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一个良序社会,即一个荣辱善恶有着明确标识的社会中,人们如何从知耻走向尚荣?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悔恨是人们由知耻走向尚荣的心理转折点.而这种转化又以知耻为道德前提,即个体已有善恶是非观念,且处于祛恶向善的待发点上.如此,这种道德心理转化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的观点出发 ,探讨了个体道德意识的发生机制。作者充分肯定了皮亚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认知理论的贡献 ,同时指出发生认识论对道德发生机制的研究只限于主客体交互作用是不够的 ,还应当借助于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进一步揭示道德发生的社会机制。作者深入分析了建立在交往实践基础上的互主体关系的性质以及交往过程中的角色扮演过程 ,指出主体间角色扮演在道德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还依据交往的三种类型与交往范围的变化 ,探讨了个体道德判断结构的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3.
论网络道德建设与个体道德自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是伴随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新型道德体系,由于网络的特殊性,使得道德他律的作用大大降低,因此网络道德建设重在个体道德自律.道德自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在道德意识层面树立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在道德实践层面不断进行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和自我完善.道德自律可以弥补社会他律在解决网络道德上的不足,可以引导网络主体进入"慎独"境界,可以促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应建立网络主体道德自律机制,进行网络空间的道德调控.同时加强网络主体道德修养,培养网络主体道德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4.
网络交往与个体道德自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交往已成为现代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网络交往的飞速发展 ,一方面促进了道德的进步 ,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网络交往的规范发展亟需个体道德自律 ,要加强个体道德自律 ,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吸收传统道德的精华 ,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遵守一般网络道德规范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5.
马建国  张树芹 《河北学刊》2012,32(1):207-209
长期以来,由于对个体道德发展内化过程的关注,忽略了对道德外化机制的研究。道德外化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它是由外化准备、外化实施和外化环境等三个层面的不同变量组成的定向机制、动力机制和调控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完整的道德外化过程三个机制的众多变量互动均衡发挥作用,一般会经历平稳、冲突、统一三个阶段。以外化机制视角研究个体道德发展,对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道德自律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和至高的社会控制目标被赋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极高的期望。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是一个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过程。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证实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当前,要实现网络社会个体道德自律的养成必须对传统社会道德教育方式和道德修养方法进行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现象、机制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凯平  喻丰 《中国社会科学》2012,(12):28-45,206
实验伦理学的一些研究发现,诸如上下、左右、高低、轻重、软硬、强弱、大小、远近、明暗、洁脏、甜苦、香臭、热冷等物理变量的改变与心理变量存在对应关系。物理变量的改变在具体情境中可使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发生较大变化,从而使该类研究成为了实验伦理学领域中一个探索方向,我们将其命名为道德的心理物理学。这种借助物理变量来理解抽象道德概念的心理机制,涉及表征认知、隐喻认知和具身认知三种思维策略。基于计算机模型的表征认知与隐喻认知从概念层面上将物理变量与道德概念建立语义联系,而基于生物有机体模型的具身认知则通过具体的身体状态和动作的变化与道德概念建立联系。这三种认知方式形成的物理变量与道德概念之间联结成带有道德意涵的认知单元,它将作为认知过程的载体影响人类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同时,这种两阶段模型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人类的内在思维特性以及社会文化和历史时代的影响,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证探索与跨文化分析,以期对个体的道德教育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权力腐败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提醒我们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须大力推进社会的道德建设.本文着重关注提升社会和个人道德的内在机制,论述道德原则对社会和公民行为的引导和规范意义,并通过探讨道德自律与当代社会的自由、责任、宽容、诚信的内在关系,强调道德自律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阐述其作为提升社会和个人道德的实现机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培养知耻感为先导加强荣辱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震  孟庆旺 《理论界》2006,1(9):12-13,43
知耻作为传统道德的基础性规范,对个人、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新时期荣辱观教育及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知耻的含义、作用以及如何培养知耻三个方面阐释了知耻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46年,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提出耻罪二分说,将西方文化看作自律的罪感文化,将日本文化看作他律的耻感文化。这种看法将耻感与罪感、他律与自律相对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认同。基于耻罪二分说,很多学者将整个东方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都看作特别注重他人反应的、他律的文化。其实,在中国文化中,耻是与道德自律相联系的,也是道德自律的一种表现。以此为视角分析耻罪二分说认识的误区,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西方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异同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正与道德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馨 《人文杂志》2005,(2):154-156
公正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 ,社会公正已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的道德心理、进而对社会整体道德状况产生作用的重要社会因素。社会公正是个体道德心理产生的社会根基和外部原因 ,是影响群体道德心理的决定性因素 ,道德心理对社会公正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在现实社会中人们道德心理的积极与消极主要取决于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以及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认识和评价。在我国现阶段 ,努力提高社会公正水平是促进人们良好道德心理的基本途径 ,也是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为此 ,既要大力发展经济 ,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创造社会公正的物质基础 ,又要协调好人与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 ,并加强公正及道德心理的教育等。  相似文献   

