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左翼小说叙述模式的流变朱彤小说是一种叙事文体,叙述是小说家艺术地统摄社会与人生的根本手段。为更好地实现其创作意图,小说家总是在寻找着合适的叙述模式。所以,一种叙述模式不仅能够呈示一定的社会现实、思想文化范式及相应的生命形式,而且能够使主体完成某种独特...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8,(4):104-110
时间作为现代小说叙事艺术的重要一维,对现代小说的内容、形式、结构等均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现代小说在其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转型过程中,蕴含独特时间形式与审美意义。从现代小说时间观念变革新方向、文本时间设置与叙事功能、时间形式的叙事意义等方面,可以透视出现代小说家们在其文学实践中的时间艺术策略与小说文本的独特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3.
佛教灵验记(又称感应记、验传记等)是在佛教传入我国以后渐趋兴盛的历史背景下,由佛教信徒创作的旨在为佛教传播教义,招徕信徒的作品,因而从思想内容看,它是宗教宣传品。但它在形式上却采用小说的艺术表现方法,有具体的人物、完整的情节、虚幻的想象、传奇的色彩,因而无疑地它又属于古代小说的范围。如果将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看,那么我们可以说,佛教灵验记是佛教与小说的结合体,是一种宗教文学作品。在六朝隋唐时期流行的志怪小说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佛教志怪小说都属于这一类作品。宋代以后这种作品仍有流传,近现代佛家“善书”也导源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所界定的先锋小说,是指新时期,特别是1984年以来在文体形式上进行探索、实验,具有先锋意义的小说。在不同的研究文章中,对先锋小说的称谓有所不同,如探索小说、实验小说、新潮小说、现代主义小说等。但从其研究的实质来看,大都是从形式入手,探讨小说文体自身的变化,论证小说在这方面实验的成败得失。小说形式的研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迟到的新课题。长期以来,我们存在着忽视形式研究的现象,片面地强调内容的第一性。当先锋小说带着各自不同的形式实验势如破竹出现在文坛的时候,对形式的研究便提到日程上来。钟本康认为,小说形式是小说家艺  相似文献   

5.
聂姗 《南方论刊》2008,(6):87-88
先锋小说自1980年代在中国文坛流行以来,学界研究者众多,但是不少研究者把眼光集中在了讨论先锋小说的形式上,针对其内容入手的研究则显得相对不足。事实上,我们不能忽视先锋小说内容中蕴涵的两个关键词——存在主义和神秘主义,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小说家和作品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文体形式上说,传奇小说蹈袭了史传的叙事传统,它把史传的叙事体式和方法运用到传奇文的写作中,并始终与史传保持着紧密联系。从文学观念上说,传奇小说无论是唐人小说,还是宋元话本体传奇,或者清代笔记体传奇,严格地说,都是传统笔记小说之外的文体,代表的是非正统的小说观念。史传文体与非正统的小说观念的融合,不仅创造了传奇小说文体,而且也带动了中国小说观念的拓展和更新。  相似文献   

7.
先锋小说自从 80年代后期出现在文坛上就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 ,学者们将先锋小说的创作与80年代中国的文化状况联系起来 ,对先锋小说作出了多方面的深刻评价。阅读先锋小说 ,我们会强烈地感到其形式的地位。在传统小说中 ,形式仅只作为内容的表达方式而存在 ,占主导地位的是写什么 ,而不是怎么写。而在先锋小说中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已发生较大的变化 ,内容作为完成了的形式而退居次要地位 ,先锋小说家更关心怎么写的问题 ,因此叙事策略作为重要的因素被极大地凸现出来 ,从而将读者的兴趣引向了对叙事技巧及其意义的关注。一、叙事时间的处…  相似文献   

8.
伍尔夫是一位充满实验精神的小说家,她关注小说艺术的发展,追求小说形式的革新。她的小说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意识。文章运用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批评方法,从叙事并置、多视角叙事、叙事支点等方面探讨伍尔夫小说的空间形式特征,力图为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伍尔夫小说提供一种有益的解读途径。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代是一个传奇小说的繁荣时代,源自汉魏六朝的中国传奇小说达到了艺术顶峰,无论是通俗传奇小说还是高雅传奇小说,无论人物、情节、结构还是思想、内容、语言等,都取得了全面的、重要的艺术成就,并且为长篇白话小说提供了可贵的艺术经验与艺术借鉴。明清时代已进入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版业十分发达;中国古代小说,无论是白话小说,还是文言小说,到了明清时代已发展到了思想艺术的成熟期;小说观念、小说理论产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都是传奇小说进入繁荣时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颇具生活阅历的作家,严歌苓一次次让人们惊讶于她成熟而又充满灵性的讲故事技巧,把小说的启发功能和小说的愉悦功能发挥到极致.题材上的出新是她的小说吸引人的原因之一.让小说既好看又有思想深度,这是大多数小说家的梦想,严歌苓用她的艺术实践写出了这样的现实和传奇.严歌苓小说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由于过分注意小说情节的推进,就忽略了人物心灵的开掘.读者跟随主人公的行动历险,却没有见证主人公的心灵轨迹.这也应该是其小说的一个死穴.另外,叙述手段的相对单一也是限制严氏小说深度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小说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都有异常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也因为他的作品在艺术上进行了独特的创新。理解鲁迅小说的独创性内容,始终是和理解一个新的艺术时代的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鲁迅是一个新人。鲁迅小说的艺术创新不仅一般地体现为一种艺术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为一种人生的选择。鲁迅将小说创作理解为一种与自己的生活理想的实现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人生形式,他把自己在历史和现实关系中所承受的全部负荷和追求,都转换成了艺术的追求,把自己全部人生的热情和追求都投入到焕发生命力的艺术创造活动中去。他的小说创作带着强烈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7,(9):109-116
朝鲜士子在接受中国传奇小说文本过程中,经历阅读、模仿创作及传奇文体认知三个过程,传奇体小说逐渐发展为朝鲜汉文小说的主要文体之一。朝鲜传奇体小说艺术成就引人注目,其代表作《金鳌新话》被韩国学者赞誉为"打破了朝鲜操觚界的天荒"。传奇体小说在异域的突出发展,不仅还原了汉文传奇小说在朝鲜半岛的发展进程,也真实地体现了中国与朝鲜半岛文化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3.
小说和电视剧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有了融合的可能性。从文字到音画,从原著的主题情节到适宜电视剧演绎的内容,无一不存在转换的问题。因此,小说家应采取与时俱进的写作策略,真正做到从小说到影视作品的完美转型。  相似文献   

