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学英语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英语公选课承担着与必修课同样重要的"课程思政"功能.文章基于大学英语公选课开放性、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分析了在其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通过定性分析与师生访谈,文章从教师意识、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三个角度探讨了在大学英语公选课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自治是大学的精神,是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特征,但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的支持.现阶段中国政府作为大学的举办者,掌握着影响大学发展的资源,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本文以国家"985工程"建设为例,从资源依赖的视角审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探析大学自治在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中的定位,寻求政府与大学在资源交换中的有效平衡,实现政府对大学的期望,实现大学对自治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0月16日至17日,由全国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发起、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承办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坛”在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前湖校区隆重举行。这是一次高规格的论坛,汇集了全国教育部门、知名学府的领导、专家精英、学者名流。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副司长、正司级调研员王冀生教授,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存生教授,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延保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副…  相似文献   

4.
如何尽快提高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一直是大一辅导员的重要工作之一,而这项"适应性教育"工作做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所带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本文从大学新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造成大学新生不适应的因素分析以及提高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能力的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对辅导员如何通过"适应性教育"尽快提高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进行了阐述,进而得出积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逐渐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有利于辅导员提高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能力的重要措施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创业难的根本原因是缺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性知识。这种大学毕业生创业难、就业难的情况与文化水平较低的义乌商人成功创业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该研究分析了义乌商人实践性知识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即独特的价值观与朴素的哲学知识、特殊的自我认知、有效的学习策略、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承等;阐述了借鉴义乌商人"实践性知识"获得的经验和规律,将其运用到大学教育特别是创业教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一体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闻的贯通,这可以通过"顶岗实习,置?妹 换培训"逐渐实现;二是教师培养和教师使用之间的贯通,这需要密切大学和中小学的联系、合作;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这需要教师教育机构的重组.大学要通过逐渐密切同中小学和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的关系,逐渐完成观念上、课程上、师资上、机构上的融合,分阶段有步骤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普及力度的加大,"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已成为国内外语言界的热议话题,是一种新形态、新方向、新领域的教学模式,其本质就在于依托互联网的资源优势、秉承现代教育理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有机地融合线上与线下教学,满足当前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分析了"互联网+"给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转变,剖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之"三纲"八条",乃注重心地、内外合一的道德修养,而这正契合"心学"之基本精神,本文就"心学"的角度以<大学>加以具体阐述,以有益于现代人们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不赞同对"大学"之"本"持"一本说"的观点,认为在<大学>里,"本"是层次化的,既有分又有合"格物"是"修身"之本,"修身"是"治平"之本,而"明德"既是"至善"之本,又是贯通"三纲八目"的"大本".<大学>对"本"的层次化设计导致了儒家政治思想的体系化和理论基础的落实化"三纲八目"的架构是其体系化的表现,而"格物致知"的奠基则是其落实化的反映.三者都是它对儒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新校园区建成之后,由于和主校区相隔,校园文化客观上会存在"文化滞后"的现象;文化滞后现象在宏观上会影响到大学的治理,在微观上会影响到新校区学生行为和认同感;对于新校园区必须要进行"文化整合":既要加强新校区对于主校区文化的传承,也要构建新校区的自我的"场域文化";新校区的文化整合具有一定的意义,是治理新校园区不可或缺的一项议题。  相似文献   

11.
刘超(以下简称刘):何先生您好,很高兴向您请教.今天想谈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西南联大与您的经历;二是谈谈您这六十多年来的教学和研究;三是谈谈当下的问题,比如大学和刊物;四是谈谈您的人生感悟,比如有什么比较难忘的人和事,或者有什么欣慰和遗憾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与其理念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柯林伍德、波普尔的知识论,本文结合大学物理学科发展案例,总结出独特的大学理念"分享错误",即在学科共同体内,学科领袖的权威不在于其是否犯错,而在于能否提出新颖的错误假设与团队分享,从而激发团队的思考.其所分享错误的质量和数量是其科学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讲,"分享错误"的理念与科学的基本方法"试错法"是一致的;从评价体系上讲,众多科学家曾依靠提出新颖的错误假设评上教授;从政策角度上讲,新型大学理念要求科研政策允许课题研究失败,科研人员要真诚地与同行分享错误.  相似文献   

