁迅的思想,考索当时的一些史实,颇受启发。本文拟对其中一些说法,有所辨析,不敢自以为是,愿就正于同志们。一、鲁迅到仙台日期辨陈友雄同志根据信里所写的“前尝由江户奉一书,想经詧入。尔来索居仙台,又复匝月”  相似文献   

3.
鲁迅与茅盾是五四时期中国文坛上空升起的两颗巨星。他们一经出现,就用彼此的光辉互相映照,闪耀着夺目的异彩。本文仅根据茅盾致周作人的四封书信,介绍鲁迅与茅盾早年交往的几件史实。茅盾早期文学活动的主要方面之一,是翻译和介绍外国的进步作家和作品,尤其注  相似文献   

4.
锡金同志的《鲁迅与陈子英》一文(见西北大学鲁迅研究室编:一九七九年《鲁迅研究年刊》,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以翔实的史料,严密地考证了鲁迅与陈子英的交往始末,阐述了在民主革命时期两人所走的不同道路。但是,文中尚有两个史实没有完全搞清楚,笔者就掌握的有关史料,试作一些补正,并求教于锡金同志。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台湾著名作家姚一苇早年在大陆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史实的求证,并就其中两篇重要的小说《输血者》、《春蚕》与鲁迅、施蛰存的某些小说作了比较,从而见出其与三四十年代乡土文学、左翼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联系,由此也提示了当代台湾文学和现代中国新文学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鲁迅《自题小像》一诗,作于何时何地?《鲁迅全集十卷本·鲁迅著译年表》及《鲁迅旧诗笺注》,都说是一九○二年作于日本东京,而《鲁迅诗歌注》及许多考证文章,则说是一九○三年在日本东京所作。我们拿鲁迅自己计算年龄的方法,来衡量前面所说的时间地点,便知其不符合事实。鲁迅计算自己的年龄的方法有二:一是虚岁,一是实岁。鲁迅早年及中年以后所写诗文、《自传》、《日记》、《题记》等,  相似文献   

7.
王金发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九○五年冬,他在东渡日本时与鲁迅初识;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们在绍兴有过一段从亲密合作到意见相左的交往过程。鲁迅后来在文章中对王金发的错误有过中肯的批评,并从中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编前小记鲁迅先生的战友和夫人许广平同志,在鲁迅先生生前,特别在鲁迅先生逝世后,写了大批介绍鲁迅生平著作的文章。这些文章,除了一部分收集在《关于鲁迅的生活》、《欣慰的记念》和《鲁迅回忆录》三本集子外,还有不少散见于解放前后的报刊,收集匪易.查阅不便,而这些文章,同许寿裳先生的有关著作一样,同为研究鲁迅生平思想的极为珍贵的资料。倘能有专门的《索引》行世,起码可给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一点翻检的线索,但就笔者所见,长期以来,还没有同志作此笨重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韦素园的交往是短暂而又真挚的,而这段交往由于种种原因却被遮蔽于现代文学史料中。二人的交往始于未名社的成立和对进步翻译文学事业的追求,由于同患肺病的特殊经历和相似的人生早年以及二人性格的相近,使得他们成为现代文坛一对年龄悬殊的知己。  相似文献   

10.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选自《朝花夕拾》。 一九二六年八年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先生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是鲁迅先生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写的一篇散文。鲁迅在文章中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写了对他真挚和深沉的怀念;追述了自己当年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由学医到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现了自己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全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鲁迅留学日本的第二年(一九○三年),在《浙江潮》上发表了《中国地质略论》(以下简称《略论》)。青年鲁迅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以前曾有研究者认为,“鲁迅当时深以‘地质学不发达’之虑,……因此撰述这篇关于中国地质的论著,以示创导”。这是说,鲁迅为了引起大家对地质学的研究兴趣或对它的重要性的认识,而著此论文。最近,杨天石同志对《略论》重新注意起来,进行了考察、研读,他虽然指出“鲁迅写作《略论》”,是与沙俄帝国主义借中国买办商人出面骗取开采权以掠夺我国矿产资源“这一史实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2.
鲁迅从事文学革命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始终是围绕着改革“国民性”的问题。我们认为,所谓“国民性”,即指与其他民族相对照而突出表现出来某些差异的,本民族全体成员所普遍存在的一些精神特性。中国的“国民性”,就是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某些特点。鲁迅最早提出“国民性”问题,还是早年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他抱着救国救民的愿  相似文献   

