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宋词“生命意识”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很早就有人试图对生死问题作出解释。道家说“生寄死归”(《淮南子·精神训》),佛家说生死涅槃。正统儒家思想对生命问题的解答,说过“死生有命”(《论语·颜渊》)。就中国文学来说,《诗经》自古代神话对“不死药”的追慕之后,表现了对无限生命的痴迷。至汉代,《古诗十九首》却唱出了“变徵之音”,汉人心中充满了感伤的情绪。但是,真正从“流逝”里把握“现在”,从对社会人事的热情转入对个体生命现象的思考,并试图对生命的意义作出完整解答的,则是自经历了战乱和分裂痛苦的唐末五代人开始,而后经宋人的不断开掘,将比较朦胧的“生命意识”拓展成多维的体验与哲理化的思索。同时,他们将这标志着人的理性成熟和个性觉醒的思索形象地呈现于词,使词这种一向被乐于谈“载道”、“言志”者目为“小道”、“末技”的体制反而逼真地记录了一代人灵魂的焦灼与挣扎。  相似文献   

2.
论唐宋词“梦”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做梦。而对于想象力特别丰富的诗(词)人来说,则“梦”就成了他们笔下的一种奇妙“境界”。翻开唐宋词的史册,我们就随处可以碰到这个颇带些朦胧色彩和神秘意味的“梦”字,如: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花非花》)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苏轼《永遇乐》)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 几乎可以这样说:差不多每位诃人都曾有过自己的“梦”,不论它们是甜美的还是悲哀的;也差不多每位词人都曾写到过自己的“梦”,不论它们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相似文献   

3.
“南唐范式”是唐宋词中有别于“花间范式”“东坡范式”“清真范式”三大创作范式的一种抒情范式,它起源于五代时期词人韦庄,定型于南唐李煜,而造极于北宋之世,对词体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极大影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士大夫之词。“南唐范式”善于书写人生痛苦,善于书写自我的真情实感,常书写怀旧、离别、相思、漂泊等有关内心感受的题材,同时还具备深情美、质朴美、真切美、悲剧美等审美价值。唐宋词的“南唐范式”成就了宋词一代之文学,在词史上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唐宋词把色彩作为意象营构的亮点和意境构筑的关键,在前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色彩的把握和运用不断深入。其对色彩搭配技巧的精益求精以及对色彩表意和表情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不但使作品呈现出感性直观的造型美,且具有理性深层的识度美。同时,唐宋词中色彩意象所包蕴的深广的文化心理内涵,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时风靡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流行歌曲,唐宋词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娱乐至上"精神。不可否认,"娱乐至上"精神根植于消费文化的土壤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艺术向商业社会和大众审美趣味的谄媚和盲从。但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唐宋词"娱乐至上"的精神也凸显了宋人对文艺本质特征的重新认识和再发掘,同时,宋人对曲子词娱乐功能的重视,又体现出个人主体价值的提升和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6.
游仙词是唐宋时期道教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古代诗歌中游仙传统,尤其是中晚唐艳情游仙诗的延续和发展,又与词体功能的扩展相关.唐宋游仙词创作较为繁荣,大致经历了一个形成、成熟到繁荣的过程,其创作特点也由艳情化游仙发展为以梦游仙.同时,唐宋游仙词呈现出鲜明的文体形态:词作主旨的隐喻特征,即词人往往以游仙寄托人生之感和隐逸之思,借游仙隐喻艳情事迹或体察道教义理;虚构和梦幻化的游仙意象使词作表现出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文人通过游仙来获取精神愉悦和心境的清雅之趣则是游仙词功能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唐宋闲愁词意象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宋闲愁词可以说是一个尚未被词学界正视、更谈不上认真开掘的新课题。其意象运用具有深细纤柔性、残缺性、缥缈朦胧性、孤独性、愁的美化五方面的特点。由这些特点分析入手 ,深入至创作主体的内心深处 ,从而把握其独特的魅力及审美价值 ,确立其在词史上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吟诵作为一种表达性较强的说话方式,它将口头传播、文本记忆、艺术表演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使人在具体的、动态的环境中强化对唐宋词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9.
唐宋词在当时的传播形式分为五种:第一、传唱。根据唱词环境又可细分为宫廷、公私宴会、市井、军营传唱。第二、传看,其中士大夫之间的唱和、寄赠是传看形式的主要表现。第三、题壁、题画、刻石。第四、结集。结集又分别集和选集。第五,买卖,这种传播形式少见,但意义很重要。探索唐宋词在当时的传播形式,对于词学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唐宋词在当时的存在形态,尽可能地恢复当时的词坛面貌。其次,可以透视出词体文学的文体观念在唐宋时期的逐渐形成过程。再次,还可以看出唐宋人对词作态度的演变。此外,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比如考证、校勘、编年工作也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以词纪时,是唐宋时期岁时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古代诗歌中纪时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又与词体观念的更新和词体功能的扩展紧密联系着.唐宋纪时词创作十分繁荣,大致经历了一个粗成、成熟到繁荣的过程,其作品内容也由程序化应时发展为以个性化写实为主.娱乐性功用、大众化的传播环境、特定的创作题材与写作时间,决定了纪时体词相应的表现手法,使之呈现出鲜明的体式特征:即时性与实用性,通俗性与习套化,景、事、情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明了三个观点 :1 )唐宋词是一种曲牌体声乐艺术形式 ,其曲牌的音乐定式产生于“隋唐燕乐”。也可以说 ,由于“燕乐”曲子的程式化而产生了唐宋词这一艺术形式 ;2 )由于“唐宋词”是声乐艺术的一部分 ,所以其声辞配合的方式决定着词体的形式 ;3 )“词体”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词乐的衰亡与新兴乐种的繁盛 ,是其退出主流声乐艺术舞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由词之为乐的时间性特点,反观唐宋词中大量的咏物词,则更易看出词人拥有的充满音乐节奏的审美心灵。在这种心态下,离形写音,化空间为时间,在管弦声中聆听物的节奏,成为词人谋合词体体性的艺术精神,亦展现出与徒诗不同的审美特征。由此,那种仅关注于"物",而求形神兼备,进而关注于"情",而求言外之意,距离歌场下的"物"感,终是隔了一层。  相似文献   

