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曾巩精于经史儒学,文学修养深厚,生前享有盛名,身后也备受推重。曾巩年谱,南宋朱熹首撰。他根据曾巩的有关集子、宋史及他书旧闻,编成《南丰先生年谱》一卷,但是其谱未能流传下来,仅存谱序。后又有清人姚范编《南丰年谱》一卷,杨希闵编《曾文定公年谱》一卷、孙葆田的《曾南丰年谱》(抄本)等,但大都仅具轮廓,学术成就不大。三十年代,王焕镳先生编撰了《曾南丰先生年谱》。此谱纂结甚详,但也存在不足,如谱主活动的历史背景不充分,有关谱主的文学活动也不尽完善,并有一些…  相似文献   

2.
《全清词·顺康卷》第15册郑景会词有《浣溪沙》《美人香》《生查子》与第20册所收女词人黄幼藻的三首同调词相同,应是最早收录这三首词的《众香词》的编选者把郑景会这三首词误为黄幼藻所作而选入.因为黄幼藻只有诗集《柳絮编》而没有词作,清初王端淑编选的专选明代女性词的《名媛诗纬初编诗余集二卷》和周铭专选历代闺秀词的《林下词选》(卷六至卷九为明词),都没有选入黄幼藻的词,卓回编选《古今词汇二编》和朱彝尊、王昶编辑《明词综》也没有选录黄幼藻的词.虽然《众香词》的刊刻要比郑景会《柳烟词》早五年,但在《众香词》刊刻之前的十年,郑景会就广泛邀请词坛名流品题其词集,如果他抄袭了这三首词,很容易被词坛名流发现.从这三首词的词题、词序以及内容、语句和意境来看,也符合郑景会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陈杏珍、晁继周同志点校的《曾巩集》,一九八四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了,这是曾巩研究中的一件大事。在《曾巩集》中,点校者除辑录了各种版本的《元丰类稿》中的全部诗文外,还精心地辑录了曾巩散失的诗文多篇,计有:佚诗三十三首,佚词一首,佚文七十八篇。由于年代久远,曾巩仍有些诗  相似文献   

4.
曾巩及其散文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巩是一位擅名两宋、沾丐明清,却暗于现今的作家。庆历元年他始识欧阳修时,欧便“见其文奇之”(《宋史,曾巩传》);次年曾巩落第南归,欧作,《送曾巩秀才序》说:“曾生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惋惜抱屈之情,溢于言表。他并认为,“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曾巩)为喜。”(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他曝书得王安石《许氏世谱》,忘其谁作,说“介甫不解做得恁地,巩是曾子固所作。”(《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引)无独有偶,在知贡举时,他得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曾巩,人们都知道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曾巩也是一个具有一定成就的诗人。 据陈杏珍、晁继周点校的《曾巩集》统计,曾巩有古诗一九二首,律诗二五二首,  相似文献   

6.
苏洵的军事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洵“颇喜言兵”(曾巩《苏明允哀词》)。他的《权书》(共十篇)、《上韩枢密书》、《审敌》、《御将》、《兵制》,都是“言兵”的专著,其他文章也往往涉及军事问题。他的“言兵”之作也同他的其他的著述一样,具有“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明代茅坤所编《唐宋古文八大家》把曾巩列为八大家之一。此后,曾巩的盛名历数百年而不衰。但是,由于曾巩的文学主张、散文风格都较接近于他的宗师欧阳修,“大树底下难长草”,因而许多文学史、文论专著都很少对他作单独的论述,最多只在论及欧阳修时附笔泛泛提及。此种情况,实在不很公正。文学思想作为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哲学思想为其基础,它的形成、变化、发展也象创作一样,无不受作家独特的出身、经历、遭遇乃至个人气质、性格的影响。因此,古今中外都有  相似文献   

8.
曾巩(1019—1083)是我区著名的文化名人。1983年,在他的故乡南丰县举行了纪念曾巩逝世九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曾巩研究论文集》和其他论著,掀起了解放后曾巩研究的第一次高潮。在曾巩诞辰九百七十周年时,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名人,我校学报编辑部出版了“曾巩研究专辑”,著  相似文献   

