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管子·轻重》的商业治国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轻重》从人性好利论出发,提出了以利治民的思想,包括利权独断、打击一切同君主争利的社会势力、控制民的经济命脉等。它还详尽提出了市场取利的种种手段,其要害是利用强权加垄断来操纵市场。《管子.轻重》把商业治国思想推向国际,主张利用商战打败敌国。由于这种商业治国思想实质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所以,充满了内在无法解决的矛盾,只能沦为敛财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管子》以春秋齐国管仲治国安邦的政治管理实践为基础,构筑了一个主题明确、内容相对完整的国家管理思想体系,包括管理目的论、管理人性论、管理组织论、管理方式论、管理权变论、经济管理论等内容。这是中国最早最系统的国家治理哲学,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管子、韩非的人性论都是其著书立说的前提基础。管、韩同属法家,其人性论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经验主义人性论的代表,都是为其政治立说而服务的。管、韩在法家内部分属不同派别,其人性论也存在着相异点:首先在对待儒家式道德态度上,管子采取的是包容性态度,把道德也看作人性所趋之"利",而韩非则采取的是拒斥道德之术的反儒立场,把人性所趋之"利"仅限定为纯粹的外在之功利;其次二者人性论所服务的执政者类型以及治国理念也存在着相异之处。总体上看,管子的人性论思想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而韩非的人性论思想更具有革命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简论儒家道德修养的人性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论是道德修养的基础,有什么样的人性论,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修养理论与原则.整个儒家的思想体系就是以研究和认识人的本质即人性这个问题为起点的.儒家思想在发展与流变过程中,围绕人性的本质问题基本上形成了性善论、性恶论、性三品论及人性结构二重论等几种观点,而这几种人性论构成了儒家道德修养论的人性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考察了董仲舒人性论与其世界观的关系、所论人性问题的界限范围、理论的核心与重点,揭示了其人性理论的逻辑结构以及弄清这些问题对于了解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历史发展及认识董仲舒人性论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非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人性论的完整内容包括了人性好利、恶害、好名三个方面。“因情而治”是韩非设计治国方略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主张“循天顺人”、“道法自然”;韩非治国方略的核心是利、威、名耦合的治道论,而非法、术、势;利治、威治、名治的有机整合是治国的根本方式。利、威、名耦合的治道论是韩非政治思想的精髓,对当代政治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管子>中的君主节欲思想是在齐国多数国君纵欲无度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其内容包括从"内圣外王"的治国思路的角度规劝君主节欲以治理好国家,从养生角度力劝君主节欲以保重自身的性命,从治国的角度劝谏君主遵从礼法以节制自己的欲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由于<管子>中的君主节欲思想符合了君主长寿及富国强兵的心理需要,因而对国君纵欲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古代国家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又决定了其节欲思想只能属于劝谏性质,而不能形成一种强制机制以约束君主的无度欲望.  相似文献   

8.
《管子》论宏观经济的国家控制主要有四点值得研究 ,即国家控制系统的功能 ,论决策“七法” ,论宏观控制的五大机制 ,论信息联系———“问”与“观”。本文重点探讨了《管子》论宏观控制经济的五大机制 ,即“衡”、“准”、“流”、“权”、“势”。  相似文献   

9.
《韩诗外传》以传诗名(以下简称《外传》),但其主要内容并非解诗,而是借诗借事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主张。对天人性理的哲学思考是《外传》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其修身治国主张的立论基础。《外传》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以"道"和"德"为本位的宇宙本体论、混合了自然性和伦理性的天道观,以及独具特色的人性论和历史观。在这些论述中,《外传》都表现出了对现实政治、人生问题的深切关注。《外传》之思想体系虽未完整严密,但体现了汉初试图建立大一统思想体系的努力,一定程度上成为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雏形。  相似文献   

10.
试论亚当·斯密的人性观张军,孙宁由德国历史学派与边际效用学派引发的、长达百年争论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事实上并不存在。因为《道德感情论》展示的是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即认为利他与利己都只是人性的一个侧面,人性既不是完全利己的,也不是完全利他的;而《国富论...  相似文献   

