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澳门独居老人的养老来源。并分析影响因素。作为有关当局制定安老政策的参考依据。本文数据来源为澳门社工局委托澳门镜湖护理学院于2004年进行的“澳门长者长期照顾服务需求评估”研究的数据库。结果显示家人是独居老人养老资源的主要提供者,特别是女性、没有工作的独居老人对家人的依赖程度较高。但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则未获满足。因此政府必须协调各长者服务机构。共同完善现有的社区支援服务或按需要而开展新服务。以协助家人共同照顾独居老人,并加强对无依老人的关顾,才能延长老年人在家生活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家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晶 《西北人口》2009,30(1):67-71
本文根据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质量评价的若干指标,对上海城市居家老人分事件类别的主观满意度及其整体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城市居家老人各生活质量因素对整体生活主观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响整体生活满意度评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状况因素、身体健康因素、心理健康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婚姻状况、参与老年活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成年子女外出状况及对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大规模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乡到城转移的背景下,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在河南、贵州部分农村进行的调查数据,从居住方式、代际互动、生活满意度几个方面对成年子女外出给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虽然农村留守老人在居住方式上出现了独居化、空巢化和隔代化的趋势,且在与外出子女间的代际资源交换中并未明显获益,但通过子女外出前后留守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对比,发现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符合家庭利益最大化原则,同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利用在山东的调查数据对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个人及家庭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老年人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条件、老年人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和儿子对老人的经济支持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和资料,分析了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的现状、趋势及其特征。同时通过绘制老年人独居比例曲线,结合老年人家庭结构变化,本文提出了老年人渐进式独居的变化过程。最后,从保护高龄独居老人生命安全、建设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本文提出了改善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龄老人生活基本心理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调查资料对高龄老人心理基本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年龄增高生活基本心理能力迅速衰退,女性受损较男性明显.居住在城市、长期从事非农业、受教育年限长、有配偶、独居、吸烟、适量饮酒以及自信其基本心理能力的保持比对照组好.  相似文献   

7.
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248名八旬老人与437名七旬老人的生活质量(QOL)与生活满意度(DSL)的调查分析,发现八旬老人生活质量不如七旬老人,但生活满意度却优于七旬组;八旬老人呼吸系统与五官科疾病多见,但影响八旬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与糖尿病;婚姻状况对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钱雪飞 《西北人口》2011,32(3):58-62
对江苏省南通市1440份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老年人对各级政府为老服务的满意度、所在村居是否组织老年人活动、村居领导是否关心老人是影响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共同性因素;老年人对村居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老年人所在村居是否重视尊老敬老宣传、村居成员是否关心老人等变量仅影响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无老年人活动场所、村居领导是否尊敬老年人、是否有志愿者服务等变量仅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影响。社会应改善各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于2001、2003、2006、2009及2012年对安徽省农村老人生活福利状况的跟踪调查数据,采用个体增长模型分析四种居住安排类型对农村老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两代居住、三代居住以及独居会加重老人认知功能水平的衰退,隔代居住有助于减缓老人认知功能水平下降,而仅与配偶居住对老人认知功能水平衰退的减缓作用存在选择性。居住安排对老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是以老人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角色为中心的,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居住安排的变动作为影响老人认知功能的外在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口居住安排与居住意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城乡老年人口居住安排现状及居住意愿。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口家庭规模日益缩小,老年空巢家庭数量不仅在城市大幅提高,农村的独居老人家庭比例也在持续上升。在老年人理想居住方式方面,能否自理对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产生很大影响。在生活可以自理时,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希望独居的比例较高;在生活不能自理时,城市老人希望到机构养老和与子女同住的比例提高。此外,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地类型、生活费来源等对养老的居住安排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研究失能对主观福利的影响、评估失能的福利损失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实现健康老龄化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指数作为主观福利的衡量指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5年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失能对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失能老年人和健全老年人的主观福利存在显著差别,失能解释抑郁指数差异的相对贡献率高达31.87%,失能解释生活满意度差异的相对贡献率为10.05%;基于双重差分的估计结果表明,失能对老年人的主观福利存在显著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失能使得老年人抑郁指数增加17.3%~18.0%,生活满意度下降2.2%~2.6%,并且这一负面影响对农村、女性、65岁以上、独居和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的影响更大。