9.
西湖与宋词     
一谈宋代的西湖词,得先以唐代的词作引子。李白、杜甫都到过浙江,而都没有西湖诗;第一位作家使西湖在文学上得盛名的是白居易。在他许多诗篇之外,还有一首《忆江南》小令,那是唐人第一首詠西湖的词。这首词编在他的《白氏长庆集》。卷六十七,是他在唐文宗开成二年(八三七)退老洛阳时回忆江南旧游之作。词共三首,第一首泛写江南风景;第三首写苏州;第二首忆杭州的是:  相似文献   

10.
一 汪元量是宋末元初一位异军特起的词人。他的词作,直抒胸臆,感伤时事,其艺术手法与风格,能够不囿于当时词坛的风气而独树一帜。但是汪元量许多独具特色的词篇,多年来却没有受到论词者应有的重视。先从词的选本来看,选汪词者甚少。朱彝尊《词综》未选汪元量词,汪森增补《词综》,选汪词九首(在第三十二卷);陈廷焯《词则》的《放歌集》与《别调集》中各选汪词一首;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选汪词二首;张璋《历代词萃》选汪词二首;只此而已。此外,近人所编词选中,如朱疆村《宋词三百首》、龙榆生《唐宋名家  相似文献   

11.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世称南丰先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很有建树,其散文温醇典重雍容平易,“词严而理正”。他在史学上也有杰出的成就,在史馆任职期间,编校古籍,纂撰实录,典修国史;他还作过许多史论文章,反映了他丰富的史学思想。曾巩的史学,当时就“见称士类”,得到朝廷的赞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词学造诣极深,诸如词的形成与发展、词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词的风格与流派、词的语言和音律、词人的得失与词作的优劣等一系列问题,他都很有研究,并且多有震聋发聩、石破天惊的精湛透辟的论述,至今读来,仍富于启发意义。最能体现王国维词学观点的是他的《人间词话》。限于篇幅,本文仅就王国维对唐五代词的论述做一番粗浅的评述,以期引起人们对王国维词学成就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为社会主义的诗歌创作提供些足资借鉴的东西。文中所引《人间词话》原文均据姚柯夫所编的《〈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中的《〈人间词话〉汇编》。  相似文献   

13.
曼殊是北宋前期词坛的著名词人,有脸炙人口的《珠玉词》传世,确立了他在中国词史上的重要地位。因而,历来研究晏珠词的甚多,而对曼殊散文的研究,问津者却很少。其实,曼殊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曾巩在《同叙传》中写他一生“文传天下”,欧阳修在给曼殊写的《神道碑铭》中也认为他“以文章为天下所宗”。可借,晏珠所写的大量的散文,流传至今的只有《全宋文·曼殊卷》中的53篇。所以,搜集晏珠流失的散文,乃是当前晏珠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最近,笔者到晏妹故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乡沙河村(原属临川县),查阅《东南晏氏重修宗…  相似文献   

14.
论欧阳修在词史上的承前启后作用黄信德欧阳修是一位著名的词人。《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共收入他的词241首,在两宋词人中,是存词较多的一位。对欧词的评价,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以“仍袭花间余风”或“多承南唐余绪”、“酷似冯延巴”论之,而对他在词的领域里...  相似文献   

15.
向子諲是南宋初年“宏才伟绩,精忠大节”的爱国名臣,也是蜚声词坛的优秀作家。他用血和泪谱写了许多爱国忧时的词篇。同时代的胡寅曾为向子諲的《酒边词》作序,热烈地褒扬了他的人品和词品,推许他是“步趋苏堂而哜其胾者”。结合北、南宋之交的历史情况和向子諲本人的生平来品读《酒边词》,可以看出这部词集在宋代社会剧烈变乱时期词坛上的特殊地位。遗憾的是,几百年来,《酒边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但有关的评论极少,连选家也很少选其词。朱彝尊编《词综》,选向词九首,算历代最瞧得起子諲的了。但九首之中,“江北旧词”竟占了八首。这种作法,大失子諲的本意,也歪曲了《酒边词》的真实面貌。解放以后的词学研究中,向子諲仍未受到起码的重视,至今一篇专论也没有。几部有影响的文学史中,只有一部提了向子諲一句,而且是片面地把他作为“充分体现了一般正直知识分子的软弱的一面”的典型来提及的。我们的词学研究中那种言必称苏辛,轻视中小词家的  相似文献   

