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凉山彝族酒文化 ,是彝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折射出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风俗、性格和生活方式 ,同时也反映了酒给彝族人民带来的喜怒哀乐等。本文着重从凉山彝族人民的饮酒礼俗入手 ,探讨酒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的民俗意义及其功能特性 ,以展示凉山彝族酒文化的优良民俗风彩。  相似文献   

2.
"凉山彝族漆器"2008年6月7日被国家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是先辈留下的宝贵遗产,给彝族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宜,升华了彝族人民的审美观。彝族漆器以餐具和酒具等生活日用品为主,以其产品的实用性、工艺的独特性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通过对凉山彝族漆器的产生与发明,凉山彝族漆器传承元素,凉山彝族漆器髹饰传承地,凉山彝族漆器髹饰传承人的调查,分析凉山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在凉山地区开展的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建立基层人民政府、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民族工 作,以及对彝族上层的统战工作、尊重彝族风俗习惯信仰、反对大汉族主义的具体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彝族地区经济贸 易得到发展、文化教育水平得到提升,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彝汉关系得到极大改善。 实践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 期党在凉山彝区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尝试,这些成果的取得 为后来的民主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凉山彝族习惯法在凉山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凉山彝族习惯法与传统伦理道德的结合,深入彝族社会,其公开性、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广泛的约束作用。凉山彝族家支浓厚的民族道德色彩、注重家支以及家庭内部和睦,在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是指彝族地区没有进入社会主义之前,凉山地区则特指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以前的彝族的家庭教育。彝族的家庭教育的产生是彝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具有阶层性,等级性、早期性的显著特点,既注重实践,提倡学以致用,又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6.
彝族"尔比尔吉"是生产与生活经验知识的结晶,其内涵丰富,独具特色,与凉山历史文化相辅而行,反映了凉山彝族自然地理和各个民族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以及人民心理素质、语言风格等各方面的特点,成为广义的、独特的、典型的凉山彝族文化特征,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和保留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整体主义”视角出发,综合观念、制度、礼仪、行为等方面视凉山彝族婚姻文化为一个有机整体,将其置于凉山彝族社会转型的特定背景进行观照。基于现有婚姻文化研究成果,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凉山彝族婚姻文化的变迁脉络与变迁内容,分析变迁中出现的积极趋势与负面问题,形成对凉山彝族传统婚姻文化及其变迁的整体性认识,为凉山涉及婚姻文化的移风易俗治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凉山四位彝族画家的简要评述 ,引申出对凉山绘画目前现状的思考以及对凉山绘画未来的展望 ,着重探讨凉山绘画应回归凉山本土文化 ,创“彝族绘画”之路的学术命题 ,阐释了“彝族画”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之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凉山彝族克智是口头论辩的辞赋或民间韵味体诗歌,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可谓是彝族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这种语言独具特色的说唱诗词,是彝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和生产经验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然而,随着异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的影响,凉山彝族克智在民俗活动中的表演也面临着诸多困境,特别是传承人的保护更为迫切,文章基于这样的现实境况,在论克智在民俗活动中的表演及功能的同时,针对各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彝族火把节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中国十大民俗节庆之一,蕴含着彝族人民的农耕文化记忆和族群认同 标识,具有十分突出的传承保护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然而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进,凉山彝族火把节传承社区和文化空间 的存续状况令人堪忧。对凉山彝族火把节保护的现状进行梳理,对彝族火把节传承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彝族火 把节整体性保护的路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解读穿越时空的艺术——凉山彝族服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民间艺术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分,它的完美均达到了“色彩组合之美、造型风格之美、材质图案之美、工艺制作之美、缺陷掩饰之美”。它的形成是彝族人民经历了千百年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生活等传统观念完整的和深层积淀的一种文化符号,并是凉山历史变迁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多个层面阐述了凉山彝族传统的主体文化 ,较为深入地剖析了当代凉山彝人继承下来的本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现象。对如何将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纳入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结构中加以改造 ,赋予现时代特征的新的思想文化内涵 ,以及凉山彝族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解放思想 ,破除传统而保守的旧观念 ,树立现代意识等也作了新的探索。与此同时 ,本文还论述了彝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时效性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夫呷是凉山彝族婚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角色,研究凉山彝族婚姻中夫呷的职能以及作用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当前凉山彝族婚姻习俗中礼金的规范研究是很有价值。本文从夫呷的定义、职能、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得出它不仅是凉山彝族婚姻文化见证人,也是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人。  相似文献   

14.
凉山彝族习惯法与国家法整合的必要性及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在凉山相互断裂的情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法律多元的格局下,如何正确处理好彝族习惯法和国家法的关系,以实现法治资源的整合,推进凉山的民族法治进程,一直是困绕着我们的一个难题.通过长期的研究与阶段性的实践,我们认为凉山彝族习惯法与国家法进行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和必然的,整合的途径主要包括立法和执法途径.  相似文献   

15.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成为夫妻的社会形式、婚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和什么样的规范婚姻关系的法律存在。对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地区来说,截至1956年的民主改革为止,奴隶制度还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当然就存在着奴隶制的婚姻制度。民主改革运动的胜利,最终消灭了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同时也废除了奴隶制的婚姻制度。随着凉山彝族社会跨世纪地跃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贯彻实施和先后经历好几次大的贯彻实施婚姻法和改革婚姻制度的运动,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得以确立和发展,反映社会主义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16.
凉山彝族口弦音乐历史悠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具语言性与创作性双重特点。凉山彝族口弦音乐的语言性特点决定了彝族语言是口弦音乐学习的基础,创作性特点决定了口弦乐曲是一种即兴创作,来源于生态情境。凉山彝族口弦音乐的传承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的特点,传承方式宜采用自然性传承和干预性传承相结合。旅游利用是凉山彝族口弦音乐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口弦音乐专题博物馆、传习教育基地、旅游商品开发、动态休闲演艺是凉山彝族口弦音乐旅游利用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凉山彝族民间文艺里,月亮意象承载着彝族历史文化记忆,是彝族生命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凝聚之物,表达了彝族先民 的生存智慧与奉献精神。从凉山彝族民间文艺对月亮文化的追溯、重铸和延展三个部分,探讨月亮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 代性,厘清凉山彝族月亮意象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整合社会意识,需要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三个方面 比较、探讨凉山彝族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异同及结合点,探索继承和弘扬凉山彝族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与增强国 家主流价值观影响力的方法,创新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彝族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由于地理、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凉山彝族文化具有较多的传统特色和明显的地域色彩。出于相同的原因,凉山和凉山彝族对外界具有相当的神秘感,世界上对凉山和凉山彝族的认识和了解较少,直到改革开放后,这种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凉山彝族漆器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族的漆器,在彝族文化宝库中不失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彝族先民情感、思想、信仰等审美观的浓缩、凝聚和积淀。本文拟从漆器的产生、造型和材料的选用、纹饰与图案的布局以及色彩等诸方面,谈谈凉山彝族漆器的美学价值。 一、凉山彝族漆器的产生 凉山彝族的漆器也象兄弟民族的工艺品一样,是时代的产物,生活的折射。彝族先民曾经历过漫长的游牧生活,他们“热天把羊群赶上高山,冷天赶回低处”。因而,凡是易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