12.
试论道德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朋琦 《齐鲁学刊》2001,(6):129-132
要充分发挥道德的作用,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整合,达到道德调控的目的,就必须首先弄清道德调控机制本身的结构体系问题--完善的道德机制体系包括道德的内心信念机制、环境舆论机制和社会行为机制三大层面。而三大机制又各有其不同的层次,形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再由其构成完整的道德调控机制体系。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道德机制体系,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
自律是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个体道德意识区别于外在规范要求的关键所在。"自律"概念在个体道德意识中有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合于法",更是"本于法"。在现代经济交往过程中,道德主体既用理性为自己立法,又靠意志来服从这些法则,既是立法者,又是守法者。  相似文献   

14.
论个体道德的社会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道德教化的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对个体道德实施有效调控的机制,对现行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调控机制运行的角度,予以了辨析、诊断,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 :道德价值迷失及道德价值解体的根源在于道德自律意识的减弱 ,而道德自律意识的减弱又滥觞于人的主体性意识的缺失 ;以自觉能动性、创造性、自主独立性为内涵的主体性的确认、回归与解放是道德自律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自律意识发展进步的规律、人的主体性解放的规律符合人和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的规律 ,只有人的主体性的最终觉醒与确定 ,才能增强道德自律 ,最终摆脱道德困惑 ,从而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当前切实高扬人的主体性从而增强道德自律要从三个误区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6.
建立道德建设的考评机制在当前尤为重要,其可能性在于:道德作为一种活动具有可评性,道德建设的机制也具有可评性。道德建设的考评内容包括: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机制的考评,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目标实现程度的考评。  相似文献   

17.
当代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道德的信仰危机,即人们开始质疑我为什么要有道德这一根本问题。从个体的角度来说,道德是其在社会中赖以生存的必要前提,在交换中获取利益的根本保障,在生活中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幸福是德行的间接奖励,这种奖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18.
论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是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一方面表现为全体受政治经济、中西文化、大众传媒、各类教育等社会机制制约、影响、导向和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体通过价值理解、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整合的心理机制将价值心理提升为价值观念,进而提升为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道德自律与意志自由--兼论道德自律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意志自由是道德自律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中,个人拥有平等的自由权利既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也是社会道德秩序的根本依据和核心内容.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忽视个人的权利、个人的自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在当前中国社会还没有普遍确立起真正的法权人格和道德实践主体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在强调道德自律的同时,必须高扬人的自由,致力于培育理性的社会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20.
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中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高校应加强诚信教育力度,在遵循知、情、意、行这一诚信道德教育过程与规律的基础上,从提高学生的诚信认知、激发诚信情感、增强诚信意志以及塑造诚信行为这四个方面入手,建构科学的、有层次的、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体系,促成学生真正将诚信的认知转化为诚信意识,树立良好的诚信价值观,并最终转化为主体的诚信行为,真正实现诚信的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