14.
董靖历 《河北学刊》2003,23(1):206-208
20世纪初的风云变幻,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社会,促使美国小说横向发展,形成了多种艺术风格的流派小说,早年的现实主义传统似乎要被逼出文坛了。但是,众多写作态度严肃而又卓有成效的小说家并没有放弃现实主义。实际上,他们的绝大多数作品也都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这个原则创造出来的。流派的众多,题材的丰富,艺术形式的五花八门,使美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空前热烈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30年代现代派小说家的形式意识特别强,可以说,“五四”以来还没有哪一个流派的小说家像他们那样重视艺术形式,专注于作品形式本体的探索。穆时英1933年在《南北极·改订本题记》中说:“当时写的时候是抱着一种试验及锻炼自己的技巧的目的写的———到现在我写小说的态度还是如此———对于自己所写的是什么东西,我并不知道,也没想知道过,我所关心的只是‘应该怎么写’的问题。”这说明穆时英当时是将“应该怎么写”即艺术形式作为构思的中心的。后来在《公墓·自序》中,他又强调“《上海的狐步舞》是作长篇《中国一九三一》时的一…  相似文献   

16.
诗化小说是一个现代概念,其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却渊源有自。唐传奇就具有诗化小说的品质,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小说人物生活的浪漫性,即对于艺术的痴爱、对于行侠仗义的想象、对于自由爱情的赞美与渴望。第二,艺术表现的诗意性,即环境、气氛描写的象征性、意象化,志怪与宗教故事素材的化用和诗句的直接使用。唐传奇这种诗化品质,不同于现代诗化小说之精神,其来源于追求浪漫的特定时代精神,亦受到同时代诗歌文化精神的浸润。  相似文献   

17.
<正>在英国文学史上,很少有象戴·赫·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这样多才多艺、富于激情的作家。他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所探索,作品多达40卷,可谓著作等身。他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创作,共有10部长篇,7部中篇,60多个短篇。 在讨论劳伦斯及其创作时,总有这样一种观点:“他主要在内容上,而不是艺术上,被看作现代派的。”其实,任何一种真正的艺术,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是统一的。既然劳伦斯的小说在内容上是现代派的,那么其艺术形式也必然与之相适应。事实上,劳伦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汲取了欧洲文学的优秀传统,熔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于一炉,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主义小说。本文拟就劳伦斯小说艺术技巧的几个方面初试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叙述决定论.大概从马原开始,被称为“后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家们开始玩起“叙述圈套”游戏,仿佛叙述什么无关紧要,怎样叙述才是决定作品价值的最重要因素.他们把英国艺术批评家克利夫·贝尔在评论绘画艺术时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这句话的涵义片面地加以夸大,企图单纯以叙事取胜.有些作品故意制造叙事迷宫,情节线索紊乱且相互游离,视点无原由地变来变去,使人如坠五里云雾中.作者还在小说文本里煞有介事地说明它的结构、线索等,谓之元叙述(关于叙述的叙述).这种形式上的探索,从打破乃至颠覆传统叙述模式这点看,应该说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过分沉溺于叙述形式,甚至以能指替代所指,以叙事消解内容、主题,其代价则不但是失去了读者,而且使小说远离生活和时代.目前,有的作者已意识到这点,表示要更贴近日常生活,出现了向既保持自己风格又平易近人的叙事回归的迹象.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问世及得奖就是个好例子.  相似文献   

19.
余华小说中重复叙事艺术的运用是其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特征.重复的叙事艺术在他的小说中用的较多,也比较讲究.不断地重复使他的作品产生了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叙事也有了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其文学价值在于,在简单与复杂的叙述突围中这一叙事手法大大提升了小说的艺术境界,在冷酷与温情中他为我们抒写了一种温情基调,在扬弃与重建中作者保持着他对艺术精神的一贯追求.余华用最简单的外在艺术形式来表现内在容量复杂的小说艺术世界,既推动了叙事的向前发展,又充分表明了他叙事艺术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20.
浅析扎西达娃后期小说艺术特征产生的诸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西达娃是当代著名的藏族作家。扎西达娃后期小说的艺术特征显然与其早期小说的艺术特征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一时期,他更多地在小说中注入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内容,在叙事手法上则大胆借鉴欧美现代派小说的手法,从而使其小说在形式上呈现出神秘、荒诞和魔幻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