13.
“鼎足对”,顾名思义,乃是一种“鼎足而三”的对仗格式,即三句互为对仗。这种形式,历来被认为是散曲中“一种特殊的对仗格式”。对此,元明以来的学者文士均无异辞;而且,论曲名著如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等书中又均有论列。这就易于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似乎“鼎足对”乃是散曲特有的对仗格式。比如著名学者王季思先生就曾明确指出:元代散曲中,“对仗的种类也增加了,  相似文献   

14.
中唐至两宋是“庶族地主文化构型”逐渐崛起、终至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时期,词即是此新兴庶族地主文化的产物,并在兴起之初便很快走上了狭深的发展道路。而随着唐宋时期儒家思想的开始失坠,几至沦废替陵以及独尊地位的重新确立,词则走过了一段从兴起、繁盛到经过一番改造、修缮终至重获更大发展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5.
手写传播是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学传播方式,即使进入印刷时代后,人们和书籍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手写传播还是与印刷传播一起并行不废,每一部手写稿都具有独特性,特别是名人的手写,更具有文物和收藏价值.唐宋词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手写传播一直是其最重要的传播方式.这些手写作品具有保存原作、校勘异同、辑佚补遗和观赏书艺等多方面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晚唐五代开始的"以诗为词"的创作实践和北宋中期围绕这一创作现象的批评论争,不仅涉及到词的创作方法和词史发展的方向问题,更对诗词体性的异同之辨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诗为词"在唐五代及北宋前期的创作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填词对诗歌句式句数及婉媚风格类型的趋同,而从北宋中期开始的相关评说则重在分辨诗词体性之异.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在强调词体之独立和本色的同时,也主张通过诗人句法来体现词中的情感力度和壮阔风格;而在演唱风格上则在宋代普遍流行的女音之外,追求声调高逸的男音色彩."以诗为词"的内涵及其演变在唐宋语境中可以得到准确阐释,并可借此展现宋人词学观念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7.
唐宋词中"凭栏倚楼"意象甚多,其表达的深闺幽恨、思归怀远、慷慨激昂、低回缠绵等情感触目皆是,为此,从"凭栏倚楼"的情感内涵、"凭栏倚楼"作为"心灵停留"的象征以及"凭栏倚楼者"高贵的孤独感和存在感三个方面来探析唐宋词的深远意蕴。  相似文献   

18.
石刻是中国古老的传媒之一,唐宋词一登上历史舞台,就利用石刻这一重要媒介扩大自己的影响.唐宋词的石刻工刘传播具有保存原作、大量拓制、辑佚补遣和观赏书艺等多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晚清民国时期的唐宋词选本中,"名家词选"的编纂体例较为盛行,选者各矜手眼,注重于凸显各自不同的词学主张和现念,故而名家词地位的高下成为选者甚至词坛风尚的反映.经过历代词选的遴选和积淀,在晚清民国时期,唐宋词逐步完成了接受史意义上的经典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中“炉”、“烟”的特点与唐宋词的总体风貌十分契合 ,“炉 (烟 )”意象因之成为唐宋词人运用得最为广泛和成功的文学意象之一。本文对此二意象在帮助形成唐宋词特有风格、意境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作了探讨。同时 ,将李清照作为个案研究 ,对其词中使用“炉”、“烟”意象的具体情况作了分析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一层理解这位女词人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