13.
玉卮是一种器形较大的玉质容器,用一块玉料雕琢成的玉卮,制作工艺复杂,造型优雅,纹饰精美,无论出土物或传世品都比较少见。文章根据近年来考古出土的四件汉代玉卮资料,通过比较分析,从形制、纹饰、玉质及雕琢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汉代玉卮的工艺特征。  相似文献   

14.
1939-1940年期间,徐悲鸿应泰戈尔之邀赴印度国际大学进行为期近一年的访问、讲学,许多文献对此有所介绍,但其中有的涉及的一些重要史实,如徐悲鸿到国际大学的时间,在国际大学期间徐悲鸿在谁家吃饭,以及徐悲鸿在印度举办两次画展的时间都是错误的.文章根据确切资料对这些错误史实做了厘清,以期为徐悲鸿研究提供一些基础史实.  相似文献   

15.
钟敬文老师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四期上,发表了《鲁迅在弘文学院到底学些什么》一文,对我们后生了解鲁迅在日本弘文学院的学习内容启发很大。但在该文注解中曾提到拙作《〈鲁迅年表〉中的几个史实时间》〔注①〕一文,讲到鲁迅在南京矿务铁路学堂学习的功课时,认为“彼此颇有出入”。为了提供同志们研究这一问题起见,我将见到的有关材料,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在有关鲁迅留学时期的生平经历方面,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健在的鲁迅留日同学所撰写的回忆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但其中关于鲁迅赴日留学的同行者的记述略有出入.几十年来各种传记文字都依据于此,因而说法不一,颇为混乱.日本女学者北冈正子的文章<鲁迅弘文学院的入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正是依据于此来考证1902年鲁迅赴目的同行者.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与鲁迅一起赴日的矿路学堂同学到底有哪几个人?二是证明鲁迅当年曾与陈寅恪同舟赴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新兴木刻艺术,在二十世纪(?)十年代的斗争风浪中发芽、成长,直至今天在社会主义的文艺百花园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是同共产主义者鲁迅的热情哺育和辛勤栽培分不开的。鲁迅倡导、扶植新兴木刻艺术的功绩,是他光辉战斗业绩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目睹的一些文章中,对某些史实往往说法不一,颇有误传。为更好地研究鲁迅,做好鲁迅传记和年谱的工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传,对此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也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积极参加者,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轫者。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他进行革命活动的地点、时间均表明鲁迅与光复会的革命活动息息相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鲁迅早年对光复会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包括辛亥革命)的观察和思考,是他后来分析中国社会和坚持战斗的重要依据,加上鲁迅早期所创作小说的素材,大多直接或间接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六年 一月 鹿地亘乔装日本旅行剧团团员逃到上海。——鹿地亘曾以参加革命活动被日本反动势力囚禁。一九三五年年底出狱,但仍受日本警察的监视,处境极为困难,在日本已无法活动。 二月 六日,由内山完造引荐,鹿地亘在内山书店与鲁迅会见,向鲁迅介绍了日本情况,特别是日本文坛的情况,并表示想留在中国工作。此后,在鲁迅帮助下,开始了中国新文学的介绍和鲁迅杂感集的翻译。 六月 曾在内山书店与鲁迅会晤,为鲁迅的健康状况感到不安。  相似文献   

20.
最近见到几篇关于分析鲁迅先生作的《湘灵歌》文章,解释较新,讲到《湘灵歌》是与“长沙事件”有关的。我曾在一九七七年第六期《杭州文艺》上,发表了一篇拙作,谈了《湘灵歌》诗的史实和粗浅的看法。现在想将进一步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补充说明,并对目前某些同志发表的文章中与史实有出入的地方,提出一些看法。如有不当,望大家指正。一、关于《文艺新闻》上的编者按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