13.
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与韩国圆光大学、国立群山大学共同主办,韩国仁川发展研究院协办,天津社会科学院承办的“中韩环黄渤海合作·天津论坛”于11月1日至2日在天津市举行。来自韩国圆光大学、国立群山大学、仁川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等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位资深研究人员、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李锦坤教授做了题为“面向东北亚:天津滨海新区的现状与未来”的主旨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天津滨海新区如何更好地面向东北亚地区发挥服务和辐射作用、国家区…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之"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要素构成,并通过研究其内部联系,指出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要注重大学观、学习观、目标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学管理制度改革正向着"去行政化"方向推进.要提高改革的有效性,必然要将中国大学管理"行政化"的根源揭示出来.本文从我国现代大学建立之时引进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的来源以及我国大学的"单位制"管理现状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大学管理"行政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2005年6月18至20日,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联合主办,以“文学行旅与世界想像”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汉学会议在苏州大学隆重举行。前两次的国际青年学者汉学会议分别在海外和台湾举行,本届首次在大陆召开,意义甚大。应邀参加此次大会发表论文的青年学者和参加评议的著名专家分别来自美国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日本国立奈良女子大学、爱知大学,中国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大陆应邀出席的学者和专家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7.
考察"双校园"模式下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与泰国碧武里皇家大学和梅州大学合作教育项目的课程衔接实施,广西高职东盟小语种专业国际合作教育项目课程衔接应充分了解合作方所在国家的国情和教育条例,创造课程衔接条件;适当引进原版教材,使用原版参考书,或合作编写出版教材、参考书,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建立规范的课程设置教育合作范本,实施全过程的保障;加强网络应用,通过网络远程辅助学生完成课程衔接过渡;加强教学科研力度。  相似文献   

18.
杨金画 《江汉论坛》2003,(4):126-127
最近,“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这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主办。来自美国的过程哲学研究中心、基督教神学院、柯里大学、德鲁大学,加拿大萨克萨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科院、海军工程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20多家单位的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供了20多篇论文。现就本次会议的主要论题及观点略作综述。一、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遇的根据及表现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后现代主义的崛起是在20世…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21,(1):89-97
关于《礼记·大学》篇引用的《尚书·康诰》中的“作新民”训诫历来存在不同的诠解,汉、宋学者对“作新民”的诠释视角是不同的,其强调的重点也有所差异。汉唐学者认为“作新民”是用来解释“明明德”的,注重从为政之君子的视角进行阐释,认为“作新民”是指君子念前王之明德而自新;而宋代学者认为“作新民”是用来说明“新民”的,着眼于从有道德的学者视角进行诠释,认为“作新民”是指有道德的学者自新其德而后新民之德。详考《礼记·大学》篇所引《康诰》中的“作新民”观念,其中的“新”字本义当理解为“新的”,“民”字之本义当训解为“卫地殷商之余民”,“作新民”本义应解释为(康叔)帮助周王兴起或培养新的殷商余民。围绕“作新民”的诠解,从《康诰》“(康叔)助王作新民”到汉唐郑孔“君子念德自新”再到宋代朱子“学者自新新民”所发生的三次意义转变与延伸,实际上体现了《大学》学史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汉唐时期着重突出了君子作为治国的行为主体,强调良好的政教之于民众的重要性,而民众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宋代则着重突出了自新其德的学者作为唤醒民众明德的行为主体,强调良好的道德修养之于民众的重要性,并以此凸显了民众自主而新、自愿而新所具有的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占春旺  曾志嵘 《河北学刊》2012,32(3):217-220
本文从政府对大学的管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两个层面分析大学行政化表征及成因,对大学去行政化的思路与路径进行思辨,提出认识大学本质,树立现代大学理念是去行政化的思想前提;推进高等教育法治建设完善高等教育法制体系是去行政化的法制保障;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培育大学自主办学能力是去大学外部管理行政化的核心;健全大学章程,改革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学术权力的主体作用是去大学内部治理行政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