16.
在唐宋八大家之中,近百年来以王安石、苏轼最受重视,相对地说,曾巩是比较被忽视的。我当初钻研《隆平集》中的文章,也只是着眼于史料,对他的文风、修辞、论证诸方面的特征并没有给予更多的注意。但是,由此却发了通读曾巩所有作品的宏愿,由于其他的研究工作的关系,计划未能实现。看来也许只能浅尝辄止了。 话说回来,我对曾巩的兴趣迄未稍减,  相似文献   

17.
古时选集大多归于总集一类,因为它们往往兼有采集精粹与辑存文献的两重价值.辑录同时并世所作的选集,其时代特色与文献价值,则尤为后世所重.唐人所编《河岳英灵》、《中兴间气》诸集,研究唐诗流变与汇辑唐诗者,就莫不取资于是.唐人选唐诗不下七、八十种,然亡逸者多,传世者少.明人始汇刻为唐人选唐诗六种,毛晋增至八种.清初王士稹谓“后世选唐人诗,较唐人自选,终隔一尘”.因编定唐选十集,其中《唐文粹》为宋姚铉所编,实为九集.今人增以敦煌写本残卷,合刊为《唐人选唐诗十种》.唐宋词籍则以总集问世最早.晚唐五代之词,就大多为《花间》、《尊前》、《金奁》数集所囊括.毛晋《草堂诗馀跋》又谓“宋元间词林选本,几屈百指”.它们是宋词兴盛的一个重要侧面.可惜“几屈百指”的选集,存者不过十馀其一.象《乐府雅词》、《阳春白雪》、《绝妙好词》这样的著名选集,仅赖孤本秘钞,系于一线,经清代学者辛勤搜集,才得以复出重刊.两宋词人有别集者不足百数,见于这些选集的则多达数百家,其重要性本无可取代.宣统元年(1909),武进李氏圣译楼尝拟合刊宋人选宋词,然仅刻《梅苑》一种,馀则未见其目.兹仿《唐人选唐诗十种》例,取宋人选宋词十种,各择善本重校,汇为一编,以《兰畹曲集》始,以《绝妙好词》终,由浙江古籍出版  相似文献   

18.
拙作《论<管锥编>对刘勰和<文心雕龙>的批评》刊出之后,(见《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读者或有以为话还没有说完的。一位老先生还赐教说:“你说《管锥编》谈到《文心雕龙》的有近百处,看你的文章好象《管锥编》谈的并不多,大概对百处的材料大多数未用,似可再作补充研究。”为承接读者和老先生的盛情,笔者就将上次文章里“为省词弗,存而不论”的部分作些补充分析。  相似文献   

19.
曾巩一生给我们留下的11篇目录序,是他散文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书序三大家中,欧阳修以诗文序见长,王安石以经义序著称,曾巩则是以他的目录序受到世人的推重。清人方苞说:“南丰之文,长于道古,故序古书尤佳。而此篇(《战国策目录序》)及《列女传》、《新序》目录序尤胜,淳古明洁,所以能与欧、王并驱,而争先于苏氏也。”  相似文献   

20.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满江红》一词中,脍灸人口的名句。但这首《满江红》在宋元两朝,却均不见经传。直到明朝才见刻于坑州西湖的岳坟碑石上。岳飞的孙子岳珂搜集岳飞的作品,两次都没有收到这首词。在《金佗粹编》中,岳飞的词只有一首《小重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