此外,康复对失能老年人的主观福利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文章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应加强失能预防、失能康复以及重点关注农村、女性、65岁以上、独居和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CHARLS 2013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非正式照料对失能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非正式照料能够显著改善失能老人的抑郁程度和生活满意度.进一步对非正式照料的来源进行分类,发现配偶和子女(及子女的配偶)提供的非正式照料都可以改善失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但是其他亲属提供的非正式照料对于失能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对于不同群体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非正式照料能够显著改善女性的心理健康,但是对于男性的心理健康没有显著的影响;非正式照料能够缓解轻微失能老人的抑郁程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但是对于严重失能的老人的抑郁程度和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增加了老年人居住状况项目,有助于直接精准地识别空巢老人。根据2000、2010和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中国老年家庭空巢化态势和空巢老人基本特征,结果发现,近20年城乡老年家庭空巢化水平不断提高;近10年各省老年家庭空巢化水平均有所提升;2020年空巢老人规模近1.5亿,高龄独居空巢老人达772万人;高龄、女性老年人面临更加严峻的独居空巢形势;独居空巢老人近七成处于丧偶状态,近一成仍未婚;空巢老人生活来源主要为家庭赡养、社会保障和劳动收入;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仍有小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独居空巢老人中接受保姆照料的比例较低,即使失能也仅不到两成接受保姆照料。应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老年空巢尤其是高龄空巢问题应对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4.
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勤 《人口学刊》2001,(5):45-52
心理状况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 ,随着高龄老人的迅速增长 ,研究高龄老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成为必要。通过对高龄老人性格特征、心理感受、认知能力及对生活满意度等的分析表明 ,高龄老人心态的变化及认知能力的衰退十分显著 ,女性老人的心理状态不及男性老人。健康状况是高龄老人最关心的问题 ,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对生活满意度有直接影响 ,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提高文化程度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高龄老人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 ,需要家人和社会从卫生保健、经济、家庭氛围、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给予关怀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年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002、2005、200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考察了年龄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自评。年岁的上升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对于老年人来说,年龄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作用超过了负向作用,因此,老人的年龄越大,生活满意度评价越积极。进一步考察了年龄积极作用三个可能的来源,包括年龄成熟效应、同期群正效应、存活效应,发现年龄的积极作用主要是由年龄的成熟效应引致的。  相似文献   

16.
2000-2005年高龄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小波 《西北人口》2008,29(4):33-36
本文利用2000年和2005年高龄老人长寿健康调查的追踪数据,对高龄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两次调查的对比分析和同批人比较。对比分析发现,2005年高龄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较2000年有所下降;而同批人分析表明,尽管整体上看高龄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在五年间有所下降,但其内在的各种不同纬度变化却体现出生活满意度的积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京津沪渝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2000年全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调查的部分数据,分别从物质生活水平、健康水平、文化水平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对中国4个直辖市1199名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并利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1999年进行的"中美高龄老人比较研究调查"的数据资料,对上海市高龄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研究了高龄老人生活满意度与其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和邻里熟识程度的关系,并对上海市目前高龄老人的政策支持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杨海晖 《西北人口》2017,(6):116-124
在我国的社保体系建设中,农村独居老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是有意义的研究对象.课题组基于甘肃省陇南市黄陈镇159位农村独居老人的问卷调查,采用实地访谈和统计分析认为,新农保、新农合、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措施政策改善力度大,但农村独居老人生活及养老状态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课题组提出了政府主导功能的强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基层工作方法的改进、供养方式的多样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婚姻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的性别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纵向调查1998年基线数据和2000年跟踪数据,就婚姻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的性别作用差异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婚姻状况对女性高龄老人健康的保护作用强于男性高龄老人,婚姻状况对男性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降低作用比女性高龄老人大,较高的婚姻满意度有利于高龄老人减缓健康状况的下降和死亡风险的下降,高龄老人近期丧失配偶对健康状况的下降有恶化作用并增加死亡风险,女性的这种作用强于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