11.
中西人性论与人性管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人性与管理关系密切。中国传统主导人性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 ,主张在管理中应塑造人性 ,其人性管理为“塑造论”,注重德治 ;西方主导人性论偏重于人的认知属性和自然属性 ,主张在管理中要适应人性 ,其人性管理为“适应论”,注重法治 ,两者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完整的科学的人性管理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性论基础之上的 ,是德治与法治、“适应论”与“塑造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人性论思想虽由孔子奠定,但在孔子之前,人性论就已经萌芽和发展了。讨论孔子之前、尤其是春秋时期的人性论,对于认识孔子的人性论思想有重要意义,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历史背景。从现有材料来看,春秋时期对于人性的讨论大多是在政治视野下进行的,即从君民关系的角度予以探讨。因此,春秋时期的人性论并非着眼于“性”本身,而是有着明确的政治意图。这种政治视野下的“民性”论有其局限性,这既是孔子之前人性论的主流,也是孔子人性论思想形成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3.
霍布斯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论述机械唯物主义和资产阶级政治观的哲学家。他提出了系统的人性论观点,主张自然平等论,并以此为武器,公开地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霍布斯还在人性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家的起源,认为国家不是神造的,君主的权力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性的必然产物,是“契约”的产物。霍布斯主张君主专制,但其实质不是封建专制,而是资产阶级专政,在他对国家元首根本职责的规定中,充分体现了其国家观的资产阶级性质。  相似文献   

14.
中西人性论与人性管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与管理关系密切.中国传统主导人性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主张在管理中应塑造人性,其人性管理为"塑造论",注重德治;西方主导人性论偏重于人的认知属性和自然属性,主张在管理中要适应人性,其人性管理为"适应论",注重法治,两者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完整的科学的人性管理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性论基础之上的,是德治与法治、"适应论"与"塑造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潘澈 《东方论坛》2021,(5):58-70
荀子的人性论,不是性本恶论,而是性向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向善论正相对应.孟子荀子的人性论都是基于孔子的人性论的展开.而孔子的性相近说强调的是性的非善非恶,性的善恶则是就后天的积习修为上说.孟子荀子的或狂或狷的人格特征制约着向善向恶的人性判断的不同选择.而人性无论向善还是向恶都不妨碍可以通过后天的存养或矫饰使人性得以完善.《荀子·性恶》篇的具体论述表明其所谓性恶是性向恶而非性本恶.荀子的性恶伪善说与韩非自利自为的性本恶论不同,荀子的性向恶论并未得出人性不可改变的消极结论.  相似文献   

16.
扬雄的人性论思想应该置于儒家道德修养论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孔子勾勒出了道德修养的框架,《中庸》试图为之作形而上的论证,孟荀从不同角度整合修养理论。扬雄超越了人性善恶的争执,从人性平等的意义上强调了后天学行的重要性。扬雄思想是对孔子人性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关于孟子人性论思想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过。人性论思想作为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源远流长,在当代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因此对孟子人性论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依然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善性、良知是出于本能的天性。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一日千里,而人性伦理早已被人们视而不见,道德失陷的裂缝日益扩大。面对社会种种困境,怎样拯救人性,怎样重拾被日益忽视的道德,孟子的人性论思想为人们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管子》轻重篇将治国的重点转移到商业领域,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矛盾、治理国家;然而,它又是以垄断为前提、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因而,实质上是君主专制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管子》法治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杂糅各家学说,内容极为宏富庞杂,全书主要以“道法”为纲要,以“法治”为核心,尤其是“以法治国”思想注重法治而不否定道德教化,倡导礼义廉耻而拒绝人治学说,深邃精湛,独具特色。《管子》的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对法的特征、法的作用、法的制定、法的推行、德教与法并重诸方面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人性论生发出的圣人治国,是对人性的否定,产生的是囚徒困境难题;西方的人性论产生的是法律治国,是对人性的肯定,破解了囚徒困境难题.从博弈论视角看,出现如此分野的原因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家们试图设计一种仅有帕累托最优均衡的制度,但因为没有从现实的人性出发,导致只能依靠人治维护表面的帕累托最优均衡,实际上存在的却是囚徒困境;西方社会的政治家们则以承认人性为前提,设计了一种帕累托次优均衡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