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怒江过溜索     
22年前,当我坐了4天汽车又徒步7天来到高黎贡山工作时,立刻被奔腾的怒江激流上那一根根溜索迷住了。过去,我从未见过这玩艺儿——一根绳子成了连接大江东西的桥。望着风驰电掣般飞行在溜索上的人们,惊叹之余又捏一把冷汗。那时,过溜是干部下乡必具备的“三大”条件之一(爬山、过溜、炸包谷花)。了解溜索、学过溜,是我们新来工作的干部的必修课之一。溜索是居住在高黎贡山的兄弟民族传统的交通工具。在怒江和独龙河两岸,临江有寨子的地方都架有溜  相似文献   

2.
索桥飞架时     
高山峡谷间,险湍急流上,紧绷四根钢链,上面两根如月弦倒挂,下面两根似佛肚微隆,再铺以木板。人行其上,似悠悠小舟投入巨澜,如飘飘一羽乘风飞天。近看四根链,远望一张弓。这就是索桥。早在五世纪由我国发明,一千二百年后才传人欧洲。藏族人民也喜欢架索桥。他们称之为溜索。是用牛皮绳或多股山藤拧成一股,孑凌于山谷间,风中发出凄厉的嚎叫。过一次溜索就是演出一次生死莫测的剧。当然,这是解放前的事了。现在,建设事业发展了,不少地方架起水泥拱桥,溜索很少了。不过,  相似文献   

3.
“九五”:希望寄心声帕加(珞巴族西藏自治区米林县政协副主席)米林县地处西藏南部,属林芝地区,是珞巴族的主要聚居区,珞巴族人口约3万多。米林县加快本地区发展,最主要的是要解决交通工具。为了参加这次政协会议,我2月16日就从家里出来了,因为当天有一辆车去...  相似文献   

4.
玻璃器对于当今人们而言是非常普通的用品,可在远古时代,由于材料来源或技术工艺等原因,玻璃器是非常珍贵的,尤其在远离中原地区的青藏高原,其价值更为可观。一、资料我国的玻璃器分为国产品和外来品,最早的玻璃器发现于西周前期的墓葬。我国对玻璃有多种称呼,按其透明度可分为“玻璃”、“琉璃”及“料器”。一般把透明度好的称之为“玻璃”,把透明度差的称之为“琉璃”,把色彩鲜艳的小件器物称为“料器”。①青藏高原出土的玻璃器有玻璃珠、玻璃饰品等,还有一种被称之为“乙g”的料器,但未见正式报道。@“Zig”通常为橄揽形…  相似文献   

5.
“撞”、“侬”、“狼”是近古时期较有影响的壮族名称。“撞”又写作“僮”,是“壮”字的前身;“侬”又称为“布侬”,是分布于邕州西南的壮族;“狼”即“狼人”,“就是今天广西的壮族”。显而易见,这三种名称实际上标记的是同一个民族,在这方面,以往的认识是统一的。但是,对于这三种名称的来源却有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大都是从汉字的意义上去作些臆测。例如,“撞人喜冲突攻击,故曰撞”。“侬人之名大约取义  相似文献   

6.
在山茶花笑含春风的时节,我在“春城”翠湖畔的一间陋室里和鼎鼎大名的王伽林大师撞了个满怀。他曾在高等学府攻读现代科学专业——高能物理。由于幼年家境贫寒,落下了一个虚弱多病的身体。终日被病魔困扰。绝望中,他选择了气功疗法。长期以来中西医无可奈何的病魔竟会在一股“气”里消匿。气功有那么大的魔力吗?从此,他开始研究气功,一拼就是20余年。  相似文献   

7.
越南京族、芒族的由来与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京族、芒族的由来与发展之我见王文光(云南大学档案学系)一、复合多元的京族京族又称为“越南人”或“安南族”,操岱侬语、泰语的民族称之为“交人”,苗族瑶族称之为“交趾人”。①京族人口有近五千万,约占越南总人口的90%,属蒙古利亚人种南亚类型,使用京语...  相似文献   

8.
试论陆荣廷统治时期广西“出国留学潮”吴晓编者按:研究广西留学史,早在三十年代已有之,但就陆荣廷治桂时期留学问题这只“小麻雀”进行解剖,似是“第一刀”。尽管这一“刀”不甚完美,但它毕竟给人以些许启迪。近代中国,出洋留学人员日益增加,逐步形成一股热潮。从...  相似文献   

9.
藏传密宗瑜伽修法(二)噶尔仁波切著李钟霖译注编者按:“密宗”是藏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世界上正在掀起一股“密宗”研究、修炼的热潮。本文对“密宗”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译文流畅,注释详尽,特予发表,以飨读者。本译文之一,见《青海民族学院...  相似文献   

10.
另一股潮流:族际流动在西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另一股潮流:族际流动在西部张冠梓几何时的“孔雀东南飞”和“农村包围城市”,使中国的人口流动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这其中有来自苗岭兜售银饰的少女,有走出雪域推销药品的藏族青年,还有遍布全国的新疆数十万四季烤羊肉大军。新时代的民族交流正方兴未艾。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1.
大石、黑衣大石、喀喇汗王朝考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石、黑衣大石、喀喇汗王朝考实钱伯泉十世纪后期,在西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宋朝的史籍多数称之为“大石”,有时也称之为“大食”。这个国家位于中西交通的枢纽,“丝绸之路”的中段,在我国和中亚的历史上占据过重要的地位,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它虽然与西亚的大食(...  相似文献   

12.
女真与高丽间的“易懒甸之战”蒋秀松辽天作帝乾统四年至九年(1104─—1109年),女真为抗击高丽入侵局懒甸进行了长达五、六年的战争,终于战败高丽,收复了局懒甸,我们称之为“易懒甸之战”。“易懒甸”系地名,见于《金史·世纪》:“穆宗末年,阿林使达纪诱...  相似文献   

13.
苗乡瑶寨的“药浴”湘西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苗乡瑶寨,盛行着用草本木本药用植物煎水洗澡的习俗,称之为“药治”。这种“药浴”有驱除病邪、舒筋活络、强身健体之特殊效果。城步山高多雨多雾,岚烟瘴气严重,世居崇山峻岭的城步苗瑶同胞,容易患风湿症等疾病。旧时缺医少药...  相似文献   

14.
<正>湖广容美土司跨越元明清3个王朝,历时425年,其治所位于被著名文学家孔尚任称之为“万山丛中,阻绝入境”的“古桃源”(今湖北省鹤峰县)。容美土司曾雄踞一方,得到雍正皇帝点赞:“楚蜀各土司中,惟容美最为富强。”容美土司由田氏家族世袭其职。容美田氏原为“武世家”,自明代弘治年间一代中兴司主田世爵倡导“以诗书为义方”“以诗书严课诸男”伊始,遂蜕变为“文世家”,雅好文学艺术,致力于诗歌创作,绵延近200年,连续6代诞生了10位文人骚客(其中9人出有诗集),且有其世家诗歌总集《田氏一家言》12卷刊行于世,  相似文献   

15.
对于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的乐凋,讫今为止主要有三种命名法:①按照欧洲传统音乐理论对其进行对号入座式的命名.如称之为某大调、某小调及“d多利亚凋”、“a弗里几亚凋”,或稍加修正、补充称之为“以a为主音的带有两个增二度的弗几里亚调”等.③按照我国汉族传统音乐理论对其进行对号入座式的命名.如称之为“d征凋”、“d商调”或“G管之征调”、“G官之商凋”等.③按波斯一阿拉伯传统音乐理论对其进行对号入座式的命名.如称之为“拉斯特凋”、“赫加孜调”等.  相似文献   

16.
“壮”考     
“壮”作为汉字,凝势定位为一个人类共同体的名称,肇于一九六五年。它是由“僮”转化而来的,是“僮”的同音假借字;而“僮”作为族称,源自南宋时见之载籍的“撞”。以“僮”代“撞”,就汉字而论本为会意,非袭音声,因“僮”字古今仅止toη~2一音,没有“oη~6”读者,平空赋以oη~6音,人多一如既往,不管是“僮族”还是“僮僕”,均以“toη~2”律之,从而惹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今以“壮”代“僮”,则免了可能出现的是非。“撞”,是南宋时书载对广西某一人类群团的称谓,元蒙明初仍一以贯之,随着它  相似文献   

17.
青海回族婚俗文化回族普遍实行族内通婚制。若要娶(嫁)外族人,对方须改信伊斯兰教,随回族习俗,民间称之为“随了”。在历史上,青海回族中存在着倒插门婚、换门亲、上门婚、姑舅亲婚、续亲、姊妹婆夫亲婚等多种婚姻形式。倒插门婚:双方定婚后,若遇男家有困难或其他...  相似文献   

18.
这个春天,已经持续了整整50年的“学雷锋”活动,不但一如既往地主题鲜明、轰轰烈烈,而且有了一股润物无声、沁人心扉的亲和力,因为,许多人在传阅一本名为“革命说明书”之《雷锋》的书籍。  相似文献   

19.
普米族     
普米族普米族自称“培米”、“普英米”、“普日米”,汉族历史文献称之为“西番”或“巴苴”。196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和自称,正式称为“普米”。普米族人数较少,1990年人口普查,仅有29657人,分布在滇西北的兰坪县,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县、永胜县...  相似文献   

20.
干部经济犯罪,有一种可称之为“离退前的犯罪”现象。一些临近离退的老干部,前半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功劳有苦劳,但回过头来,和富人一比,未免寒酸,心态有些失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人已老,权即失,退下之前,不捞一把,更待何时?这部分人最近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